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看著簡單,瞭解師承的人都知道該怎麼稱呼;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問的是嶽雲鵬的品行,而要回答這個必然要牽扯到郭德綱和姜昆之間的矛盾。

刀刀先把他們的師承簡單捋一捋,讓大家能夠一目瞭然:

從師承來看,姜昆、郭德綱他們都是出自朱紹文一脈,在重視師承規矩的相聲行業裏,嶽雲鵬應該稱姜昆為「師大爺」。只是不知道姜昆怎麼看待相聲行業的「拜師」習俗,認不認可這個「陋習」?

這裡先不猜測姜昆是否認可嶽雲鵬這個「便宜」師侄,只談談嶽雲鵬遇到姜昆會怎麼稱呼?

姜昆、郭德綱之間的矛盾,是所有喜歡相聲的年輕朋友們都知道的「趣聞軼事」,茶餘飯後也經常津津樂道,在網上也是眾多網友一邊倒的熱點話題。這個矛盾有多嚴重、影響有多大,會直接影響嶽雲鵬對姜昆的稱呼,如果是老死不相往來的那種,那還稱呼什麼呀,視若不見都算客氣的,吐個口水、譏笑謾罵幾句,或者直接使個絆子,這種人在我們身邊還是會偶見的,但看嶽雲鵬平時的為人品行肯定不會這些下三濫做法,畢竟郭德綱與姜昆不是仇人,德雲社與曲協只是思想分歧、是利益之爭,沒有深仇大恨。

如果矛盾並沒有激化到直接衝突或視若不見的尷尬狀態,那這事就簡單了,就看嶽雲鵬的個人品行和修養。嶽雲鵬也算是「網紅」了,他平時舞臺之外的一些言談舉止也經常被曬到網上,從這些公開信息來看,嶽雲鵬並沒有什麼惡言、陋習、任性的習慣,總體表現還是有修養的,品行不壞。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刀刀是小嶽嶽,正好遇見姜昆,一定會根據環境、場合,有禮有節的尊稱一聲「師大爺」或「姜老師」。姜昆畢竟是主流圈的大咖,這點人情世故是小兒科,肯定會禮貌、熱情的應答、鼓勵。這叫什麼?晚輩有晚輩的規矩,長輩有長輩的樣子。哪怕是表面文章也得做到位,大家都不是愣頭青、莽夫子,怎麼會不會落人口實呢?

所以,刀刀個人認為嶽雲鵬會很客氣的執晚輩禮與姜昆打招呼,無論結果怎麼樣,做人到位了,也不枉郭老師的教導,不辜負粉絲的喜愛。

聽說,小嶽嶽的春晚參選節目被姜昆「斃」了,是不是真事?歡迎知道內情或在現場的朋友給大家劇透一下,鼓掌!

小嶽嶽,加油!


這個問題有點搞笑,因為眾所周知,作為主流相聲的掌門人,姜昆曾極力排擠打壓郭德綱,更是公開罵郭德綱的相聲低俗,是下三濫,作為德雲社的掌舵人郭德綱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極盡諷刺挖苦姜昆,兩人的關係也是越來越惡劣。

其實兩人除了因為相聲表演方式的分歧外,更多的則是師徒傳承所帶來的恩怨。郭德綱當年在北京落魄難堪的時候,被相聲大師侯耀文接納收為入室弟子,對於侯耀文先生,郭德綱內心是極為感激的,而姜昆作為馬季的學生,雖然馬季師承侯耀文的父親侯寶林,但是因為在文革時期,馬季毆打批鬥侯寶林而不被待見,馬季與侯耀文關係也相當惡劣。這在重視師徒傳承的相聲界,作為弟子的姜昆和郭德綱自然睡也看不上誰。(其實兩人乃是同宗同門同輩)

由於郭德綱和姜昆的私人恩怨,作為郭德綱得意的弟子嶽雲鵬自然不會待見姜昆,而姜昆作為主流相聲界前輩,更是看不上嶽雲鵬這類低俗相聲演員,所以,嶽雲鵬碰到姜昆,嶽雲鵬要是大度謙虛的話就叫一聲:「姜老師」,要是不屑一顧的話,就假裝不認識,低頭而過!


