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1張

共計 3258 字 | 閱讀需要 5 分鐘

兩個月前還宣佈將在北京、上海、杭州等一二線城市核心區開設50家形象店的連咖啡,熬不住了。據《經濟參考報》的報道,此次連咖啡在全國關店比例達到30%至40%,其中店鋪網點佔比最高的上海目前僅有70多家門店正常運營,此前該地區門店運營數為120家。按照連咖啡如今鋪設的400家線下咖啡站點計算,此次關掉的門店至少為120家。

連咖啡成立於2014年,早期以微信公眾號為食落,為星巴克等咖啡品牌提供外送服務,2015年8月開始轉型做自有品牌咖啡。藉着O2O的風口,連咖啡迅速在外賣咖啡領域打開局面,2017年雙十二期間單日銷售峯值接近40萬杯,並順利獲得兩輪共計2.08億元的融資。

這是連咖啡自2017年底實現盈利以來,第一次出現因盈虧不平衡而大規模關店的現象。連咖啡對外作出回應,表示要在租金上漲的情況下關閉不盈利與不符合品牌定位的門店確保第二季度公司回到整體盈利狀態,且新一輪融資將於4月前宣佈。

2019年,咖啡市場競爭呈現兩極化。既有雕刻時光這樣的老牌連鎖咖啡館宣佈倒閉,也有魚眼咖啡、三頓半咖啡這樣的咖啡新品牌獲得融資,瑞幸咖啡高舉高打的戰略也仍在繼續。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在規模化擴張和精細化運營中兩難的連咖啡如何應對,還有待繼續觀察。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2張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3張

門店訂單量被曝大幅下滑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4張

在2018年火熱的咖啡大戰中,連咖啡屬於“掉隊”一方。一方面,原本的外賣模式不僅遭遇了瑞幸咖啡這樣的“鯰魚”競爭,不少用戶被大量的補貼分流;另一方面,星巴克、麥咖啡等品牌也相繼接入外賣系統。尚未完全建立品牌影響力的連咖啡遭遇多重夾擊。

“每天的單量很少,即使繁華地段門店單量,也從舊年五、六月份的每日的兩三百單,下滑到如今的數十單。”曾在連咖啡工作過的業內人士向透露。

有記者在其門店觀察,連咖啡在北京的一處門店日外送單量也就50單左右。而上述業內人士稱,“在上海一些核心地區的日單量也不斷下滑到每天幾十單,好的勉強能破百。”

對此,連咖啡相關負責人解釋稱,“目前連咖啡在北上廣深杭開設400多家咖啡車間,咖啡車間實現整體盈利,第一批形象店也陸續在各城市落地開業,整體來看,2018年的增長在行業內位於領先水平。”

連咖啡的發展不順只是連鎖咖啡行業發展面臨困境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其他頭部玩家的日子也都不太好過,這其中甚至包括迅猛發展的瑞幸。

瘋狂速度背後暴露了成本高、運營粗放的問題。一位咖啡行業內人士稱,由於追求快速拿店,瑞幸給出的租金能達到市場價的兩倍,同等地段星巴克的三倍。更大的隱患是,瑞幸燒錢打下了江山,卻無法探索出明確的盈利模式。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5張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3張

拖欠供應商貨款,資金鏈吃緊?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4張

僅2017年一年,連咖啡就發佈了超過30款咖啡飲品,其中防彈咖啡、粉紅椰子水等成為爆款。當年雙十二期間,單日峯值接近40萬杯,相當於星巴克1000家門店單日銷售量。2017年底,連咖啡在北上廣深的100多家“Coffee Station”已實現盈利。

然而2018年初“小藍杯”瑞幸的出現,攪動了咖啡市場的局,也打破了連咖啡的舒適狀態。面對來勢洶洶的瑞幸咖啡,連咖啡的確有點慌了。

舊年3月,連咖啡聯合創始人兼CEO張曉高和聯合創始人王江召集團隊開會,他們認為當務之急是調整團隊的心態,“不要把自己當做防守者,自己重未資格當防守者。競爭者來了,我們更應該加快進攻。”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8張

(連咖啡聯合創始人兼CEO張曉高)

根據日後其宣佈的數據,到2018年底,連咖啡的線下店總數為400家,在2017年底的基礎上一年擴張了300家。開店,意味着燒錢,但連咖啡共獲的兩輪融資,總計也不過2.08億元,再加上對新客戶採取補貼政策,後期通過拼單的優惠,連咖啡似乎也燒錢政策也持續不了多久。

果不其然,持續的營銷補貼,加上後續沒有新的融資,連咖啡疲態日顯。據連咖啡多家原料供應商反映,今年春節前連咖啡已出現欠款、壓款等情況。有消息稱,今年1月,連咖啡已經對一家牛奶供應商開始欠款,而一家糖漿供應商則被拖欠了近200萬元,2019年停止合作。

