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签证审核的本质二、各使馆特点分析三、5月新政的关键点前年此时,我们曾经对各使馆的签证特点进行过盘点,但法国留学政策每年都在进行调整,新形势下,各领区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应群里同学们要求,走访了多位文案老师,依托本机构内外大量案例梳理总结,再和大家聊一聊各领区的签证特点。

(本文纯干货,纯到没有图)一、签证的本质签证审核有两层:第一层审核,是由使领馆下辖高教署进行的面试评估(面签)。高教署网站明确指出,面签评估下面3个方面:赴法动机,体现在是否为留学做好充分准备;语言水平是否能够支撑顺利完成学习计划;学习计划与职业规划的合理性 。根据一些面签官的反馈,在通过预签证材料明确你的法国院校、专业、学程长短、语言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实际面签主要考核以下内容:
  1. 问候与开场白——考察语言水平;
  2. 询问学习计划——考察合理性,推断动机;
  3. 询问院校选择、申请的专业、课程——仍然是考察动机,如果学生对自己申请的专业、课程设置不了解,则留法准备不善,执行学习计划的动机不强烈。同时,考察专业方面的法语水平。
  4. 询问专业领域的理论、热点、名家、作品——考察动机、专业方面语言水平、整体素质。
  5. 询问职业规划——考察与学习计划的匹配性、合理性,推断动机;
  6. 询问语言学习情况——考察学习能力,根据学习语言的过程和成绩,推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层次,进一步判断学生是否和所申请的院校层次匹配。
  7. 时政热点——考察语言水平,一般即使面签官有政治立场冲突等,也不影响面签结果。
  8. 随机问题——包括询问天气、交通、衣著等,主要考察生活语言水平和应变能力。

请注意:一是语言水平考察贯穿面签始终,所有面签中的交流,都被用来评估你的真实口语能力和听力水平,课程需要英语的,会专门问英语问题,英语授课的也会问一些简单的生活法语问题;如果听口能力与语言考试成绩不匹配,或与学校与专业的要求不匹配,会被拒签;二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评估贯穿面签始终,面签官通过你提交的教育背景材料、语言成绩对你的学习能力有个预判断,面签时会结合问答,进一步研判你的学习能力是否能支撑留学规划和学习计划。

第二层审核,由领使馆的签证事务处(签证部)进行静态材料审核,其中所有未进行面签的旅游、语言等短期签证,可能有电话调查。

高教属提交面签结论后,使馆结合递签材料进行的材料审核,核心只有一个:动机!所有递签材料,包括身份证明材料、经济担保材料、院校录取材料等都指向一个问题,你去法国是否学习动机明确,是否会因为学习计划执行困难而产生社会(政治)风险(比如,难以完成学业或无足够经费支撑后,非法滞留法国)。参加过面签的同学,且面签结论合格,仍然有小的被拒签的概率,使馆审核人员可以主观判断决定,当认为你的语言水平不能支撑学习计划,或学生学习能力不能满足学业,就会拒签。比如,一站通群里那个大专学历的同学,面签合格(后约拒签面谈得知的),被上海领馆拒签!主要原因不是大专学历,而是大专学历表明了你以前的学习能力不乐观,后来学法语的成绩仍然很差,因此,领馆认为你学习能力不佳(或学习一直不努力),所以,即使你办理学习计划合理的语言签证,高教署面签官认为合理,但领馆仍然要拒签!没有参加面签的旅游签证或三个月以下的语言签证,在审核中,使馆可能会电话至本人进行进一步调查。以短期语言签证调查为例,电话调查会简单测试你的法语,比如虽然你不能用法语交流,但也让你用法语说几个课程名字,也会问到你在法住宿、学习安排等一些随机性的问题。使馆公布的留学整体签证率是80%(实际并未达到),其中交换生是90%。但是各类学生签证率不尽相同:
  • 公派>自费留学;
  • 英语授课>法语授课;
  • 私立院校 > 公立院校;
  • 直录>预录取;
  • 读博士>读硕士>读本科;
  • 优质院校>普通院校;
  • 报备项目内>非报备项目外;
  • 教育背景好的>教育背景差的;
  • 使馆过签率高低,下章分解!

