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打滾之所以有這個名字,都是因為它的製作方法,和它的取材完全無關。

驢打滾是北京的傳統名小喫,它實際就是一種豆麪糕。驢打滾這個名字可以說是起得很形象了,糕做好以後放在黃豆麪中滾一下,沾滿一身的黃豆麪,正是這一場景,格外地像驢在土地上打了個滾兒,微微揚起的黃豆麪就像是揚起的塵土,糕也彷彿最後變成了沾滿滿身塵土的「驢」。

壹周君一直覺得這個名字起的絕妙又恰到好處,它會讓人過目不忘,知道名字來源之後還會不由得會心一笑,心中感嘆真是妙趣橫生。

說完它的來源,我們再來談談它的本質:味道和口感。說實話,壹周君喫過的北京特產小喫還真不少,但是驢打滾是最喜歡的一種,尤其喜歡它那綿軟又糯糯的口感,碰到嘴脣的時候像是輕盈的棉花,是溫柔的。嚼在嘴裡的時候又像是橡皮糖,Q彈的,不羈的,略微彈牙。還別說,光就這一點特徵來說,還真有點像那驢子的脾氣,倔強不屈。

味道的話不會過分甜膩,但是又有著淡淡的香甜,恰到好處的甜度會讓人對它好感度多生幾分。尤其是打滾兒的時候沾上的「塵土」,喫起來有著濃鬱的豆香味,混合著清香別有風味。

驢打滾裡面還會加有餡料,多見的是豆餡。夾在層層堆疊的糕面中,又多了一層口感。除去豆餡,驢打滾的另一主要食材就是江米麪,或者是黃米麪,這兩種食材的最大特色就是軟糯。黃米麪製成的驢打滾呈嫩黃色,江米麪製成的呈乳白色。

由於驢打滾的製作手法比較簡單,所以這也是一道家常糕點。在這裡壹周君溫馨提示兩點製作要點:炒黃豆麪的時候要炒出淡淡的糊味,這個時候是最好喫的;切糕的時候不想讓它粘在刀子上的話可以事先沾一點水。


驢打滾裡面是沒有驢肉的,這是一種比喻,因為它最後製作要撒上黃豆麪兒,就像北京郊外的野驢在黃土裡打滾,因此叫「驢打滾」。它的別名又叫「豆麪糕」,是北京小喫的品種之一,其特點是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味道甜、黏、香。有濃鬱的黃豆粉香味。

【原料】:糯米粉300克、紅豆餡250克、黃豆粉500克

【調料】:白糖水400克,桂花醬15克

【做法】:

  1. 糯米粉用清水和成麵糰,蒸鍋上火燒開,將麵糰放入鍋中大火蒸40分鐘。
  2. 黃豆粉小火炒熟;白糖水、桂花醬一起兌成桂花汁。
  3. 將蒸熟的糯米麵糰沾上黃豆粉,擀成片,抹上一層紅豆餡,捲成筒狀,再切成小塊,澆上桂花汁即可。


答案肯定是沒有驢肉的。

你這個問題就堪比,狗屎糖裡面有狗屎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