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左右的光景,搬到今天的虹橋新區地界,當時只是遙不可及的外環外。

  溫暖下午的售樓處,當地口音的售樓阿姨神祕兮兮:“你們從市區來的是伐,來吾伲答塊買房子,(向南)不過××公路!”

  我詫異間,對方又補一句意味深長:“我們這裏的地,乾淨。”

  關於乾淨這個詞在當時的特殊含義,如今會心一笑了之。

  但當時舉目走一圈,的確:銀行、醫院、菜場、學校都不過那條著名的國道。

  等到做了房地產,老城區的故事就開始成爲一個課題,而非一段八卦。

  1

  楚河漢界:城裏的人不出來

  【圍城】裏那句著名的繞口令:城裏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這話一定在房地產界面失效,因爲即使在外環外,老城和新城是兩個世界。

  當然,老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表面上看,老城區因爲經過了多年的開發、建設、完善,成爲區域人口密集、配套便利、距離可控的半徑生活圈子,但就像之前【上只角不是一天建成的】同理,老城區也走過了一條“配套先行人口導入配套完善人口穩定”的相互促進之路。

  新城區往往都是區域擴容的產物,原有的老城區因爲開發完畢,而城市發展需要進一步引入人口,所以原先的荒地、菜地乃至墳地,都在新一輪的開發中完成了一級整理,進入新一輪城市開發。

  而新城的建設,與曾經的老城在戰略上並無二異——

  看起來,通過地鐵等到達市區的交通設施升級、房地產開發和銷售跟進,最終實現引入人口,並進入下一輪次的配套改進和完善。

  但其實,也是遵循着“配套人口再配套”的循環往復。

  此時,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即新城和老城終於像一顆紅豆炒一顆綠豆一樣,可以在同一個空間,但永遠實現不了融合。

  爲什麼呢?

  老城(的)人態度鮮明:

  1、等不及:等不及配套從無到有,商業從生到熱的漫長過程

  2、離不開:甚至生於斯長於斯的氛圍、習慣、鄰裏、圈子

  3、看不上:有時候方言和口音,就是一個圈子拒絕被加入的密碼

  (買房)到新城的人,終究也是另一個維度的看不上:

  1、老城區的配套,在他們眼中是過時落伍的象徵

  2、地鐵出於配合土地財政的高度,一頭是市區一頭是新城

  3、新城區的人口有新城區的融合黏土,就此形成了“新城是全國的”

  2

  錦上天房:瓷器店裏做道場

  小標題是兩句俚語的重組:

  一句是瓷器店裏捉老鼠;

  一句是螺螄殼裏做道場。

  緣何跨界組合?

  老城區因爲“人口純度、生活習慣、定向配套”等特徵,今天沸沸揚揚的房地產開發介入其中,還真要“兩手都要硬”——

  1、老城不是瓷器店麼,已經滿負荷的房子、鋪子、一家子,大開大合基本不能,所以在瓷器店裏,捉老鼠的動靜,是要造成一些聲響和損失的,使不得;

  2、房地產不是做道場麼?今天對於社區的要求高度同質化,並停留在一個足夠眼界對衝購買力的平臺上:要有社區要有花園要有會所,這一來哪是螺螄殼的佔地所能騰挪的過來的?!

  在老城的房地產開發,和新城“擼起袖子甩開膀子”的豪邁截然不同,需要在有限空間、不破壞和影響周邊、儘可能實現修補和完善,這個錦上添花,真得小心翼翼。

  老城區在新一輪時代發展中,自然暴露出需要改進的諸多剖面:

  商業的立面老舊、佈置不夠新潮;

  住宅的戶型狹窄,功能設計落伍;

  配套缺規劃見縫插針,影響市容;

  等等等等。

  那一句“老城區需要舊貌換新顏”說得輕鬆,今天它被冠以城市更新的新署名。

  但老城區——改是需要的,也是一定的,關鍵就看怎麼“最小損失換最大勝利”

  3

  複合構思:產城融合一碗湯

  擺在面前的課題,說簡單也簡單——因爲老城的人不願意出來,所以就是動態滿足這部分人羣“建立在不離開前提下的改善生活要求”。

  做起來卻不易。

  老城區人們已經習慣於那種“緩慢導致的便捷”,騎個自行車不超過15分鐘的上下班,就是他們對於生活舒適度的標準半徑,也是最民生版本的產城融合。

  看起來是房地產開發商在做的事情,其實已經是一個城市至少是區域規劃和管理者的高度來審視。

  該段落的標題同樣是重組的產物:產城融合無需解釋,“一碗湯距離”這個舶來自日本的生活標準,不僅僅是兩代人就近居住,對今天的城市更新特別是喚醒和提升老城區人口的幸福感,會有足夠暗示性。

  父母和子女不要分開太遠!

  工作和居住不要分開太遠!

  配套和生活不要分開太遠!

  站在城市長官的高度,產業導入就近安排居民就業;

  站在地產開發的高度,跟着產業拿地就近疏導需求。

  4

  營銷推廣:事故背後有故事

  因爲老城區特有的風貌、民俗、資源、生活方式和習慣,對老城區的房地產項目而言,也應該精細化到一個專業對口新命題。

  這些年,工廠化營銷帶來的“地鐵廣告、市區導客、渠道分銷”,在面對老城區“客戶在周邊,如何勸出來”的小范疇洗牌過程中,還真要抽絲剝繭,因爲基數有限,所以改善型居住看起來的換籌碼,其實更準確應該被定義爲——換生活。

  【人羣不變&說辭要變】就是未來老城區項目,在入市前就要想好的一個課題。

  看起來,房子造好再想着如何賣出去,但市場變天了,你不變麼?

  前期策劃甚至前期企劃的介入,用一個故事來反哺一個產品,用文科引導理科。

  或是這樣一個倒推邏輯:鎖定人羣人羣痛點痛點滿足滿足轉化。

  故事要講在產品之前,這是一定的。

  就好像飢餓營銷,看起來的事故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而如今分階段的流程作業,倒很有可能因爲倉促銜接、文不對題、不明就裏,導致和老城區的文化、習俗、特徵不符甚至衝突,造成客戶水池不滿之上的漏水,就是一種痛惜的浪費。

  想起一件舊事:2003年威海某項目,距離主城20分鐘車程,營銷從主城開始,結果都是“那麼遠”的拒絕辭令,而這個遠在當時已然地鐵通勤的上海團隊而言好像天方夜譚。

  今天,懂得了老城區的人心,斷不能再用所謂的“打破狹隘思維”強行徵用消費者了。

  免責聲明:文章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之間無必然聯繫,僅供參考;好的內容要和的大家分享,因具體來源不詳無法和版權者一一取得聯繫,如有認爲作品不宜網上提供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的,請及時聯繫通知我們,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