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的央視《軍事報道》節目播出了我軍中型合成旅探索合成化連級戰鬥隊的新聞。在我軍中,所謂的中型合成旅,實際上是指以09系列輪式步兵戰車家族為主力通用載具的合成化機步旅。此前,一直有軍迷認為我軍的中型合成旅其實就是美軍斯崔克旅的翻版。但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如果仔細研究我們不難發現:我軍的中型合成旅和美軍的斯崔克旅除了通用載具都長了8個大輪子之外,兩者在裝備、編製和戰術思想上,都沒有太大的共同點。

美軍所謂斯崔克旅,其全稱為Stryker Brigade Combat Team,簡稱SBCT,意為斯崔克裝甲車旅級戰鬥隊。這種純輪式載具旅級戰鬥隊的構想源於時任美國陸軍參謀長的日裔將軍新關埃裏克在1999年主持的軍事改革。這輪軍事改革的背景是:蘇聯剛剛解體,美國重裝部隊所瞄準的「歐洲威脅」已經不復存在,而冷戰結束後的「新格局」卻對美軍傳統的「世界大戰型陸軍體系」提出了層出不窮的「新考驗」。

從1991年的海灣戰爭開始,經歷索馬利亞內戰、海地維和等行動。美軍發現,在歐洲平原之外的戰場上,他們無法迅速集結起一支力量足夠強大的陸軍部隊——以M1主戰坦克和M2步兵戰車為基礎組成的重裝部隊雖然「很好很強大」,卻過於笨重,無法進行快速部署;而以悍馬車為基礎組成的摩托化步兵雖然能夠快速部署,但是戰鬥力卻「菜的摳腳」,連打恐怖分子都經常會「翻船」。

為了兼避兩者之短,新關將軍構想出了一種作戰性能和運輸重量介於兩者之間的「中庸裝甲載具」(Interim Armored Vehicle,APC)。在構想中,這種裝甲車雖然火力並沒有比悍馬高明到哪裡去,但是其防護等級能夠確保自身不被「爛大街」的.50口徑機槍和「大炮阻(遊戲梗,非錯別字)」打成篩子,能夠有效的保證車內的美國大兵的安全。

為了節約成本,美國人決定在現有的,功能與新關的構想最類似的步兵載具——馬潤裝備的12噸級8輪裝甲車LAV-25家族的基礎上進行放大升級。這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斯崔克家族的起源。

在編製上,傳統的美軍重型機械化部隊(現在叫裝甲旅戰鬥隊,ABCT)有這樣幾個特點:坦克與步兵以相同的建制隸屬於同一個單位,即坦克營和步兵營同時隸屬於一個團,或者坦克連和步兵連同時隸屬於一個營。這可以保證步坦協同的效率最大化。同時,為了確保火力支援部隊和主戰部隊的機動性能(速度、通過性等等)大致相當,不至於成為後者的拖累。重型機械化部隊的支援炮兵也早早實現了「自行化」。

與之相比,輕型部隊(現在稱步兵旅戰鬥隊,IBCT)的主戰部隊以純步兵為主,並不編入角色類似於「坦克」的單位。作用類似的反坦克導彈單位直接隸屬於上一級單位,並不與主戰單位平行。同時,由於悍馬車本身也談不上什麼通過性,所以這些輕步兵單位的支援火炮,主要是一些由卡車或悍馬車牽引的牽引式火炮。

而新關將軍最初設想的斯崔克旅則在編製上糅合了兩者的特點:一方面,最初設想的斯崔克旅採用步兵、坦克平行編製,每個步兵連都下屬三個步兵排和一個突擊炮(M1128 MGS)排。同時,其營、連屬火力支援單位也全部由斯崔克家族的M1129自行迫擊炮組成,是典型的機械化步兵配置。而另一方面,由於技術能力有限,無法在斯崔克底盤上安裝155毫米旅級火炮,所以斯崔克旅的旅級炮兵單位依舊由牽引式火炮組成,這又與輕步兵部隊極為相似。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斯崔克旅的構想在實現起來時,也遇到了困擾了美軍一輩子的尷尬問題——窮。由於缺乏採購經費,美國陸軍最終只採購了142輛M1128突擊炮。這也導致每個戰鬥連都能配一個排的突擊炮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真正實現起來的斯崔克旅的標準編製中,步兵連的突擊炮被全部「沒收」,集中在了旅反坦克連,每個旅的突擊炮數量也從預想中的27輛下降到了9輛。

