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汽車品牌這幾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吉利、長城、比亞迪等等品牌一年的銷量也能進入全球排名中。不過,在國內市場來說,還是合資品牌佔據主導,比如大衆、豐田、本田等品牌依舊是最受歡迎的汽車品牌。相比來說,在全球客車市場,中國品牌卻保持領先優勢,一度佔據了40%以上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客車品牌也非常多,宇通、金凱、金龍、金旅、亞星、中通等等,競爭也是異常激烈。在這衆多的客車品牌中,宇通表現一直非常優秀,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成爲客車界的“扛把子”。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宇通客車2018年收入317.46億元,共賣出客車6.09萬輛,分別爲大型客車2.57萬輛,中型客車2.65萬輛,輕型客車8666輛。宇通客車的前身是1963年成立的河南省交通廳鄭州客車修配廠,經過50多年的發展,宇通客車已經形成了5米至25米,覆蓋公路客運、旅遊、公交、團體、校車、專用客車等各個細分市場,包括普檔、中檔、高檔等各個檔次,145個產品系列的產品鏈。公司於1997年上市,到2016年,宇通客車的業績在20年裏翻了81倍,一路成長爲國內客車龍頭。在世界品牌實驗室發佈的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宇通以380.16的品牌價值排在第114位,位居國內客車行業第一。

  宇通客車的崛起,可以理解爲順應了市場的需求,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根據交通發展的需求來決定的。如今,中國的交通是越來越發達,普通火車線路已經覆蓋了全國所有的地級市,很多地區的縣都通了鐵路,加上現在高鐵的快速發展,以及個人小汽車擁有量的增長,依賴於坐客車的人越來越少。所以,這幾年,國內客車市場其實是下滑的,包括宇通的銷量也在下滑。然而,在1991年,宇通卻創新了開發了第一款臥鋪車,受到市場的熱烈歡迎,加上當時客車需求的龐大,宇通銷量持續上漲,特別是1994年,其他品牌在下滑,宇通卻依舊保持着高增長。到1997年完成上市,並走上了快速擴張之路,並於2003年做到了行業老大。

  如今,國內市場已經飽和,加上交通工具的不斷升級換代,客車的需求也大幅下降,這主要和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有關。所以,宇通客車從2003年開始,就瞄準了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比如南美洲的古巴、智利,非洲的安哥拉等等地區,這些地區的特點就是經濟水平一般,交通工具還處於比較落後的階段,對客車的需求非常大。經過十幾年的海外市場拓展,宇通客車不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在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比如進入最早的海外市場古巴,就曾在2007年就獲得古巴5348臺客車訂單,總價值達3.7億美元,創下了中國客車出口金額最大一宗訂單,如今,古巴90%以上的客車都是宇通的。在非洲市場,宇通也是排名第一,累計銷量突破了1.5萬輛。2018年,宇通收穫了安哥拉55臺客車訂單,智利100臺宇通純電動客車訂單,刷新海外新能源客車訂單記錄。除了宇通,國內的其他客車品牌,也高度以來海外市場,比如,2018年1月,廈門金旅向加蓬交付了300餘輛公交車;4月,安凱客車將50輛旅遊客車交付加納;同月,800輛安凱高端客車出口沙特。 如今,越來越多客車企業的海外營收在總營收中的佔比持續加大。

  當然,宇通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爲抓住了市場的發展趨勢,更是因爲在品質上做到了優於其競爭對手。在研發投入上,宇通是非常捨得花錢的,每年拿出銷售額4%來進行技術研發。1993年宇通只有18名技術人員,如今這一數字超過2500人。“在自主研發上,我不怕投入,要做中國客車第一,你得有真功夫。”宇通客車董事長湯玉祥曾說。就拿以節能技術爲例,宇通客車通過發動機熱管理系統、安節通智能運營系統等技術,一舉將12米大客車百公里油耗做到20升以下,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目前已發展成爲亞洲生產規模最大、工藝技術條件最先進的大中型客車生產企業。

  從2013年到2016年,宇通大中型客車銷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市場份額達到了10%以上,成爲全球最大的客車生產企業,這一成績比業界扛把子奔馳還厲害。

  不過,從2017年開始,宇通客車的銷量連續下滑,一個重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另一個是國際市場競爭的激烈,金龍、安凱、海格等客車品牌,都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讓整個海外市場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未來,對於宇通等客車公司來說,可能更多的是要發力其他市場來填補業績的下滑,比如校車、公交車等等領域,這些市場還有很多空間待挖掘,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或許可以帶來不少機會,對於實力強大的宇通是一個好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