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明明跟一般人一樣努力,甚至對自己有更高的「誠實」要求,那為什麼你必須為了活下去而一直說謊?(示意圖非本人/bngdesigns@pixabay)

如果你明明跟一般人一樣努力,甚至對自己有更高的「誠實」要求,那為什麼你必須為了活下去而一直說謊?(示意圖非本人/bngdesigns@pixabay)

你是否感覺跟世界脫節,沒有人懂你,然後放棄解釋反而容易得多?

二○一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當反對同性婚姻與同志教育之「愛家公投」三案取得六百多萬同意票,大勝平權陣營的三百多萬票的那一天,我聽說有十幾個孩子因為受不了這樣的結果而自殺。

我懂他們的感覺。因為我在二十歲之前,也曾經因為自己的同志身分而自殺過六次。你很難說服當時的我,告訴我只要不說出來、不去面對,日子還不是一樣在過。

因為如果你是我,如果你是那些孩子,如果你明明跟一般人一樣努力,甚至對自己有更高的「誠實」要求,那為什麼你必須為了活下去而一直說謊?為什麼你一出生就必須比大家矮一截?為什麼你連喜歡一個人,一份你願意為他付出一切的高貴的愛,都會變成骯髒跟變態的代名詞?!

我的第一次自殺,發生在我專三,那是我的初戀,我愛上的是我的國中同學。在那個青澀的年紀裡,「喜歡」是最純粹、也最難忘的回憶。後來我去念專科,我沒有忘記過他,我還記得那是我專三的聖誕節,我去他家找他,我們像以往天南地北地聊,不知道是想念壯大了我,還是我們真的都已經長大,我們終於在那個夜裡發生了關係。聖誕夜,那天晚上不管許什麼願,都有可能發生,對不對?我的願望很大、也很渺小,我以為這就是我們勇敢的開始了。

我還記得那是第二天的早晨,從窗戶直射進來的陽光刺得我睜不開眼睛,他的身體背對著我,像一場夢的輪廓,他冷冷地說:「你走吧!我已經有女朋友了。」

我不是馬上去自殺的,我是辛苦蒐集了半年的安眠藥,才終於走到新店的那個小公園──那是一個死意甚堅的十八歲少年,不想再窒息地、偽裝地活著。那是他為那份感情要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在吞下所有的安眠藥之後,他開始覺得安心,在那個好像沒有星星沒有月亮的夜晚……他完全想不起來那些,是因為他的心底沒有一點光,他在那個沒有人知道的公園裡,還來不及掉眼淚就沉沉睡去,還來不及真的愛,就要死去……

當我醒來已經是第二天的晚上,像個流浪漢般地在那個公園的躺椅上昏睡了一天一夜,我睜開眼睛,公園裡依然有小孩的嬉鬧聲,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於是我起身,讓自己從那個夢境醒來。

我很難喜歡自己,在那個「同志」就跟「黨外異議人士」一樣隱晦跟不見容於世的年代,許多人選擇在異性戀的世界裡噤聲地活著。我可以對一個人死心,但我不想對世界死心,如果要我對這個世界不再懷抱任何想望,那我唯一的方法,就是毀滅自己。

我接下來嘗試過的自殺方式有許多:割腕、開瓦斯跟再次使用安眠藥,沒有人知道我為什麼要自殺?那個我連在遺書裡都不敢提的理由。我就是因為羞恥而死,為什麼在死後,還要再讓為我傷心的人羞恥一次?!

一個在當時一直困擾著那個少年的疑問:究竟是完成一場平凡的愛情夢想,還是活著而別奢望這個夢想,哪一種會比較艱難呢?我從來都不知該問誰?也從來都沒有得到過真正的答案。

我同志身分的第一次曝光是在我當兵的時候。那是我愛上的第三個男生,我們的愛很短、但很勇敢,我們在部隊相遇,談了差不多三個月的戀愛。他在放假的時候,因為家人要幫他訂婚約,於是他跟家人坦承自己的性取向還有跟我的關係,他的父親是退休將領,一通電話就到了我服役的部隊,然後我就被送進了禁閉室。

而我所謂的第一次曝光,是指對我的母親。我還記得那個晚上,她來部隊看我,一個單親的女人(我父親在前一年過世了),在戒備森嚴的威權高牆裡,一點都沒有懼怕,甚至,一點都不覺得羞恥。我被關在隔壁房間裡,隔著牆聽見一個母親捍衛兒子權益的怒吼:「你們憑什麼把他關起來?他犯了什麼罪?憑什麼因為一通電話就定他的罪?」

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突然腳軟癱在地上、哭得再也站不起來,親愛的媽媽,謝謝妳在那一刻沒有覺得羞恥,沒有覺得擁有這樣一個兒子是罪惡,讓我明白在這個世界還有一個願意支持我人,那麼就算我在那一刻死去,我也覺得可以。

部隊要我認罪,他們說只要我承認我是同性戀,就可以讓我馬上退役,我當時一心一意只想離開禁閉室,於是我簽名。

我還記得當時一個營裡面的長官來看我,我很感謝他,是他通知了我的母親。他在部隊很照顧我,我是排長,算是他的部屬,可是他對我沒有架子,我們晚上經常在他的寢室聊天喝酒。那天他到禁閉室來,交給我一封信,要我打開,而且念給他聽,我不懂,那明明是他寫的信,為什麼還要我念一次,才念幾句我就明白了,原來那是一封情書,裡面寫的是他終於對我說出口的愛。

好戲劇,對不對?因為我們總是過度壓抑,然後才會又那麼用力地勇敢了。因為我們總是那麼渴望平凡,可是為什麼我們那麼卑微的平凡,說出來又那麼驚世駭俗呢?