二、各使馆特点分析以下排序,按过签率从低到高排列。上海

上海与两年前变化不大,在面签问题上,仍然保持比较常规。签证结果仍然比较看重学生的硬性条件,比如学历、高考成绩,国内经历,大学成绩等等。所以,条件相对较差或者复杂的学生,即使面签表现不错,也容易因为自身条件被拒,自身条件不好(大专生、高考低)尽量不要选择上海领馆面签,特别是申条件不好申公立大学时,尽量避开上海领区。

特别提醒,上海对于三个月以内的短期语言签证电话调查概率最高,申请的同学请有心理准备。北京

北京辖区最广,面签学生最多,面签官见多识广,因此,面签问题最为灵活多变,考察学生的路子也层出不穷,目前是面签使馆难度最大的领区,但过签率一直比较稳定!

由于北京领区随机问题和情况较多,甚至会经常出现面签官故意打断学生对话的场景,来考察学生执行自己学习计划的决心、应变能力等,因此,北京对法语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没有好的听力口语和应变能力难以应对。北京领区最注重自身条件和申请的院校的匹配性,背景略差(比如三本的同学)申请公立大学则很难过签,反之,大专生申请匹配的高商或职业技术学校却比其他使馆更容易拿到签证。也就是说,无论你条件好坏,在北京都有机会,但同时也很难蒙混过关。特别提醒,北京最抵制背诵面签答案,所以在准备过程中,一定要把准备好的回答,变成自己理解的自然表达的一部分,而不是机械的背诵。武汉

武汉和成都的面签官都比较少,时任面签官的个人特点也容易反应在整个区域的特点上。因此,两年前那个亚裔面签官在任时,喜欢深入提问专业方面的问题,学生面签压力比较大。

目前,武汉的整体面签表现十分常规,难度不大,各类问题都侧于简单了解性提问,面签官和学生深入讨论专业问题的场景不多。

此外,武汉相比之下,不太侧重个人背景和条件,因此背景一般、条件复杂的学生在武汉也能获得更多的机会。特别提醒,武汉春季签证率,比其他领区略低。成都

成都和武汉相似,也是面签官个人特点浓郁。2016年之前,面签官心理有点古怪,无厘头结论比较多,后被投诉并换掉后,新面签官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放水,短期内签证率大大提升。但从2018年来看,目前成都和上海、武汉类似,面签问题极为常规和普通,过签率也比价高。

特别提醒,成都现在的面签官喜欢问一些英语问题。广州

广州一直以来,由于面签的学生相对少,面签时间比较长。在面签问题方面,无明显特点,也算比较常规。

但是,广州十分注重材料审核,任何小的签字错误、涂改什么的都可能会被要求重新提交或补充材料。(以前广州也是材料要求最特殊的,但今年全国递签材料要求已统一)总的来说,广州在签证中,面签结论的比重比其他使馆低,材料审核的比重高,甚至出现多次把面签结论和递签材料送到北京进行二次审核的情况。不知是否是这个原因,在出签时间上也常飘忽不定,非高峰期也出现过等一个半月的情况,所以大家要提前安排好递签时间。

但,广州和沈阳一样,签证率比较高。

沈阳

2016年5月30日,面签说明会上,沈阳使馆表示自己签证率会是全国最高,面签也不刁难学生。然后,全国各地学生蜂拥而至,结果催生了根据学生毕业院校决定办理使领馆的政策。

尽管如此,沈阳仍然保持了高签证率,只能说东北高校的学生有福气!不过,2018年5月新政,是否能带来一些变化呢?

三、2018年5月自由递签的新政关键点是什么?这几天,大家可能都被刷屏了吧,甚至小编朋友圈好多业外人士也在转发新政消息 - -!新政内容是:「无论您在哪个法国高等教育署办理了预签证程序,您可以不受领区限制自行选择中智签证中心申请签证。签证申请材料将由您选择的中智签证中心所属领区内的使领馆审核。」——任性法国银也就是说无论你在哪里面签,递签时全国范围内你都可以递签,这点让大家HI起来了!可是小编一开始就觉得,在2016年增设9个递签中心后,递签已经便利很多,即使是全国自由选择递签地点,这一趟门,还是要出的!其实新政的核心,是自己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审核的使领馆了!由于面试结论和递签材料递交至使领馆审核时,客观的因素比较多(这也是可以自由选择领馆新政出台的基础),但高峰期各使领馆处理时间却大不一样。而出签时间,在每年高峰期开学前,是学生最头疼的事。从出签时间来看,沈阳有优势,上海是劣势。特别提醒:在使领馆以外的城市递签,材料均需邮寄至使领馆审核,出签后,签证需寄回递签的城市领取,因此,在北上广武成沈以外的城市递签,比直接在这5个城市递签需要多付出2-3天的时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