《在路上》,一個人用一週寫出的書,曾改變了我的19年的生活。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許巍那首《藍蓮花》早已成為如今最有效的心靈雞湯,一句「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嚮往」,就能把朝九晚五的手銬拋去,奔向青藏高原。在我看來,傑克?凱魯亞克那本垮掉一代的聖經《在路上》似乎也具備著同樣功效,屬於所有叫嚷著要輟學投奔理想、辭職揹包上路卻又從不見行動的苦悶心靈。而對於生命狀態已然在路上的人來說,傑克凱魯亞克和尼爾卡薩迪、薩爾和迪恩,等等這些從真實到虛構的青年亞文化偶像,他們的憋悶、無聊、憤怒,他們的流浪、酒精、吸毒、性愛,實在是一場無聊到不值一提的破事。

當然,不得不承認,傑克?凱魯亞克在1957年確實通過這部瀰漫著強烈空虛感的《在路上》影響了整整一代人,讓遍及全美的灰狗大巴載著反戰的孩子、嬉皮的花童全國串聯,讓69號公路載上即叫即停隨時搭車的「自由與愛」美國夢。這番烏託邦式的畫卷,又被下一代的青年再內心翻湧美化好多遍後,代代相傳。

卡夫卡被認為是現代派文學的鼻祖,是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其作品主題曲折晦澀,情節支離破碎,思路不連貫,跳躍性很大,語言的象徵意義很強,這給閱讀和理解他的作品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卡夫卡的作品難讀,連母語是德語的讀者也覺得讀懂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卡夫卡筆下描寫的都是生活在下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裡惶恐,不安,孤獨,迷惘,遭受壓迫而不敢反抗,也無力反抗,嚮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為讀者描繪出的一幅幅畫卷我們會感到震驚和恐懼,因為他彷彿在為人類的明天敲起陣陣急促的警鐘,他在為人類的未來擔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