我沒有回應什麼,那不是我的選項,我的愛幻滅就是幻滅了,沒有退而求其次,如果愛可以那麼容易改變,那我們的人生也不會那麼辛苦。

部隊沒有真的讓我退伍,他們在我簽名後,將我送到一個偏遠的小單位當文書,那個單位的營長,不知道為什麼那麼討厭同志,每日照三餐在部隊面前羞辱我,他對我最常用的稱謂是「死同性戀」。那是我最後一次自殺,我在休假的時候去西藥房買了據說只要一滴就可以殺死老鼠的老鼠藥,我吞了半瓶,結果被送去洗胃又救回來……

這次,我被送去看精神科。我對精神科醫生說,如果你不讓我留下來,我一定會繼續自殺。我寧可被關在精神病院,也不要再回去被羞辱。他們讓我留下來,因為他們知道我一定會繼續自殺,而在部隊出人命是很麻煩的事情。接下來那半年,我就在精神病院渡過,我沒有過得比較好,直到我把役期服滿才離開。

家境並不算好的我,從來也沒把出國念書當成是自己人生的選項,退伍後我沒有臉留在臺灣,想離開臺灣去美國念書,我終生感謝我的母親,因為她毫不考慮就賣掉了僅有的一間房子,讓我出國念書。

一開始被我定義成「離開」的留學之旅,後來成為我生命的一個轉捩點。在那個氣象一新的環境裡,我不但經常想起從前,我更開始敢做未來的夢。

我在兩年的苦讀歲月中,最大的學會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這世界的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價值跟潛能。沒有人應該被漠視,更沒有人有權利去定義別人的價值。你的價值應該由你自己定義。勇敢地去思考,你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才會快樂?你要完成什麼樣的人生,才會真的沒有白來這一遭?

「勇敢地」去思考,是的,勇敢並不容易,要讓自己開始勇敢的方法是:你必需先「喜歡自己」。「喜歡自己」就是「接受自己的過去」,因為錯的不是你,而是這個偏見的環境;因為你沒有說謊,而是這個環境不願意面對真實。

這一生,你只要符合自己的期許就可以,別被旁人的眼光阻礙,因為那都是別人的標準,只有你才真的必需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因為別人的標準,也可能只是出於誤解,將會在日後改變。

你的未來決定於,你有沒有勇氣去正視你的過去?接受所有你與生俱來的一切,就是這些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你。接受誠實和愛,是人類最高貴的情操,而且沒有對錯。

去美國念書的前夕,我跑去部隊找那位很照顧我的長官,我只是想當面謝謝他,謝謝他曾經對我的照顧,尤其是他通知了我的母親。我還記得他當時詫異地看著我,然後突然對我說:「我快結婚了!」我沒有什麼太特別的感覺,如果有那也許是孤單,因為在那個年代裡,他是我所認識的人中唯幾對愛勇敢的人;他曾經浮出水面,又默默地沉沒了……

我不知道那些人後來怎麼了。可是我知道我越來越勇敢,因為我一直走在那條喜歡自己的路上,而且真的越來越喜歡自己。

獻給你的禮悟:

對自己仁慈一點,先真心的「喜歡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

然後勇敢地去思考,你要當一個什麼樣的人才會快樂?你要完成什麼樣的人生,才會真的沒有白來這一遭?

作者介紹|

蔣承縉

知名經紀人、作詞家,曾任年代整合行銷公司總經理、天熹娛樂公司總經理、天地合娛樂公司負責人。擅長協助藝人找尋市場定位,發揮最大潛力──帶領蔡依林渡過事業低潮,一步一腳印成為地才,並奪下金曲女歌手;推動羅志祥登上「亞洲舞王」寶座,又拿下金鐘獎最佳主持人獎;成功轉型楊丞琳,讓她不只是「可愛教主」,更是金鐘女主角。

2015年交棒,轉為藝人顧問,並開始經營餐飲和家飾生意。如今成立「愛最大慈善光協會」,致力於老人、孤兒、同志平權、流浪動物等四大弱勢族群的慈善工作。

李小光

知名作詞人,作品有梁詠琪〈偏見〉、蔡依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特務J〉、羅志祥〈愛投羅網〉、楊丞琳〈青春鬥〉、蕭亞軒〈不愛請閃開〉、周渝民〈我不是F4〉、李玟〈I just wanna marry you〉等共數十首膾炙人口的創作。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文化《禮悟:在脆弱的盡頭,看見生命出口》(原標題:讓自己先成為自己會喜歡的人,你才會真的勇敢)

責任編輯/林安儒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