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電池界巨頭誕生:收入已高達1000多億,超威都不是它對手

不知不覺中,靠人力的自行車已經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線,現在在大街上看到的,大多數都是電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不但方便,還很環保,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短途交通工具。目前在國內市場的話,估計已經售出了2億多臺,每年還都能生產出3千萬多臺。說起電動車的話,就必須得提到新能源,而做新能源最好的企業,就要數到天能了。

又一國產電池界巨頭誕生:收入已高達1000多億,超威都不是它對手

天能集團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在所有民營企業的排行中,天能以1千多億的好成績排在第一位。像是比亞迪,超威等等這些和它同行業的企業,都不能和它與之媲美。天能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一個電池製造商之一,它主要涉及的就是電池方面的製造,其他還有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等一些綠色的建設。天能會有今天的成績,其實多虧了他們的創始人張天任。

又一國產電池界巨頭誕生:收入已高達1000多億,超威都不是它對手

天能集團創始人張天任

張天任本身是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也正是因爲如此,他特別的能喫苦。後來高考的時候,他沒能考上大學,於是就直接出去打工,來給家裏減輕負擔。後來村裏辦起了廠,他就回來在家裏幹起了供銷員的工作。後來村裏的廠開不下去了,於是就合成了一個廠,並且轉爲了生產電池。但即使是這樣,依舊還是很慘淡,隨時都有倒閉的可能性。因爲不希望村裏唯一的廠倒閉了,於是張天任就決定自己擔下這個擔子,借了些錢,將廠承包了過來。

又一國產電池界巨頭誕生:收入已高達1000多億,超威都不是它對手

張天任(右邊1)和員工

剛開始的時候,日子特別的苦,他一個人幹了所有的事情。從車間工人到銷售,跑遍了周圍所有的企業,就這麼一點點把公司做大。在兩年之後,公司就有了很明顯的氣色,從原先只有幾十萬的收入變成了幾百萬。到了90年代的時候,新能源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而電動車也很快的熱銷了起來。張天任從其中看到了潛力,於是沒有一點猶豫的帶着團隊走上了研發新型動力電池的道路。慢慢的,他的銷售範圍越來越廣,從省內延伸到了國內,之後還在香港上市了。

又一國產電池界巨頭誕生:收入已高達1000多億,超威都不是它對手

30年過去了,現在的天能已經非常的強大了,它不僅有些數十個生產基地,而且還構建起了國際化運營平臺。現在的成功和他之前的付出是離不開的,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大型企業,在很久之前竟然是一個快要倒閉的小廠。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想要做的好,最重要的就是專注和專一。大家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