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在近代中國軍事教育史上是一個神一般的存在,黃埔軍校雖然學制只有六個月,屬於軍事速成性質的軍官培訓機關,但是黃埔軍校所培養出來的軍官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後來的中國的歷史的進程。

自晚清以來,雖然中國出現了很多軍校,中央舉辦過,地方也舉辦過,但是所培養出來的軍官都帶有一定程度的舊式軍官的性質。黃埔軍校則不然,黃埔軍校的培養機制與體系和其他軍校完全不同,黃埔軍校除了注重學員的軍事素養的學習和養成之外,還特別重視學員的政治理論和素養的學習,這一點也是效仿蘇俄的結果。黃埔軍校的政治教育為後來的中國的軍校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和借鑒。因為有政治教育和愛國教育,所以黃埔軍校培養出來的軍官不是只會拿錢打仗,不是為了小眾的政治集團的利益而拚命的武夫,而是胸懷天下蒼生的新式軍官。

黃埔軍校還為國共第一次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黃埔軍校實際上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產物,黃埔軍校的相當一部分的資金和軍火來源都是蘇俄的,共產黨人在黃埔軍校中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後來連蔣介石也不得不承認,發展黃埔軍校是離不開共產黨人的,所以中共的組織在黃埔軍校前期得到了一個比較的發展和進步。黃埔軍校為我軍培養出了33位著名將軍,其中包括元帥5人,大將3人,上將8人。

所以,黃埔軍校對近現代中國歷史的發展的推動作用是完全不能忽視的,也是探討近代中國歷史的時候所不能忽視的一個軍事教育機構。


1924年由孫中山建立的黃埔軍校,在中國歷史的特定時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具備先進性和革命性的一面,同時也有其落後性和反動性的一面,這與歷史的風雲變幻有關。

黃埔軍校狹義上指廣州黃埔島的「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1924到1929年共七期畢業生13000餘人,成為早期國民革命軍的基層軍官骨幹;廣義上指從北伐開始國民黨在武漢、南京、成都、西安等地開辦的各分校,到1949年逃台前共畢業二十三期,培養軍官32萬餘名,構成了國民黨在大陸時期幾百萬軍隊的骨架。

黃埔軍校的先進性在於以黨治軍,建立一支有信仰有目標的軍隊,有別於當時各種軍閥武裝,以統一軍閥割據的中國為已任,黃埔一期的入校誓詞尤能反映這一層:

「盡忠革命職務,服從本黨命令,實習行三民主義,無間始終死生,遵守五權憲法,只知奮鬥犧牲。」

在國共合作的基礎上,以黃埔軍校畢業生為骨幹組成的國民黨「黨軍」1926年誓師北閥,先後打垮吳佩孚、孫傳芳、張宗昌、張作霖等軍閥,其它各省軍閥紛紛歸附,至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黃埔黨軍終結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完成了中國形式上的統一,是具有革命性歷史意義的。

抗日戰爭爆發後 ,黃埔系軍隊正值形成氣候,作為中國國防的主要力量,黃埔師生投入到可歌可泣的民族解放戰爭中,成為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堅力量,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黃埔學生高達26000餘人,八年抗戰,黃埔軍校為中華民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但是,孫中山逝世後,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逐漸把黨軍變成了唯個人之命是從的私家軍,成為維護他獨裁統治的有力工具,偏離了黃埔軍校的建校宗旨,它所構成的軍隊也日趨反動性,必然被歷史所淘汰。

欣慰的是,黃埔軍校也培養了一大批中國共產黨軍隊的高級將領,比如林彪、徐向前、陳賡等名將,他們率領人民軍隊,最終推翻了蔣家王朝。


一個政權的興起必有一個政權的滅亡,中國自19世紀開始,內有農民起義,外有列強欺辱,典型的內憂外患。而一個政權所依靠的便是軍事力量,細看中國近代史,我們不難發現,軍事力量的替換往往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黃埔軍校便扮演著一個政權支持者的角色。

在清末風起雲湧的時代背景之下,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逐步登上了歷史的舞台,可以說為搖搖欲墜的大清續命了幾十年,而替換湘軍這一軍事力量的便是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他們組成的北洋政府把持了中國近二十年的軍政,但將北洋派送入深淵的卻是黃埔軍校,一個聞名中外的軍事基地。

黃埔軍校在歷史上的作用絕對是巨大的,首先以它為核心的軍事力量推翻了北京北洋軍閥的統治,使得中國達成了形式上的統一,而之後又在國危之際,撐起了中國的抗日戰場。黃埔生中的精銳除陣亡於北伐之際的,在一個就數抗日戰場最多,也許有人會問,抗日戰爭中國犧牲了幾百萬軍人,而黃埔生不過數萬,他們又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呢?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軍隊的強弱依靠的是軍官,而黃埔軍校生從戰區司令到一個小小的排長都有,他們是軍隊的靈魂,而抗戰結束後黃埔生僅存下來的不到記錄在案的百分之五,高級將領犧牲達數百位,比如聞名的有戴安瀾、左權、黃梅興等等,說他們是抗日戰場上的中流砥柱一點也不為過。

當然了,談起黃埔生就離不開一個政客,他是中國近代最飽受爭議的一個人物,沒有之一,他就是蔣介石。黃埔軍校建立之初的目的是為了打倒列強,消滅軍閥,富國強民,建立孫文先生的三民主義之中國,而在老蔣上台後,黃埔生中大多數的精英卻成為了他維繫獨裁統治的工具,他依靠黃埔系鎮壓革命,震懾各路軍閥,在抗戰勝利後又和共產黨大打出手,但獨裁的統治即使依靠黃埔生也不能力挽狂瀾,像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等抗日名將在內戰中也成為了我軍的俘虜,而一些愚忠的,比如邱清泉、張靈甫、戴之奇等等,都成為了老蔣獨裁統治的犧牲品,這也是黃埔生最為悲哀的一個地方,在抗日戰爭中血戰日寇九死一生才留得性命,卻斷送在了老蔣發動的內戰之中。

而我認為,黃埔軍校的成名還是源於它培養出了一大批無畏的軍事人才,與其說黃埔軍校誕生了無數優秀的將領,不如說這批優秀的將領成就了黃埔軍校的大名,歷史是不會忘記黃埔軍人的。您的點贊,我的動力;您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您好,我是略懂一二的四少。


黃埔生,他們總體上來說水平不高,雖然犧牲很大,但是並沒有在軍事政治中確定多大成就。反而屢屢失敗。蔣介石本人水平就很差,蔣介石濫用黃埔軍,佔了民國很多重要職位,水平也不高,在軍事政治上面,屢戰屢戰。在抗日戰爭中一敗塗地,在國共戰爭中更是一潰千里。有人說黃埔軍擔任了多少多少重要職位,犧牲有多大多大,因此功勞影響很大。但是反過來看,不就是因為黃埔軍水平不高,而又佔了大量重要職位,才導致軍隊戰鬥力底下,才輸得一敗塗地,犧牲無數的嗎。


相比較之前的保定軍校,雲南講武堂等著名軍校,黃埔軍校是最具有革命性的一所軍校,正路校門口那幅對聯表達的那樣,這所軍校是以救國救民為幾任的學校,所以吸收了當時中國最有抱負的一群年輕人,而正是這些年輕人,以後改寫了中國歷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