怎麼看,我都覺得這是一道挑事的題。先不說他倆能不能碰上面,就算碰上了,小嶽嶽會為怎麼稱呼姜昆而發愁嗎?要是擺在過去,我覺得還真會為此而發愁。

德雲社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只要見到相聲界的長輩,如何稱呼對方都由郭德綱說了算。郭德綱讓叫啥就叫啥。好在郭德綱記性好,腦子也快,要不然還真招架不住。守著這麼一個無所不知的師父,徒弟們也不必為叫錯人而感到尷尬了。真叫錯了,尷尬的是郭德綱。

這些年,嶽雲鵬見多識廣,早就不是過去的那個嶽雲鵬了。如果真見到姜昆,他一定不用再有勞師父在場提醒。如論相聲門裡的輩分,姜昆是他的師伯。如論行業,姜昆是中國曲協的主席。不管是叫師伯,還是叫主席,嶽雲鵬都不會傻到叫他姜昆。

其實,相聲屆很多熟人之間並不按輩分來稱呼對方。這裡我舉個例子。馬三立原來有個搭檔叫張慶森。張慶森是杜國芝的師父,小馬三立一輩,但卻比馬三立大兩歲。私底下他倆以兄弟相稱,馬三立喊張慶森哥。

我說這件事的目的是說我們外行人不用瞎操心,人家之間叫啥都是人家的事,跟我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我是作家蕭陶,悟空問答愛好者。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關注不迷路。


不管姜昆跟德雲社有多大的仇,郭德綱還是會教導嶽雲鵬:要懂規矩,要尊重輩份,要叫姜昆為師伯。

郭德綱的德雲社,在繼承傳統方面,做得相當深入。不但是相聲段子、表演功夫、表演形式都繼續了,連師承關係、業內習俗等,也都繼承了。

郭德綱這麼做,是非常正確的。這相當於是:繼承一棵果樹的同時,把栽培果樹的土壤,也繼承下來。

由於郭德綱和德雲社的努力 ,這果樹栽培得很好,人們都喜歡喫這棵果樹上的果子。

但是,人們在喜歡果子的同時,是否明白:這果子,非得這棵果樹、非得這片土壤,才能栽培出來?

把這棵果樹移植到別的土土壤上去,它就會水土不服,長出的果子,就不好喫。

這,其實就是郭德綱 與姜昆的區別所在。

姜昆也一直在說要繼承相聲的傳統,據說自己也申請了非物質遺產相聲傳承人的名號。可是,在另一些場合,姜昆又說自己說的是新相聲,不是老相聲。

這麼一說,姜昆所做的,就算是真的在傳承,也只是傳承了相聲這棵果樹上的果子,而把沒有傳承栽培這棵果樹的土壤,甚至連果樹也沒有傳承。

這從姜昆稱呼侯寶林、馬季為同志,而不是師父、祖師,可以看到。更可以從姜昆不學傳統相聲一些基本功夫的做法中看到。

而郭德綱,則不但傳承這棵果樹,連土壤也傳承下來了。

也有人批評郭德綱德雲社的一些做法是陋習、舊習。比如拜師、上香、磕頭、穿長衫馬褂等。

其實,這是相聲的土壤。你要是拋棄了這些,最後這棵果樹長出的果子,就會變成所謂的新相聲,最終你也會拋棄它的。

這麼分析下來,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大宋在前面肯定地說:不管姜昆跟德雲社有多大的仇,郭德綱還是會教導嶽雲鵬:要懂規矩,要尊重輩份,要叫姜昆為師伯。

因為這輩份,也是栽培相聲這棵果樹的土壤中的元素之一。

.


