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5 14:39

〔記者蔡孟尚/竹縣報導〕新竹1名輕熟女最近1年走路約30分鐘就會有鼠蹊部疼痛的症狀,她到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求診,被骨科醫師黃鼎鈞診斷為髖關節夾擊症合併髖關節退化,經髖關節鏡微創骨軟骨整形手術治療後排除疼痛,又能開心走路逛街了。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表示,這名30歲的黃小姐6年前開始覺得坐著要起身的時候鼠蹊部、也就是大腿前側的根部會疼痛,一開始還可以走路爬山,但後來疼痛發作越來越快,甚至到走路逛街超過30分鐘,就必須坐下來休息,並且從坐著要站起來時會非常疼痛,最後連平躺時都會痛。

黃鼎鈞說,根據經核磁共振及電腦斷層影像診斷佐證,黃小姐是髖關節夾擊症合併髖關節退化,髖關節夾擊症來自於髖臼及股骨頭這兩個主要髖關節構造變形在活動時產生碰撞,據統計每5到7個人就有一個人先天罹患髖關節構造變形,後天受傷造成的比例也不低。

黃鼎鈞說,黃小姐接受髖關節鏡微創骨軟骨整形手術治療,術後當天就能行走,2天後疼痛幾乎完全消失,走路輕鬆許多。

黃鼎鈞說,髖關節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在活動時鼠蹊部疼痛,初期是蹲下或者爬樓梯時才會發生,中期只要久坐久站著都會不舒服,最後可能連躺著都無法緩解,務必及早就醫,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期。

  • 醫師執行髖關節鏡手術示意圖,畫面偏上方銀色金屬棒為髖關節鏡,畫面偏下方銀色金屬棒為關節鏡專用高速磨鑽。(圖由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提供)

    醫師執行髖關節鏡手術示意圖,畫面偏上方銀色金屬棒為髖關節鏡,畫面偏下方銀色金屬棒為關節鏡專用高速磨鑽。(圖由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提供)

  • 醫師執行髖關節鏡手術示意圖。(圖由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提供)

    醫師執行髖關節鏡手術示意圖。(圖由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