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越 童海華 廣州報道

  伴隨着一批又一批企業赴科創板IPO的申請被受理,更多的企業欲赴科創板上市。自3月22日首批受理企業亮相後,短短10余天時間,科創板嚐鮮者數量已達50家。作爲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之一,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元亨”)的上市動態頗爲引人關注。

  2014年成立以來,利元亨實現高速增長,2016年到2018年之間,利元亨的年營收分別爲2.29億元、4.03億元、6.8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72%;淨利潤分別爲1260.33萬元、4158.15萬元、1.2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220%。

  然而,利元亨高速增長的背後,超六成營收來自單一大客戶。此外,較高的應收款項金額將給利元亨的資金帶來潛在風險。對此,利元亨方面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公司在專注服務鋰電池行業龍頭客戶的同時,積極開拓汽車零部件、精密電子以及安防等行業的優質客戶,提升在智能製造裝備行業的地位。

  單一大客戶依賴

  招股書顯示,利元亨成立於2014 年,主營業務爲智能製造裝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爲鋰電池、汽車零部件、精密電子等領域提供高端成套智能裝備和工廠自動化解決方案。

  利元亨方面向記者表示,作爲國內鋰電池製造裝備行業領先企業之一,利元亨已經與龍頭企業新能源科技形成穩定、良好的合作共贏關係,是新能源科技設備供應商中唯一一家戰略合作供應商。

  實際上,鋰電池製造設備是利元亨的主要收入來源。

  2016年至2018年,鋰電池領域設備爲利元亨帶來的收入分別達1.67億元、3.48億元和6.03億元,其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72.79%、86.44%和88.64%。

  在該行業內,利元亨是國內鋰電池製造裝備行業少數具備動力電池電芯裝配、電池模組組裝及箱體Pack整線智能成套裝備研發製造能力的廠商之一,客戶包括新能源科技、寧德時代、比亞迪、力神等。

  然而,利元亨高速增長背後,對大客戶新能源科技的高度依賴不容忽視。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利元亨對新能源科技銷售收入分別爲1.15億元、3.11億元和4.51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 50.14%、77.29%和66.19%。

  另外,2016年到2018年,利元亨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佔營收總額比例分別爲87.97%、88.91%和92.52%。

  在招股書中,利元亨方面坦言,利元亨客戶集中度較高,從而使得利元亨的生產經營客觀上對新能源科技存在一定依賴。若新能源科技因自身經營業務變化或者與利元亨合作關係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對利元亨的採購量大幅下降,將可能導致利元亨經營業績出現較大波動。

  事實上,利元亨生產的鋰電池製造設備所供給的下游產業,也存在高度集中的問題。GGII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動力鋰電池產量44.5GWh,寧德時代、比亞迪、沃特瑪、國軒、國能等前五家企業市場佔比67.2%,其中寧德時代領先優勢明顯,以27%的市佔率居全國第一位。

  資深理財分析師劉忠嶺認爲,部分科創板企業客戶集中度非常高,對大客戶比較依賴。這和這些企業是處於初期階段的高科技企業,有一定關係。

  資金壓力

  隨着利元亨銷售規模持續擴大,利元亨面臨着不小的資金壓力。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利元亨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分別爲1.34億元、2.69億元、3.01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爲46.02%、36.71%和26.68%,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58.5%、66.7%、4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