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缎带」讲述一个发生在德国北部小村庄里的诡异事件,借由一位老人﹝当年来到这村庄教书的教师﹞凭借著回忆娓娓道来,黑白画面的影像仿佛是他那退了色的记忆,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历史感。他告知观众们,他将要讲述与拼凑的这个故事并不完全只是他的记忆,有些内容他也是「道听涂说」来的,这增加了这个事件曾经存在的真实性,因为这是他与他人所共享的一个集体记忆。有趣的是,老人认为这些拼凑起来的事件,或许「可以解释一些发生在这个国家里的事」… 

白色缎带   

为什么村庄里接二连三的诡异事件,能够用来解释发生在这个国家的情况?这些事件的内容是什么?而这些内容又能够推论出什么?导演「麦可汉内克」在这部电影中展现了高超的说书技巧,将一件件诡异的事故,在不可知与可知的两者中,以时序不同来交错呈现,同时透过讲述者的口白适时穿插,悬而未解的故事则慢慢累积加深,在最后电影的结局中全盘托出。

第一个事件,是村里医生的家门前被绑上细线,让医生骑马返家时从马上跌落重伤开始。没有目击者、没有动机,而那条细线在事发的隔天后又凭空消失。在这个开端,以及后续一连串不自然的事故中,观众唯一能够确认的只有,这些事件的发生是出于某种报复、惩罚,然而原因不明… 

佃农妻子在男爵的庄园中工作丧命、男爵的田地被破坏、男爵儿子两度的受到施暴、谷仓被烧毁、佃农上吊自杀、村里寡妇的弱智儿子受到施暴等等…。接踵而来的报复行动,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让猜忌与妒恨的不安情绪在整个村庄中蔓延开来。 

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影中三五成群的少年们,他们在家庭教育、宗教信仰,以及庄园经济中,不是受到极为高压的统治控制,就是身处在一个不平等的剥削环境中。他们受到父母师长的要求,必须有礼守序,成为自我节制的主体,然而这些成年人们,却也受到男爵在经济上的控制,必须在许诺之地从事男爵所答应的工作,或是为其效劳才能改善家中的环境。

来自于成年人的礼教控制,不断教导他们要诚实,却与村庄内充斥著的谎言、不平等、没有正义、外遇、乱伦等暗地勾当自相违背。在这种言行不一的矛盾中,性格的成长同时也伴随著扭曲,而集体行动的少年们,也就起而反抗了这个社会的不忠与虚诿。然而他们没有值得学习的对象,集体行动的勇气却不当地转化为报复,仅沦为情绪宣泄的出口。通过「制裁」这些弱势者的行动﹝对象可能是成年人的幼龄孩子、智障孩子,或是落单的成年人﹞,他们期待能让成年人知所警惕。然而良性的循环没有发生,反馈在成年人身上的只有两种态度,一是护短不愿面对自己的孩子会犯下如此可怕的罪行,二是离开,如同男爵夫人所说的:「我不想让孩子们在这种充斥著怨恨与妒忌,冷漠与残忍的环境中成长,…我厌倦了遭受迫害、威胁与神经质的报复。」于是对这些少年而言,使用集体的力量来报复、制裁弱势者,是有效的心理平衡但却无须过问正义与否,因为在那些成年人的「榜样」中,价值尺度不是遭到扭曲,就是在根本上是空洞无存的。 

导演「麦可汉内克」在这部电影的一开始就告诉了观众,这些事件的经过或许可以解释一些「发生在这个国家﹝德国﹞的事」。而这么多悬而未解的诡异事件看似没有结果,但电影结尾的年代停留在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1913年﹞,其实暗示著这些十三、四岁左右的德国少年们,在经历了26年的成长后,他们来到了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成为了纳粹的中坚份子,对掌握德国大部分经济财富的犹太人展开了报复。 

透过他们集体的力量,开始围剿屠杀相对少数弱势的犹太人。电影中牧师系在少年手臂上的「白色缎带」,标示著罪行与应该受到的惩戒与观注。这些德国少年们在伦理失常的环境下「被迫」成为自我节制的主体,于是当他们在成为纳粹的中坚份子后,传承著这一份年少时的记忆与技术,他们也没忘记为在成年后找寻著那些应该被约制、矫正,甚至消灭的客体。于是他们在犹太人的手臂上挂起了星型的臂章,替他们标示出罪人的形象,以及那有待「处理」的虚构罪行。 

这么一部看似略带奇幻,却又不可思议的作品。导演「麦可汉内克」仅仅是透过德国北部一个小村落的虚构故事,几位有权者的角色与少年间互动下的所言所行,却极有力量地隐喻并解释著大历史的人性罪行与悲哀,「白色缎带」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榈奖」绝对是实至名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