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再演《洋麻將》:直面“一缺一”的老年困境 娛樂 第1張

中新網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 高凱)由唐燁導演,濮存昕、龔麗君主演的話劇《洋麻將》25日晚再次在首都劇場上演。

作為北京人藝的代表作品之一,《洋麻將》曾在80年代由夏淳導演,於是之、朱琳以及謝延寧共同演出,被引為一代經典。2014年,這部作品經唐燁導演,濮存昕、龔麗君主演,重新演繹後,再次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口碑一直居高不下。

一部誕生於70年代的作品,至今仍能夠被觀眾所接受與喜愛,導演唐燁認為,“從社會狀況而言,現在與過去是有相似性的。我們的演員主創隨着這幾年閱歷經歷的豐富,年齡心態上也更容易貼近劇中人物。”

相比第一版,觀眾們觀演心態的轉變也使得這部作品具有了新的的話題性與現實意義。

一間簡陋的小養老院,兩位晚景悽涼的老人,通過打牌的方式聊以慰藉自己的孤獨,這樣的故事在重排版的《洋麻將》中得到了全方位的更具現代感的升華。

“80年代人們對類似養老院這樣的存在還不太有概念,現在不一樣了。養老成為現在每個家庭面臨的核心問題之一,觀眾會從舞臺上獲得更多的代入感。”飾演芬西雅的龔麗君認為,現在人們對於老齡化等社會性問題的重視,也使得《洋麻將》在當代更加具有關注價值。

而對比曾經使用的悲劇性的演繹方式,飾演魏勒的濮存昕表示,這一版自己試圖更多地用一種以喜襯悲的現代戲劇觀念對全劇進行解讀,“生髮更多喜劇色彩是這次的一個創新,用明朗、開放的方式演一個悲劇,但充滿了喜感”,這樣的處理也能夠讓現代的觀眾更感同身受地體會到劇中人的心境。

在細節的表達上,本版《洋麻將》也呈現出了極具個性的表達,“我們將原劇本中就涉及的一些情境做出了強化,讓舞臺上有了更有表達性的浸入感”,導演唐燁表示,本版《洋麻將》對於諸多演技之外的因素也進行了創新,力圖展示出一個存在典型人物的典型環境,“兩位老人打牌的房間設定上是一個被遺棄的破舊的雜物間,而這兩名老人本身也有着與雜物一樣被遺忘的狀態。換幕的時候,工人們都是在隨手往房間裏扔廢物,他們想像不到在這樣的角落裡也還會有人自娛自樂,以換取一點交流的空間。”

盡管已經是第五輪演出,兩位主演在排練時仍然對臺詞與動作進行着反覆推敲與琢磨,並不斷地與現實進行參照,對於本劇與角色的理解也愈發深入。

“演員要隨着年齡去開拓,用角色來開拓自己”,濮存昕將對魏勒的演繹視為自己人生經驗及表演經驗的一次成果展示,更多地將前輩的角色塑造與自己的個性合為一體。而龔麗君也在不斷地體會着角色的生命歷程,以自己的觀念解讀着人物:“如果芬西雅這樣一個人,不這麼對丈夫孩子,年輕時候不那麼霸道,晚年可能就是另一種景象了,這亦是一點現實的意義。”

“孤獨是不能面對的東西”,導演唐燁對劇中兩位老人的關系作出了這樣的概括,也希望觀眾能夠通過這部作品進行一點自我的觀照,“現代社會中老年人的孤獨感其實仍然存在,哪怕子女能夠抽出時間來陪伴,但也往往需要更好的精神交流去排解這種孤獨。”

據悉,本劇將演出至5月2日。(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