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亂則思安,窮則思變”,這句話用在戰國時代,再恰當不過了;戰國時代是羣雄割據的時代,是大師輩出的時代,是思想活躍、文化燦爛的時代;戰國時期,羣雄爭霸的實質就是人才的競爭;誰能奪得最優秀人才,誰就有爭奪天下的資本。說起人才和官吏選拔,歷史上各個時期,都採取不同的模式,漢代的“舉孝廉”,魏晉“九品中正制”,隋唐之後“科舉制度”,這些制度都爲各時代帝國選拔了大批優秀人才。

  那麼在戰國時代,採取什麼方式選拔人才的呢?那就是門客、門卿、客卿等形式,其實就是貴族階級養了一大批謀士、謀客,著名的有戰國四公子齊國孟嘗君、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筆者在這裏想說的是,人才資源優勢最大的國家是楚國,最貧乏國家是秦國,但最後取得勝利的是秦國。

  戰國時期,楚國疆土廣大,人口衆多,人才資源最爲豐富,但到最後楚國成了人才流失最多的國家,爲何“客”都不入楚?只因爲楚國的制度不允許嗎?我們繼續瞭解以下情況:

  戰國時“客”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那個時候的“客”一般來說都是一些繼承了某些學說到俗世之中謀取利益的人;這樣的人本來就無關乎自己的國家是哪一個,他們所有尋求的只是利益。

  比如說孫臏,他雖然後來回到了齊國爲齊國打了無數場勝仗,但是在孫臏回到齊國之前,他還是選擇了首先去到魏國,因爲那個時候魏國是最強大的國家,可以帶給孫臏更多的機會;再比如說吳起,自己的國家魯國不能夠收留他,他便轉而去到了魏國,後來受到魏國排擠之後,他又去了楚國。

  所以說,這樣的人生存只爲利益無關乎哪一個國家。但是即便是隻尋求利益的“客”,在他們當中也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戰國時期的“客”基本不入楚國。很多人說是因爲楚國的政治制度阻礙了許多的“客”進入楚國尋找前途,但是事實上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卻也不是唯一的一個原因,當時客所以不入楚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其一因爲楚國立國的不正當性;按理來說,楚國根本不算是一個正統的諸侯國,只不過是因爲天高皇帝遠,周天子沒有能力去徵討楚國,或者說楚國算不算是一個諸侯國,對於周天子的統治實際上沒有多大的影響,所以周天子才承認了他的諸侯國地位;相比於其他的爲周朝立過功的諸侯國來說,楚國就是一個異類。“客”本身就是一類謀取利益的人,進入楚國之後,與周朝的其他各個諸侯國之間或有着更加激烈的矛盾,他們謀取利益的阻礙也會更大,因此他們基本上不會選擇進入楚國。

  其次是因爲進入楚國的“客”大部分沒有好的結果;比如說張儀,張儀在進入秦國之前,首先選擇了入楚,可是張儀入楚之後的結果卻是被楚國人誣陷偷到和氏璧。根據野史記載,自從傳出張儀偷盜和氏璧之後,和氏璧就永遠失去了下落;張儀也因爲這個莫須有的偷盜事件飽受排擠,後來張儀明白在楚國尋不到出路,才放棄了楚國進入了秦國。

  還有就是吳起,吳起在楚國做了一年官,爲楚國打了幾場勝仗,還掀起了楚國唯一的一次變法,但是最終也是身首異處的。其實不單純只是其他國家的來客沒有好的結果,楚國本身的一些能人異士最後的結局也是很悲傷的。比如說屈原和春申君,屈原是楚國土生土長的人,他也擁有大的志向,但是最終卻懷着一腔悲憤墜江而亡,春申君爲了楚國立下過汗馬功勞最終也是家破人亡。

  所以說,結合以上的三個原因,大部分的“客”都不願意進入楚國爲楚國牟利,因爲本身去往楚國的壓力比去往其他國家的壓力要大上很多,遇到的阻礙也會多上很多,這種情況對於謀取利益的“客”來說實際上是致命的;因此很多人寧願選擇最弱小的秦國,也不願意選擇當事人口衆多實力強大的楚國。

  在戰國七雄當中,秦國地處偏遠,物資相對貧乏,但是秦國是最重視人才的國家,經過商鞅變法後,對六國人才來者不拒,例如魏國張儀、公孫衍、範睢;楚國李斯、衛國呂不韋等等,最終秦國笑到了最後;所以說,兩國之間的戰爭不在於軍事,也不在於短期的綜合國力,最終在於人才的競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