突擊炮數量的下降和編製的改變直接導致了斯崔克旅攻堅能力的不足,這也是國內部分軍迷稱其為「精品送死旅」的原因:缺乏直射火力支援的步兵營和騎兵營會被堅固工事、碉堡甚至是機槍陣地或者「利比亞戰車」壓制的抬不起頭來。所以從結果上來說,斯崔克旅並沒有實現新關將軍的最初目的,其作戰使用和悍馬旅嚴重同質化,幾乎毫無性價比可言。

與之相比,我軍中型合成旅編製與重型合成旅並無太大不同,兩者的區別僅僅是中型合成旅使用輪式步戰車替代了後者的履帶式步戰車、用輪式突擊炮取代了後者的坦克、用輪式迫榴炮和加榴炮取代了後者的履帶式迫榴炮和加榴炮。在我軍中型合成旅中,每個合成營都有一個突擊炮連。這14臺大口徑直射火炮為合成營甚至連級合成戰鬥隊獨自進行進攻作戰提供了可能。

除了大口徑直射火力的不足以外,美軍斯崔克旅的小口徑直射火力也嚴重不足——美軍斯崔克旅中除了那9輛M1128 突擊炮和差不多相同數量的M1134反坦克導彈運載車以外,剩下的所有斯崔克戰車均只裝備了從1933年就開始服役的M2HB .50口徑機槍。這種威力和射速均十分「拙計」的老字號機槍既不能有效對付對手同類部隊的步兵戰車,也很難對堅固工事、堡壘和武器陣地進行壓制。在我軍09輪式步兵戰車的30炮面前,根本連提鞋都不配。

不僅如此,斯崔克旅的曲射支援火力同樣也有較大的問題:從編製上來看,美軍每個斯崔克旅都配備一個炮兵營,每個炮兵營都下轄三個由6門M777型155毫米榴彈炮組成的炮組,單就紙面來看,其火力投射能力不可謂不強大。但由於M777歸根結底還是一門連APU都沒有的牽引式火炮,火炮的展開和收起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所以在高強度高烈度的戰場環境下,這些火炮的生存性能極其堪憂,其實戰表現遠沒有紙面數據那麼強大。

這些問題其實美軍也並沒有聽之任之,相反美軍也在積極的尋找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比如在最近的改革中,原本的旅屬反坦克營就被改編成了旅屬武器分隊(Weapons Troop)。不同於此前導彈排是導彈排、突擊炮排是突擊炮排的編成,新的武器排採用了3個4車排和3個3車排的編組方式。其中4車排由2輛突擊炮和2輛導彈車組成,而3車排則由2輛突擊炮和1輛導彈車組成。

這種編組的用意主要為以下兩點:1、導彈車打遠、突擊炮打近的編組方式兼二者之長,作戰適應性大為提高。2、同時與兩種支援武器交火容易讓敵人「找不到北」,這有利於隱藏友軍的射擊位置(make it difficult for the enemy locate the friendly firing positions)。換句話說,這種編組方式可以在不大幅增加支援火力數量的前提下,通過「加特技」,讓對手覺得自己的支援火力很多、很密、很Duang,達到一毛錢當兩毛錢花的效果。

當然了,真的終究假不了,假的也終究真不了。在有強大偵搜能力和信息情報處理能力的對手面前,這種「特技的頭髮」終究是唬不了人的。美軍想要治好斯崔克旅火力不足的毛病,恐怕還是要從根上先治一治自己的窮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