除此之外,根據內地網財經的報道,有員工表示,迫於多重壓力,連咖啡正縮減咖啡豆和機器等核心物資的成本。對此,連咖啡只是稱公司目前“正在積極籌備2019年的擴張規模,和所有供應商也都是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種種現象表明,連咖啡已陷入資金危局。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9張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3張

線下擴張與精細化運營兩難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4張

咖啡消費本身具有線下屬性。連咖啡原本運用微信公眾號與小程序裂變快速增長,2018年下半年已積累超過500萬用戶。但在發展幾年後,連咖啡也遇到了品牌塑造乏力的瓶頸。“很多用戶喝我們的咖啡,但普遍反饋看不見我們的品牌 logo。”

這種情況下,小面積、強調外賣與自提的“咖啡車間”和大面積、位置更好的“線下形象店”的結合,成為連咖啡應對線上線下競爭對手的選擇。

2018年12月,連咖啡宣佈要在功能性的“咖啡車間”的基礎上,補充更具品牌效應的“線下形象店”。“2019年起,我們要開出50-60家形象店,主要位於華東區域。”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時,連咖啡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12張

不過,線下經營難已經是業內共識。選址、空間規劃、成本與產出比,都是連咖啡和一切進入線下的從業者們需要考慮的問題。目前,“線下形象店”推進程度還不得而知,功能屬性更強的“咖啡車間”已經出現閉店潮。

雖然連咖啡的“咖啡車間”面積小,但數百家門店需要系統化與精細化的運營,連咖啡目前交出的成績並不好;而更大面積、位置更好的“線下形象店”成本更高。顯然,資金並不充裕的連咖啡也無力像瑞幸一樣不計成本地進行巨額投入。

加上資本寒冬到來,模式相近而在規模上被瑞幸迅速甩開的連咖啡已經近一年沒有宣佈新的融資。這樣一來,一方面,連咖啡計劃中的規模擴張無法持續進行;另一方面,由於缺乏線下基因與經驗,連咖啡也無力對已有門店進行精細化的管理提升單店效率。

對連續關店的情況,連咖啡稱要“做好過冬準備”,並表示調整之後將在二季度將重回盈利狀態。同時,新一輪融資也將在4月份之前宣佈,以回應外界對其“新一輪融資遲遲無法到位”的質疑。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13張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3張

內地連鎖咖啡品牌的“虛假繁榮”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4張

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統計,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內地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預計2020年,內地咖啡市場銷量規模將達到3000億人民幣。

內地咖啡市場的巨大潛力與高速發展趨勢,自然吸引了大量的玩家入局。但是,眾多玩家想分咖啡行業一杯羹的同時帶來了連鎖咖啡市場的“虛假繁榮”。新入局的互聯網咖啡品牌,除了瑞幸融資速度較快,剩下的玩家融資並不容易。

而老玩家星巴克、Costa、上島咖啡也各有一本難唸的經。星巴克內地增長乏力,不得不和阿里一起進行數字化改造,並開放外賣業務;Costa則賣身可口可樂,尋找新的出路;上島咖啡開啟關店模式,3000家門店所剩無幾。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16張

內地連鎖咖啡行業之故此給人帶來“繁榮”的錯覺,很大程度上是瑞幸等互聯網品牌的高調發展,引起了資本對整個市場的注意,並掩蓋了行業存在的問題。

對於內地消費者而言,咖啡並非剛需產品,可被茶飲和功能性飲料所代替。此外,行業還存在創新能力不足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咖啡師培養體系混亂、管理機制不科學以及數字化程度較低等諸多問題。

除了帶來“虛高”的關注度,瑞幸還給行業帶來更大的問題。由瑞幸等打法激進的玩家發起的“惡性競爭”正在侵蝕這個本該靠產品和人才培養體系取勝的行業。曾“端着架子”的星巴克,在做外賣這件事上也不得不“入鄉隨俗”,被動參與價格戰,頻繁促銷打折,推出買二送一、免配送費、滿減等活動。

頭部玩家的低頭將直接對行業風向產生影響。照這個發展趨勢,拼到最後,頭部玩家很可能並非靠產品和精準洞悉用戶需求取勝,而是靠資本博弈。與之類似的行業案例是共享單車,ofo靠資本打下的江山最終也因資本退場而覆滅。

2019年連鎖咖啡行業即將迎來大洗牌,誰會率先被市場淘汰?獸哥將持續為大家關注。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17張

看完之後,記得點右下角的“好看”呦!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

PS: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獸絲,很難在雜亂的消息列表裡找到我們,其實只需要簡單的幾步操作,將【新零售007】設置為“星標”就可以啦!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18張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19張

今日話題:

你最中意哪個咖啡品牌?

(在評論區留下你精彩的評論吧)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20張

點個“好看”就是我們的動力

給我點個“好看”,可以不可以

大量關店、拖欠貨款、品質縮水,連咖啡要涼涼了嗎? 財經 第21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