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 

又来洗板文了,先分享一下心得

昨天拿到专刊花两个钟头逐篇读完,
标了大概有30来部片吧,
但今天上班太忙没时间一一看预告


有了几次的选片经验之后有些小小心得
因为我是个很重视剧情和节奏感的人
剧情要喜欢这是基本,但我对节奏太慢、太文艺的片还是比较难接受
特别是要我花钱XDDDD

但以往只看剧情大纲or只看预告,就会没掌握好其中一项
再加上ADHD的关系以前都会跳著翻,导致很晚才发现有些片乍看我没兴趣
但其实剧情很有趣,等要重新arrange时间的时候已经卖完了XDD


所以现在就是乖乖地
拿到,先浏览一次剧情大纲,然后来爬预告,最后arrange时间,安排志愿序


然后我想说的是

 

自从我PO文求援开卖日代买以后
除了友情万岁的大姊要帮忙之外,又有一些信件寄来
我觉得好开心Q_________Q
三金板(Golden_Award)板主也允许我PO文XDDD
感觉好像今年选片比较有希望了这样


不过有一个人说,之前他都一个人可以消化一套套票
今年 忙 + 没那么多想看的 就想找人合买套票

我想说的是

今年好像也有点缺乏spotlight,或许是我对片单还不熟还是怎样
但今年除了几部经典(例如鬼店)和次文化系列
好像没有那种
一出来大家就OH YA~~~~必看必看那种可预料会被秒杀的片Orz

今年的分类是用地区区分
我发现不同洲,各自探讨的主题真的都会区于不同倾向
从这些倾向真的可以感受到那个世界最迫切被关心的议题
而从这些差异里面更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地区
以马斯洛的金字塔来说,生活水平落差有多大
这样的分类以"议题探讨"目的而言是不错
但就会发现
不是我有什么偏见,但以内容来找真的就会都选在某一洲的系列里
(目前选最多好像是北欧吧)
但另一方面而言
会选择的多少还是跟自己(个人)的生活水平稍微接近的主题
容易产生一些共鸣这样

选片时的小小发现。

--

今天聊天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对"影展"有刻板印象
好像就是很文艺、很情欲、剧情线单调、很难亲近的闷片这样

好吧我以前也是这么觉得的
而我现在也是这么看台北电影节的XDDDDDD
(我喜欢高雄电影节的选片= =)

但金马真的是我觉得每年格调都蛮多元的
不喜欢文艺还有八百种风格你可以慢慢选
而且我觉得品质都有一定水准
不像之前catchplay之前办的
因为就是展自家公司的片子
选片有些就是剧情很有意思但烂尾,不然就是tone怪怪的

追影展
完全是因为"好看的"商业片不够我看了
而且便宜,又有很多片之后片商不会进
(片商不进的原因太多了,像是非英美日韩片会进的机率就降低
非德法西义大概又更难,除非是在该国很商业或有该国很大咖的演员
影展的片海中会被代理的大概也就是那几部秒杀片)
怎能不把握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