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享國兩百七十六年,共經歷了十一位皇帝,清朝早期的時候,由於借鑑了歷朝歷代的優缺點,所以清朝達到了封建王朝時期架構體系的最高峯,無論是國力、經濟、人口還是疆域,基本上都做的很是完美,但是到了乾隆時期,由於閉關鎖國和思想禁錮等原因,使得清朝慢慢的落後於西方國家,到了晚清時期,中國更是徹底淪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在此期間,帝國實際的掌權者並不是皇帝,而是人盡皆知的慈禧太后,縱觀慈禧的一生,她似乎只做了三件事,一是驕奢淫逸,二是搬弄權謀,三是四處割地求和,所以她在近代史上,評價非常不好,很多人認爲她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禍國殃民的老妖婆,賣國賊,如果沒有她,晚清也不會那麼慘。

  其實真實的歷史上慈禧還是非常有手段的,晚清時期的中國,看似龐然大物,實則已經腐朽到了骨子裏,這時候任誰也無法扭轉乾坤了,慈禧掌權後,確實驕奢淫逸好好的享受了一把,但她重用漢臣,如李鴻章、左宗棠和曾國藩等人,最終還是保住了大量廣袤的土地,可以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不動搖國之根本,那麼一切皆有希望和轉機,在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紛紛來華試圖謀求在華的利益,那時候的中國確實是打不過列強,清朝這麼多皇帝埋下的禍根,並不能都怪罪到慈禧一個人的頭上。慈禧不是一個優秀的掌權者,但她至少是一個合格的掌權者,作爲一個女人而言,慈禧是一個對丈夫深情的女人,她到死都一直戴着一個耳環,因爲那個耳環是鹹豐皇帝親自給她戴上的,哪怕她死了,也不允許別人取下來。

  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駕崩,由於皇帝沒有子嗣,所以經過慈禧的挑選後,認命醇親王載灃爲攝政王,他的兒子溥儀爲宣統皇帝,1908年11月15日17點左右,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儀鸞殿病逝,享年七十四歲,慈禧臨終前說了一句話“從此以後,女人們再也不可以預聞國政,此事本就和家法違背,如果執迷不悟者,必當嚴加限制,此外,得嚴防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爲殷鑑!”慈禧死後,掌儀司首領太監用鵝黃吉祥轎將慈禧的遺體從儀鑾殿擡出,5時15分到皇極殿,放在牀上,第二天上午八點五分,在隆裕皇太后和瑾妃的監督下,慈禧的遺體被放入了棺材內。

  慈禧的陵墓叫做東陵,從1895年開始在原有的基礎上翻新,到1908年10月18日的時候才終於修好,當時僅此一項工程的耗費就在300萬兩以上。慈禧死後,本來應該按照流程進行下葬,但偏偏這段時期共有三件事,分別是光緒皇帝的葬禮、慈禧太后的葬禮和溥儀皇帝的登基大典,這幾件事哪件都是大事,都不能馬虎,所以朝廷上下爲此爭論不休,最終上下得出一致結論,先準備登基大典,然後辦光緒皇帝的葬禮,最後再辦慈禧太后的葬禮。

  在忙完溥儀的登基大典和光緒的葬禮後,此時已距慈禧去世一年多了,慈禧的葬禮還沒着落,於是慈禧家族的貴族們看不下去了,聲稱趕緊下葬吧,攝政王載灃本想說一切從簡,下葬了就算,但慈禧家族的人表示,此事決不能草草了事,慈禧的葬禮一定要極盡奢華。

  在《愛月軒筆記》中有記載,慈禧的喪葬用品準備的非常多,比如慈禧棺材裏的底部就有三層金絲串珠錦褥和一層珍珠,慈禧的頭上有翠玉做的荷葉和鵪鶉蛋大小的珍珠,慈禧的腳底有粉紅碧璽蓮花(這一切的一切都爲盜墓賊埋下的伏筆),慈禧的陪葬品有高達20米的紙船,船上有龍鳳圖案,擺滿了太監和宮女,僅此幾項,就耗費了1000萬兩銀子以上。

  1909年11月9日,慈禧正式出殯,當時的老百姓們紛紛在路邊看熱鬧,本來他們想的是看看這個慈禧太后的葬禮有多轟動,但沒想到的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臭”,對確實非常臭,臭到什麼地步呢,鋪天蓋地都是味道,讓人忍不住拿袖子捂着鼻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當時發臭的並不是慈禧,古代雖然科技落後,但一年時間還是能保證屍體不臭的,之所以這麼大的味道完全是因爲當時慈禧的葬品太多了,只能讓馬匹、騾子和駱駝來馱着,這些動物本來就很容易有味,再加上慈禧的葬品裏有很多美味菜餚,經過長途跋涉後,這些美味菜餚紛紛腐爛,兩種味道混合之下,也就有了奇臭無比的味道了。

  慈禧下葬後的20年後,民國軍閥孫殿英趁機盜走了乾隆皇帝的陵墓和慈禧的陵墓,甚至作出了毀棺拋屍的事情,雖然後來溥儀等人將慈禧的陵墓重新安葬,但裏面的寶貝就沒這麼多了,1984年,國家文物小組再次打開了慈禧的棺材,噴灑了防腐消毒液纔將慈禧再次擡入棺材。

  慈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