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道到底講了什麼,他所推崇的仁義,以及論語等在當下社會是否還有學習的必要性?


瀉藥,我認為是有必要的。 首先把題主說的「孔子之道」理一下,題主所說的先假定為先秦儒家,去掉當時的時代背景,孔子的理念是糟粕俱存的。 「克己復禮」在當時是不現實的而在現今卻是急需的,當然,對於禮的解析也應該現代化,而非當時的「周禮」,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當時所說的「禮」指的是這個。我們都知道日本的禮,其實就是古禮現代化的一個成功例子。 儒家所強調的「仁」是現代人所急缺的,這幾年常見於新聞的「彭宇案」一類就是體現。而且,這種缺失不是一種個人現象,而是社會現象。

更多的一些積極理念就不一一列舉了,因為實在太多了。但我們也注意到裡面的糟粕也沉積的很深。儒家在漢武帝成為國家學說,為封建王朝服務,自然開始累積許多封建觀念。這種現象在宋朝演為理學後愈發嚴重,「三綱五常」之類的就是在此刻被提出,這玩意兒的劣跡就不用多說了吧?

近代,由於儒家自帶的封建內屬性,使之成為革新者的首要靶子,但是,徹底的革新往往意味著激烈,甚至矯枉過正。五四運動期間所提倡的漢字拉丁化,文 革時期的破四舊都是體現;這裡要強調一下破四舊這個提議本身是先進的,但在執行時所用的手段確實問題巨大。 總之,儒家思想在現在還是有非常重要的學習意義的,但由於時間彌舊,摻雜了許多黴粒、米糠。這就需要喫的時候慢慢挑選,去蕪存菁。

仁者,人也,只要我們還是人,就有必要


我2020年3月4日剛剛將《四書》通讀了一遍,昨天回憶了一下所講的內容,並總結一番。

正面回答題主的提問,我認為當代已經沒有讀原典的必要性了,但是如果興趣濃厚的話讀一讀也無妨。

理由:

1.孔子的很多言論、思想其實早已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了,只要你不是離經叛道的人,做人做事合乎當下就差不多了。

2.原典能被今人認可的東西相對來說不是很多,整部《論語》你能找到30條非常認可的話,可能性都很低,且讀原典很費時間。

3.《四書》評價的刻薄一點就是,通篇大道理,沒有半點實操。大道理嘛,其實都是你從小聽到的那些。

4.九年義務教育都不做要求的,哪裡算得上必要呢?


我想這是一定要的。孔子的學說說的是論語,教你如何待人接物。他說,君子不器、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慼慼、君子重義小人重利、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等,說了很多仁義禮智信的道理、應用和體現。而現今社會面對的問題,例如黑心食品、碰瓷、小月月事件等等。都是因為我們過於經濟掛帥了。所以我們便應學習儒家思想,一改社會過於重利的風氣。我個人認為,儒家思想應是論語,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克己復禮。而不是在漢時融合了陰陽,法家的儒家,那是儒表法裡。

下文節選自專欄——長夜孤燈話論語。希望有所幫助。

31、殊途同歸

  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相:這個「相」字是文言文裏的重點之一,相可以用作動詞,表示輔佐幫助,這個很簡單,無需多言。而它作為代詞時,比較難解,這裡有兩點需要說明:

  一,它是一個交互代詞,代指不特定的對象。如今天常說互相幫助,就是指你幫助我,我也幫助你,「相」既可指代我,也可指代你。又如相見,手足相殘,交相輝映等,相字都是代指其中不特定的一方。

  二,相字作為交互代詞,遵循一個特殊的用法。在漢語中,正常語序應該是動詞+賓語或介詞+賓語,而當賓語為交互代詞「相」時,就會將它前置,放在動詞或介詞之前,如相見、相殘等。當自己既是施動者亦是受動者時,「自」字也會放在動詞之前。如自殺,妄自菲薄,正常的順序應是殺自己,菲薄自己。

  不相為謀,就是不互相為對方出謀劃策。如甲和乙道不同,則甲不為乙出謀劃策,乙也不為甲出謀劃策,這裡的「相」既代指甲,又可代指乙。

  何為天之道,何為天下邦國之道和人之道,見仁見智,孔子有孔子的觀點,老子、佛祖也有他們自己的觀點,說到近代,馬克思也有馬克思的觀點。那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天下邦國之道和人之道呢?捫心自問,真的不好說。可兄弟上初中時,寫議論文經常大言不慚,關於社會和人生總能堆砌出長篇大論。言及天下邦國之道、人之道時真是引經據典,洋洋灑灑,今天回想起來,殊覺可笑。

  提到初中,相信各位還會記得語文課本上保爾的那段名言: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當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

?