準確無誤回答您,嶽雲鵬碰到姜昆叫大爺!做為都登上過相聲藝術最高殿堂——春節聯歡晚會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他們在籌備晚會期間很有可能碰過面,小嶽嶽也應該會和姜昆打招呼。因為郭德綱明確告訴過徒弟,我與任何人的矛盾與你們(指徒弟)無關。老郭並不是一個渾人,沒必要讓自己的徒弟與主流相聲界也都成為仇人。

再說小嶽嶽是第九代相聲傳人。郭德綱與姜昆同為相聲第八代傳人。郭德綱的師父是侯耀文先生,姜昆的師父是馬季老先生,馬季老先生的師父是侯寶林大師,侯耀文先生是侯寶林大師的三兒子。按師承關係來講,郭德綱與姜昆屬於近支,小嶽嶽叫姜昆大爺也是名正言順。

另外還有一件事需要說明,就是關於郭德綱與姜昆二人之間的矛盾,其實他們之間的矛盾之所以越演越烈,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一些別有用心的同行挑撥,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劇場的觀眾推波助瀾,部分觀眾就喜歡聽郭德綱罵以姜昆為首的主流相聲界同行,每次到了郭德綱在作品中罵主流界同行,現場效果一定是最火爆的時候。姜昆對這種情況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很顯然,姜昆沒有馮鞏先生的肚量,郭德綱在相聲段子裏也曾經嘲諷過馮鞏先生,但是馮先生寬宏大量,從不與郭德綱斤斤計較。事後,郭德綱也自覺理虧,還專門為此事在某視頻網站向馮先生道歉。最近馮先生自導自演的電影《幸福馬上來》熱映,叫好又叫座,而在電影中,我們還發現了小嶽嶽的身影。要知道,馮先生可是主流相聲界的二號人物啊!也是小嶽嶽的大爺。既然都是大爺,姜昆大爺何不多學學馮鞏大爺呢?


感謝邀請,問題是嶽雲鵬怎麼才會碰到姜昆呢?

曲藝家協會開會嗎?姜昆會讓嶽雲鵬參加?可能性不大。

一起參加某個大型演出?主辦方肯定不會讓雙方同時出現的,姜昆位高權重會提前安排好的,你放心好啦。

除非在機場不期而遇,我認為雙方都會裝作視而不見的,為什麼!避免尷尬!

真正要相見的時候,一定是姜昆與郭德綱和解以後,有人會說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嶽雲鵬會稱呼姜昆為姜主席,師大爺這樣的稱呼是叫不出口的。


問這問題有點挑事意味,姜昆是馬季大爺的徒弟,郭德綱是候寶林先生的公子侯耀文的徒弟,而嶽雲鵬是郭德綱的徒弟,輩分顯而已見,應叫」大爺」。相聲界姜昆與郭德綱有糾結,早己不是祕密,姜昆是中國曲藝家協會的當家人,是目前主流相聲藝人的代表(有聲望的相聲名人相繼離開了我們如馬季、候耀文、李文華、唐傑忠等),而郭德綱則是非主流相聲藝人,用他自己的話講是草根布衣,雖然他兩的表演風格不同,都留下膾炙人口的作品,如姜昆,唐傑忠合說的相聲《虎口脫險》,郭德綱的《大伽說》、《全家福》等。姜昆的相聲比較現代,帶有正能量,而郭德綱以傳統相聲為主,髙雅通俗兼得,不能簡單的評判兩人的作品好壞,他們則是不同的表演形式。嶽雲鵬是尊師的藝人,他曾經問郭德綱,我見到曹雲金能打召呼嗎,郭德綱回答:孩子該怎樣就怎樣,我和他的事不要影響到你們師兄弟的感情。可見郭德綱並不是小肚雞腸之人,將來嶽雲鵬遇到姜昆,我想他是一個明理是非的孩子,一定會尊稱姜昆為大爺。


嶽雲鵬把姜昆叫大爺,這有什麼問的?另外,老把郭德綱和姜昆放在一起說的人都是閑的蛋疼。多照照鏡子,看自己臉上有屎沒有,別老看別人臉上的黑,行不?


從師承來說姜昆是馬季徒弟,馬季是候寶林徒笫。嶽雲鵬是郭德綱徒弟。郭德綱是侯耀文徒弟。候耀文是候寶林兒子。所以嶽雲鵬叫姜昆師大爺.,姜昆和郭德綱之間不和大家都知道,郭德剛說過矛盾是他們之間,和自己徒弟無關,遇見後該說什麼說什麼。不論師承,姜昆也是前輩。叫姜老師也可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