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德裔,Trump本是一個德國姓氏。德語中發音是【t-r-u-m-p】,t與r分開發音,r是英語中沒有的顫音。音譯為特魯普較為接近。移民美國後入鄉隨俗,按英文發音習慣成為【tr?mp】,翻譯成特朗普和川普都是可以的。trump在英語中是王牌的意思,我們打升級的「主」也是這個詞。

杜魯門家族來自英格蘭,Truman音譯的不太準確,因為起始音是【t】而不是【d】,譯成特魯門更接近些,而實際上tr在英語中是一個音素—破擦音【tr】,所以音譯成楚門最為準確。電影《楚門的世界》就採用了這個譯法。「杜魯門」可能與舊時翻譯中習慣在首字用中文姓氏有關。

朋友們可以去forvo.com聽到外文詞的準確發音。

過去華文世界港澳臺新往往一名多譯,目前香港、澳門和新加坡基本都與大陸一致起來,兩岸也有必要在此方面上進行協調,出於保持中文純潔性等多方面考慮,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關於德文姓氏還有很多有趣之處。這裡略舉一二。

德裔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其姓氏Einstein在德語中是「一塊石頭」的意思。Ein即是one, stein即stone。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姓氏原文Jung。這裡g是不發音的。譯者望文生音,翻成榮格,也就沿用至今了。

榮格(1875-1961)

首先,作為曾經的英語教師,我得說,雖然Truman和Trump前四個字母一樣,但是讀法卻不一樣,前者確實是「魯」的韻,後者確實是接近「朗」的韻,所以翻成聲韻截然不同的兩個中文名字,在正常不過了。

不過,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我得說,同樣是Truman這個名字,不同場合就有不同的譯法。喜劇巨星金凱利主演的1998年名作《The Truman Show》,就通常譯作《楚門的世界》,而不譯作「杜魯門的世界」。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完全在人造的、虛構的、設定好的「世界」中成長起來的人發現真相之後突破這個假世界的邊界故事,這也使得楚門這個名字——True(真實的)+Man(人)作為片名時,本身就帶著隱喻和反諷,翻成中文之後,無論是叫杜魯門還是楚門,這一層巧妙的意思都是遺失了的。

為什麼只有杜魯門總統才能叫杜魯門,這其實關乎一個中文世界的習慣,那就是當美國總統用過一個名字之後,那麼這個中譯名基本就被他獨佔了。最典型的就是十九世紀的第五任美國總統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其提出的以抗拒歐洲殖民、鼓吹西半球自治為核心的「門羅主義」,在歷史上相當有名。同樣是Monroe這個姓氏,還有一位特別有名的是Marilyn Monroe,美國熒幕的性感女神,然而我們卻一般將其譯作瑪麗蓮·夢露。要是譯成瑪麗蓮·門羅,她的風情萬種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這就要牽扯到中文世界的另一個習慣了,那就是用一些字來突出人名的性別屬性。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最近一例就是Hillary Clinton,大陸翻譯成希拉里,臺灣則譯作希拉蕊。其實以希拉里的做派,明顯是更符合中性的「裏」,而非嬌柔纖弱的「蕊」。

大陸和港臺在總統譯名上常有不同,比如兩任Bush總統,大陸譯作布希,以發音準確為主,港臺譯作布希或布希,希望這麼一個母音的姓氏看上去仍像是個完整的中文名。上一任總統Obama,大陸譯作奧巴馬,港臺譯作歐巴馬。港臺的譯法音更準確,而且歐本身是漢姓,符合他們的一貫標準(比如亂世佳人裏的郝思嘉,還有二戰後的美國總統艾森豪),但是大陸這邊顯然是覺得一個美國總統用「歐」開頭很奇怪,還是用奧大氣妥帖一些。

至於特朗普,在他正式當選之前,其實媒體稱之為川普為主的,因為這個詞在大陸的語境裏,本身就帶著一些搞笑的含義在,也符合Trump的作風。但是真的成為總統之後顯然就不能搞笑了,當然是遵循最中性的原則,把T和Rump分開發音,於是有了特朗普。有趣的是,在臺灣,因為川普一詞並沒有「川味普通話」的含義,純粹是個音譯,所以反倒用起來順手,畢竟川普更接近Trump的英語發音,特朗普則是更接近日文發音了。

