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首詩是唐代邊塞詩人盧綸所作,描寫了將軍在夜黑風高,大雪紛飛之時,勇敢追擊敵軍的感人場面。「月黑雁飛高」只是對環境的虛寫與想像,以此來交代戰爭發生的時間與背景,渲染戰爭爆發前的緊張氣氛。

「月黑夜飛高」,正好對應後面一句的「單於夜遁逃」,單於趁著黑夜逃跑,從而驚動了宿眠的大雁高飛。最後一句的「大雪滿弓刀」升華了全詩,突出了唐軍不顧嚴寒,英勇殺敵的獻身精神。雖沒有戰鬥場面的直接描寫,卻讀後讓人頓生豪氣,彷彿金戈鐵馬的戰鬥場景正在上演。

我國數學家華羅庚在品讀此詩時,也提出過這樣的質疑「北方大雪時,羣雁早南歸。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其實這就是科學家與文學家思維方式的區別,尤其是在詩歌創作中,詩人會採用虛實結合的描寫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主題。欣賞詩歌,不能過於教條死板,要學會從藝術手法出發領悟詩歌背後蘊含的思想意義與內涵。

這首《塞下曲》,正是因為突破了對於自然氣候正常規律的描寫,不平白直敘戰爭的殘酷與激烈,以環境的描寫渲染了將士的英勇無敵。不寫刀光劍影,不見血流成河,只是在「大雪滿弓刀」的夜晚,一追一逃之中,盡顯唐朝將士的風采。


我不知道我的看法對不對。

我認為這不僅是文人的浪漫主義思想,也是詩人對身處環境的最真實描寫!

為什麼這麼說呢?

盧綸處於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時期,本身又是才子,深受唐朝浪漫主義和寫實主義的影響,所以他的詩具有藝術和生活的雙重價值!

用優美的文字展現浪漫的思想意境,體現深厚的文學功底是文人善用的手法。

文字是文學作品的最基本載體,而如何用精鍊、優美的辭彙描述出眼前的景象,就是考驗作者文學功底了。

在古代,詩詞創作都有具體的格式要求。五言律詩講究的是工整、押韻,能夠朗朗上口。

作為唐朝的大才子,盧綸雖然一生懷纔不遇,但文學功底是非常深厚的。

所以他用「月夜雁飛高」、「大雪滿弓刀」來描繪當時鎮守邊疆的情景,雖然有些誇張,但具有文學美感。

塞北有它自己特有的地理環境,產生的自然現象肯定也和南方不一樣,所以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我國北方大漠,地處高原,屬於高緯度地區,空氣寒冷,存在著提前被寒流侵襲、沒有入冬就降雪的可能。

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拿溫暖的內地,尤其是江南的地理環境來衡量北方。

我認為詩人的這個場景也許就是他鎮守邊關時,對當地自然環境的真實寫照。

大雁還沒有到南飛的時候,但塞北的寒流卻提前到來,這對大雁來說是無法預知的。

所以唐軍大敗突厥,「單於夜遁逃」時的馬蹄聲驚得大雁振翅高飛。而此時寒流突然降臨,才會出現「大雪滿弓刀」的現象吧!

其實唐詩中有很多邊塞詩,都有對胡地八月飛雪的情景描寫。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高適《別董大》中的「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等,都是對當時邊塞自然景象的真實寫照。

岑、高二人都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在邊塞生活了十幾年,他們的筆下就是當時環境的真實情況。

所以盧綸貌似在詩中對自然現象相悖的描寫,恰恰是最真實的。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是盧綸《塞下曲》第三首——

描寫的是唐軍將士不畏環境惡劣、艱險,英勇殺敵的場景。在這首詩裏,候鳥大雁和掩住了弓刀光芒的大雪出現在同一個場景裏,似乎不合常理。不過,這是古代詩歌的慣用手法,是詩歌創作常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和思維模式。借用月黑驚起了大雁,振翅高飛,交代了時間和戰場上的情形。用大雁比喻敵人的行動,驚飛了雪夜的宿鳥,但敵人並不是來偷襲,而是倉皇逃遁。一比一興,樹立起了邊關將士威武的形象。

下兩句「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仍是運用比興的手法,交代時間和戰地邊關的殘酷環境。敵酋逃跑,我軍縱兵追殺。體現了邊關將士同仇敵愾,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使命責任感。也是一比一興。

比興就是「借景言情」。「比顯而興隱」,把沒有要緊的語言轉化為「極要緊語」,使作品內蘊豐富的情感和信息量,從而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

詩中沒寫白天的戰鬥情況,只寫了夜晚追敵。從「單於夜遁逃」句中,卻可以讓人體會到白天戰鬥的精彩和激烈的程度。打殘了單於的戰鬥意志和信心,不敢再戰,趁著「月黑雁飛高」逃跑……

這大約就是唐詩的魅力所在吧!

謬誤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