  網上搜到那麼多圖片,只有這一張才符合我心目中保爾的形象,這種堅強剛毅卻不空洞的眼神纔是保爾應當有的。他對信仰的執著,面對困難的百折不回,堪與孔子比肩。

  保爾認為的人之道,就是應當為解放全人類、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而要實現解放全人類的目的,就得通過鬥爭,通過革命,也就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這也是馬克思認為的天下邦國之道。

  聰明絕倫的人物,對人生和社會,均有一套自己的真知灼見。因此孔子才會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當然了,孔子這句話,乃是針對與其觀點不同的其他人而言,並非指革命導師馬克思。各位都清楚,當時馬克思還沒出生,共產主義學說更是尚未面世,這中間可差著兩千多年呢!

  各位要注意,若是「道不同」,孔子只說「不相為謀」而已。見解不同,我們就不與之一起謀劃做事,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別人、攻擊別人。因為孔子明白:

  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易經》

  成語「殊途同歸」即出自這裡。

  這裡的「一致」與現代白話中的「一致」有所不同。今天的「一致」為一個副詞,是全部、一律之義,如「這項決議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通過」。而文言文中一字一詞,與現代漢語不同。這裡的「一致」和「同歸」是副詞加動詞的組合。一是副詞,致為動詞,「一致」,即到達同一地點,「同歸」,即朝相同的目的地歸去。

  孔子不但博學多聞、聰慧絕倫,而且胸懷博大,能包容異見。他明白人類中的精英,雖然關於人之道、天下邦國之道見仁見智,但均是用心良苦,都是為了人類社會能達成一個理想狀態。反倒是其他學派的傳人,對孔子之道大加攻伐,甚至對他進行人身攻擊,毫無孔子的謙謙君子之風。可見孔子之道能行於中國兩千餘年,也是有原因的。孔子被後世奉為聖人,亦是當之無愧。

  司馬遷在論及儒墨道法諸家時,也曾引用這句話。這說明,孔子,老子,墨子,韓非子,甚至是馬克思,諸位賢人雖然「百慮」、「殊途」,可目的還是「一致」,所歸仍是相同。這個所歸,即是人類社會的理想狀態,孔子謂之小康、大同,馬克思則謂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毛主席把它形容為「將來的、無限光明的、無限美妙的最高理想」。名稱各不相同,內容無非都是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人人各得其所。除此之外,人類還奢求什麼呢?


孔子是中國幾千年來的聖人,儒家學說是封建社會統治者的統治工具。如果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肯定可以去了解一下,但盡信書不如無書:1、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書,也就是他是」道」的層面上的事情,但普通人更應該學習的是術和法,這時候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看于丹,南懷瑾等一些實用主義的人解釋的論語,再有一個就是去看韓非子和尚書等一些法方面的書。2、其實儒家的學說到了後世也有一定的發展,並不能只看《論語》;

謝邀!你小手一點,我重任在肩。對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的研究、揚棄可能是我未來要做的事。

先拋出觀點——完全沒必要。

聲明,以下論據會根據心情來補充。

首先,孔儒學說精華糟粕並存,滿漢全席夾雜著蒼蠅臭蟲,一般人分辨不出哪盤菜沒有混進去蒼蠅臭蟲。來一口?

其次,現代的好書你都看完了?

最後一點是個人看法,孔儒學說對於現代人來說並沒高到哪去,很多是當時的處世經驗之談;離我心目中的大咖還有差距。

大多數人不懂古文,再加上孔子光環加持,就算只學會一點,回頭率也很高了。從這方面看來,可以一學。


人性決定了你要看,因為論語基本都是在講怎麼做人。作為一個中國人也決定了你要看。


謝邀。任何時候都要有學習的能力…

您好,末學試說一下。

儒家教學的中心思想就是仁義。

仁,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係。明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能用最佳的交際方式來交流。

人與人除了交流就是共事,這就引申除了做事的標準——義。義,當為。說白了,明白了彼此的關係,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清清楚楚。

現代社會需要仁義嗎?當然需要了。以前需要,現在需要,未來還是需要。

孔子一生所教,就是告訴大家如何正確的認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用最正確的方式處事待人接物。這難道不是每個人都希求的嗎?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

仁義,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讓世界充滿愛。

難道,應該讓世界充滿恨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