最後說一句,Tr這個音節一直是翻譯中的難點。我早些年為考古學著作翻譯的時候,遇到一知名學者叫Bruce Trigger,我和我的老師斟酌再三,不得不把T和R分開,將他稱作「特里格」,這個原理和特朗普是一樣的。其實更接近的音譯應該是「炊格爾」,或者「吹格兒」,無奈這兩個「chui」字都特別不嚴肅,根本不能拿來用。

可見翻譯外國人名,還是個挺講究的技術活,既要音準,又要意切。其實以Trump這一年多來的做派來看,正經八百地叫他一聲「特朗普「,真是有點抬舉他了。


這是中國人自己的外來名詞翻譯史上的變化所致。其實這個歷史才百餘年,但是已經經歷了廣東福建人主導變成了普通話發音主導這樣的有趣過程。從杜魯門(Truman)到特朗普(Trump)恰恰經歷了中國從民國到如今的時代變遷,以及翻譯中的變與不變。

1949年以後,外國人民地名乃至武器裝備的譯名,採納國家通訊社新華社的譯名標準,在過去的紙媒時代,新華社譯名室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機構出版的英文、法文、日文、西班牙文、德文等人名、地名、新聞媒體名、武器裝備名等譯名手冊,林林總總有數十本之多,並且主要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其中最有影響的當屬人名譯名手冊,所以曾有專文介紹新華社譯名室:「他們管著全世界的人名」。

這種統一有無必要?在我看來,在我們這個中文到處使用、發音卻因地而異的大國,統一是有必要的,否則翻譯者各行其是,會把一個人變成外人以為互不相干的多個人。舉個例子:小說《霧都孤兒》原名為Oliver Twist,有人根據新華社手冊譯為《奧利弗·特威斯特》,可是有個老先生的一個目前流行譯本名叫《奧利弗·退斯特》,這個在發音上差別還不大,但感覺怪怪的。

再舉一例,英國足壇帥哥David Beckham,大陸通譯為大衛·貝克漢姆,可是香港人採用的是傳統粵語發音的譯法,取名「碧鹹」,北方人會覺得煞是奇怪(此外Davidan按譯名手冊應取中文名「戴維」)。其實找個廣東或香港人當場發音,你會明白是接近於英語發音的。類似的例子還有Taxi,現在北方人也說「的士」「打的」了,可是普通話發音離英語發音是在遙不可及。

怎麼辦?既然現體制下是以普通話為標準,那麼目前新華社這套譯名體系就是一個相對可取的辦法。此外,還比僅僅是一個普通話發音用字的問題,還有別的講究。比如說新華社譯名體系一般避免選用有明顯多義歧義的用字。魯迅翻譯俄國名人普列漢諾夫時用的是「普力汗諾夫」,而「力」和「汗」是新華體系避用的。同理,第一個例子中奧利弗·退斯特的「退」字也應避用。

魯迅翻譯的人名,還明顯受到他的家鄉話紹興方言的影響。他把斯大林譯成史太林,這也差的太遠了?其實早期的翻譯家和清末的被迫有限開國有關,東南沿海人佔得先機。就像當年的一部名著中譯本一樣:《福爾摩斯探案集》,Holmes為什麼不譯成霍姆斯?那一定是福建人乾的。是的,福州人林紓給這個英國大偵探取的中文名字。難怪今天有人會說「大胡建」。

當然,新華社譯名體系也沒有解決全部發音問題。Beckham中的ham不發音,所以貝克姆更準確。類似的還有加拿大知名學者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按發音應該是麥克盧恩。還有一些源於早期南方話發音的譯名,在新華社體系中有的已經改過來,有的則沒有。如:華盛頓(Washington)已改為沃辛頓,但華萊士(Wallace)依然故我,沒有改成沃利斯。杜魯門也沒有改成特魯門。莎士比亞也保留至今。

至於為啥Trump譯成特朗普,而非發音更接近的川普,去年11月新華社譯名室主任李學軍專門回答了這一問題:主要根據是新華社體系採用外文譯名「約定俗成」的原則,50多年前定下的老規矩今天也就名不做改動了。「至於譯名室的前輩們當初為何把Trump譯成「特朗普」恐已無從考證」。而根據我的推測,把tr分拆開來,很可能是當年受紅極一時的俄語發音的影響。毛澤東40年代會見的美國女記者Strong就被譯成斯特朗,而不是海外華人常用的斯壯。

