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左右的光景,搬到今天的虹桥新区地界,当时只是遥不可及的外环外。

  温暖下午的售楼处,当地口音的售楼阿姨神秘兮兮:“你们从市区来的是伐,来吾伲答块买房子,(向南)不过××公路!”

  我诧异间,对方又补一句意味深长:“我们这里的地,干净。”

  关于干净这个词在当时的特殊含义,如今会心一笑了之。

  但当时举目走一圈,的确:银行、医院、菜场、学校都不过那条著名的国道。

  等到做了房地产,老城区的故事就开始成为一个课题,而非一段八卦。

  1

  楚河汉界:城里的人不出来

  【围城】里那句著名的绕口令: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这话一定在房地产界面失效,因为即使在外环外,老城和新城是两个世界。

  当然,老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表面上看,老城区因为经过了多年的开发、建设、完善,成为区域人口密集、配套便利、距离可控的半径生活圈子,但就像之前【上只角不是一天建成的】同理,老城区也走过了一条“配套先行人口导入配套完善人口稳定”的相互促进之路。

  新城区往往都是区域扩容的产物,原有的老城区因为开发完毕,而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引入人口,所以原先的荒地、菜地乃至坟地,都在新一轮的开发中完成了一级整理,进入新一轮城市开发。

  而新城的建设,与曾经的老城在战略上并无二异——

  看起来,通过地铁等到达市区的交通设施升级、房地产开发和销售跟进,最终实现引入人口,并进入下一轮次的配套改进和完善。

  但其实,也是遵循着“配套人口再配套”的循环往复。

  此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即新城和老城终于像一颗红豆炒一颗绿豆一样,可以在同一个空间,但永远实现不了融合。

  为什么呢?

  老城(的)人态度鲜明:

  1、等不及:等不及配套从无到有,商业从生到热的漫长过程

  2、离不开:甚至生于斯长于斯的氛围、习惯、邻里、圈子

  3、看不上:有时候方言和口音,就是一个圈子拒绝被加入的密码

  (买房)到新城的人,终究也是另一个维度的看不上:

  1、老城区的配套,在他们眼中是过时落伍的象征

  2、地铁出于配合土地财政的高度,一头是市区一头是新城

  3、新城区的人口有新城区的融合黏土,就此形成了“新城是全国的”

  2

  锦上天房:瓷器店里做道场

  小标题是两句俚语的重组:

  一句是瓷器店里捉老鼠;

  一句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缘何跨界组合?

  老城区因为“人口纯度、生活习惯、定向配套”等特征,今天沸沸扬扬的房地产开发介入其中,还真要“两手都要硬”——

  1、老城不是瓷器店么,已经满负荷的房子、铺子、一家子,大开大合基本不能,所以在瓷器店里,捉老鼠的动静,是要造成一些声响和损失的,使不得;

  2、房地产不是做道场么?今天对于社区的要求高度同质化,并停留在一个足够眼界对冲购买力的平台上:要有社区要有花园要有会所,这一来哪是螺蛳壳的占地所能腾挪的过来的?!

  在老城的房地产开发,和新城“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的豪迈截然不同,需要在有限空间、不破坏和影响周边、尽可能实现修补和完善,这个锦上添花,真得小心翼翼。

  老城区在新一轮时代发展中,自然暴露出需要改进的诸多剖面:

  商业的立面老旧、布置不够新潮;

  住宅的户型狭窄,功能设计落伍;

  配套缺规划见缝插针,影响市容;

  等等等等。

  那一句“老城区需要旧貌换新颜”说得轻松,今天它被冠以城市更新的新署名。

  但老城区——改是需要的,也是一定的,关键就看怎么“最小损失换最大胜利”

  3

  复合构思:产城融合一碗汤

  摆在面前的课题,说简单也简单——因为老城的人不愿意出来,所以就是动态满足这部分人群“建立在不离开前提下的改善生活要求”。

  做起来却不易。

  老城区人们已经习惯于那种“缓慢导致的便捷”,骑个自行车不超过15分钟的上下班,就是他们对于生活舒适度的标准半径,也是最民生版本的产城融合。

  看起来是房地产开发商在做的事情,其实已经是一个城市至少是区域规划和管理者的高度来审视。

  该段落的标题同样是重组的产物:产城融合无需解释,“一碗汤距离”这个舶来自日本的生活标准,不仅仅是两代人就近居住,对今天的城市更新特别是唤醒和提升老城区人口的幸福感,会有足够暗示性。

  父母和子女不要分开太远!

  工作和居住不要分开太远!

  配套和生活不要分开太远!

  站在城市长官的高度,产业导入就近安排居民就业;

  站在地产开发的高度,跟着产业拿地就近疏导需求。

  4

  营销推广:事故背后有故事

  因为老城区特有的风貌、民俗、资源、生活方式和习惯,对老城区的房地产项目而言,也应该精细化到一个专业对口新命题。

  这些年,工厂化营销带来的“地铁广告、市区导客、渠道分销”,在面对老城区“客户在周边,如何劝出来”的小范畴洗牌过程中,还真要抽丝剥茧,因为基数有限,所以改善型居住看起来的换筹码,其实更准确应该被定义为——换生活。

  【人群不变&说辞要变】就是未来老城区项目,在入市前就要想好的一个课题。

  看起来,房子造好再想着如何卖出去,但市场变天了,你不变么?

  前期策划甚至前期企划的介入,用一个故事来反哺一个产品,用文科引导理科。

  或是这样一个倒推逻辑:锁定人群人群痛点痛点满足满足转化。

  故事要讲在产品之前,这是一定的。

  就好像饥饿营销,看起来的事故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而如今分阶段的流程作业,倒很有可能因为仓促衔接、文不对题、不明就里,导致和老城区的文化、习俗、特征不符甚至冲突,造成客户水池不满之上的漏水,就是一种痛惜的浪费。

  想起一件旧事:2003年威海某项目,距离主城20分钟车程,营销从主城开始,结果都是“那么远”的拒绝辞令,而这个远在当时已然地铁通勤的上海团队而言好像天方夜谭。

  今天,懂得了老城区的人心,断不能再用所谓的“打破狭隘思维”强行征用消费者了。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好的内容要和的大家分享,因具体来源不详无法和版权者一一取得联系,如有认为作品不宜网上提供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的,请及时联系通知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