當然,要說約定俗成,1949年以後定下的名人和名物譯名,新華社體系中也往往舉出現在的譯名和特例。如:Holmes,霍姆斯-福爾摩斯;Millikan,米利肯-密立根;Maxwell,馬克斯韋爾-麥克斯韋-麥士威。當然也有將錯就錯的,如世界知名報紙The Times,正確譯法為《時報》,可是新華社體系和大多數人取的是《泰晤士報》。

就我個人的翻譯實踐而言,我主要採用的是新華社譯名體系,並且附上原名。我還建議學生也參照這個體系。好在今天有了電子版譯名手冊,學生們不需要買一大摞這類專門工具書了。


民國時期,中國開始大量傳入和接受外國文化,當中就涉及到了外國人名的翻譯問題。

我們平時讀西方小說時也發現,外國人的名字總是又長又難記,所以可能是為了方便國人記憶,也可能是為了更接地氣,當時翻譯外國人名時,約定俗成地把音節盡量縮略到兩三個字以內,然後首字盡量冠以中國姓氏,使得這個外國人名看上去更像是個中國人名。

舉個例子,名著《飄》中的男主角當時被翻譯成白瑞德,女主角則叫郝思嘉,都是中國式的姓和中國式的名。

其實他倆的英文名應該是 Rhett Butler ,以及 Scarlett O"Hara 。如果用現在的翻譯方法大概要叫雷特 · 巴特勒,斯嘉麗 · 奧哈拉。

同樣的還有司徒雷登 Leighton Stuart ,現在可能會譯作萊頓 · 斯圖爾特,

華生 Watson 現在可能會譯作沃森,

其他還有美國史學家 John King Fairbank ,正規譯法是約翰 · 金 · 費爾班克,但是梁思成給他譯作費正清,聽起來像一個不折不扣的中國人。

Truman 被譯作杜魯門,或者楚門,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隨著翻譯的不斷規範化,這種「化洋為中」的做法就漸漸地消失了,美則美矣,但如果是發生在國外的小說故事,讓一羣西方人頂著個中國名行事說話,總歸有些不倫不類的感覺。

回到 Truman 和 Trump 這兩個具體的名字上,不僅時代不同了,這兩個名字中的 「 Tru 」音節本身發音也不一樣,所以一個翻譯成杜魯門,一個譯作特朗普,都是根據實際發音音譯的,沒有任何問題。


通常情況下,現如今外國人名、地名的翻譯往往都要求統一。統一的標準就是由新華通訊社譯名室主持編輯的《英語姓名譯名手冊》以及由中國地名委員會主持編輯的《外國地名譯名手冊》,兩本書都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公開放行的。

按照《英語姓名譯名手冊》中的翻譯方法,Trump被翻譯為特朗普,而且所有「Trum」組合,大多被翻譯為「特朗」,只有三個是特殊情況。一個是Trumka,譯為特拉姆卡;一個是Trumpington,譯為特蘭平頓;另外一個就是Truman,被翻譯為杜魯門。

Truman之所以是杜魯門,原因應該是與特定的歷史時代有關。杜魯門為人所知的時間點是在出任副總統的1945年。當時中國的譯名翻譯還是傾向於將洋名字翻譯得很中國,這種做法基本上可以追溯到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如果我們回憶那個時代外國政治人物的話,比如羅斯福(Roosevelt) 、張伯倫(Chamberlin)、丘吉爾(Churchill)、斯大林(Stalin)等似乎都是一樣的節奏。即便是現在,港臺的一些翻譯方式也仍舊是如此,比如布希(Bush)或者希拉蕊(Hillary)的翻譯方法。這個維度上的做法,基本上還是在追求所謂的「信、達、雅」,即在發音相似的範圍內儘可能選擇更為中式、且具有一定意涵的譯名寫法。

這種風雅也的確影響了很多外國人、特別是那些與中國有淵源的外國人,他們頁願意給自己找一個很中國的譯名。我們不說賽珍珠或者司徒雷登,即便是現當代很多美國的漢學家或者中國研究者也都有很中國的名字,比如費正清(John Fairbanks)、史景遷(Jonathan Spence)或者李侃如(Ken Lieberthal)、卜睿哲(Richard Bush)、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等等。不過,這些名字很多跟發音就存在較大距離了,如果不瞭解情況的話,的確不太容易分辨。


現在都是看中央咋個翻譯了。不過真的翻譯得有夠爛的。無論從貼近原音還是從接近中國人名來說trump譯作川普都比特朗普更好!目前官方的音譯外國人名的方法把音節分′得太細了,接近日本人的英語發音方式。日本人讀trump絕對就是特朗普,就像把dragon ball讀成德拉宮波魯一樣!貝克漢姆,香港譯作碧鹹,省掉了清輔音和閉口音節,用粵語念出來跟英語讀音幾無二致,這纔是好的音譯方式。


這個事非常簡單,根本用不著引經據典長篇大論。

五四時期,翻譯講究信達雅,所以外國人,盡量翻譯成類似中國人的名字,比如杜魯門,就是姓杜叫魯門。丘吉爾,就是姓丘叫吉爾。總之一定要有個中國人的姓。

類似的,羅斯福姓羅,斯大林原本被翻譯成史大林姓史,戴高樂姓戴,希特勒姓希……

只有那些無名小輩,或者名字臭長的,才沒資格翻譯成三個字的中國名,這是一種禮遇。

建國後確立了個原則就是音譯,盡量靠近原有讀音,並以新華社譯名室的翻譯為標準,所以纔有了今天的特朗普。

外國人給自己起的中國名字,新華社認可,就成為標準,比如澳大利亞總理陸定文。

新華社不認可,說破嘴也不認,比如奧巴馬給自己起名歐巴馬,柬埔寨首相洪森給自己起名「雲升」,韓國棒子給泡菜起名叫「辛奇」,新華社不認,於是都悄悄退場了。


說點與題目無關的。我國對外國人名或地名的音譯中保留了大量傳統譯名。這些譯名與原譯者的外語水平以及地區出身都有很大的關係。試舉幾例:

1. 瑞士和瑞典。譯者可能是兩廣人士。因為「瑞」字在白話中的讀音接近「sui」。

2. 福爾摩斯的譯者林紓,這個大家都知道,胡建人。。

3. 阿賈克斯。Ajax,荷蘭語讀音應該為「阿亞克斯」,結果中央電視臺望文生音,以為所有拉丁字母都應該根據拼音發音。

4. 齊達內。Zidane,法語讀音「齊丹」。類似地,中央電視臺非要用拼音翻譯為齊達內。

。。。

流傳的太廣,也就被約定俗成了。


又來「胡言亂語千古曰,糊裡糊塗一舊雲」,話說這是個原始語音的白文言字音意而已。

為什麼呢?因為無論如何翻譯這兩個總統的人名,其實就是一個白文言字音意「好厲害」的意思。一個處於二戰中後期的總統,而一個處於現今時代的總統,卻名字大同小異這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不明白他們起這樣那樣的白文言字音意的名字,是有什麼內容範疇方面的寓意深長的話,那麼告訴一個祕密:都是虛偽而靠嚇人的白文言字音意:總統人物需要征服世界:「很惡,很厲害」之意說吧?

所以杜魯門(Truman)其實白文言字音意是:「獨擼命」,或者叫做:串命。漢語意思就是:狼命。特朗普(Trump)其實白文言字音意就是:獨狼鋪,或者叫做:串鋪。漢語意思就是:來次狼性的。

不管你信不信,總之,後者什麼時候為世界來一次「狼性」總裁的攻略,在任期間或者可以得到見證,名如其人之道的法則。。。

Tru~獨擼(白文言字音意之外代表的意思~串)

man~命(白文言字音意之外代表的意思~蠻)

mp~鋪(白文言字音意之外代表的意思~次)

同出一轍的貨色,就是某些美國????總統名字攻略組成部分的祕密內容範疇方面了。


沒有什麼為什麼,只是央視這麼翻譯的,所以大眾就這麼叫了。舉個例子,你可以看一下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分冊第六版一書(梁小民、梁礫翻譯),裡面有提到過特朗普,那時候特朗普被翻譯成了杜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