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而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一些遊說之土,研究形勢,奔走於各國之間。他們為合縱遊說稱縱說,為連橫遊說稱橫說,歷史上把他們稱為縱橫家,他們往往成了合縱連橫的發動者、組織者。

公孫衍和張儀是早期合縱連橫的兩位著名人物,所謂「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就是說他們兩人進行的合縱連橫活動。

連橫主要以秦國為中心。能夠連橫的國家不如合縱的多,張儀活動秦國的連橫只有魏國或者楚國參加,並且希望爭取韓國。

最早發起合縱的是魏國的公孫衍,最早遊說連橫的是秦國的張儀。後來的蘇秦、李兌、信陵君等也是發起和組織合縱的重要人物。

公孫衍(即犀首),在秦國做過大良造,後來回魏國做魏相。魏國不斷受到秦國的進攻,韓也深受秦國之害,這時張儀為秦國拉攏齊、楚在進行外交活動。

公元前329年,張儀入秦,和公孫衍不和,秦免公孫衍的大良造,任張儀為大良造。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任張儀為秦相。

公元前324年,公孫衍發起了魏、趙、韓、燕、中山五國相王,用意是聯合抗秦,這是針對張儀的外交活動組成的一次聯合陣線,但沒有什麼成效。

公元前322年,魏王把惠施逐走,惠施是主張聯合齊、楚抗秦的。魏王改用張儀為相,張儀是要魏國聯合秦、韓伐齊、楚,意圖是要魏國屈服於秦國而使別的諸侯國也效法。他實際上是為秦國的利益在魏國活動,魏國發現以後把他驅逐回秦國。這時,齊王「以事屬犀首」,燕、趙「以事屬犀首」,楚王也「以事因犀首」,韓相公叔「因委之犀首以為功」。齊、燕、楚、趙、韓五國表示對公孫衍的信任。

公元前319年,在五國的贊助下,公孫衍做了魏相。山東各國對公孫衍很支持。

公元前318年,公孫衍針對張儀為秦國搞連橫活動,發起了一次五國合縱攻秦,五國是:魏、趙、韓、楚、燕,以楚為縱長。聯軍至函谷關,秦出兵回擊,聯軍退。次年,秦軍與五國中的韓、趙、魏軍隊戰於修魚,秦軍勝斬殺三晉軍8萬,這次合縱失敗了。這是戰國第一次五國合縱攻秦,是由公孫衍發動的。

公孫衍曾對義渠君遊說:「只要山東國家進攻秦國,秦國就會給義渠送來重禮。」秦國受到五國進攻時,送給義渠君綢緞美女,想拉攏義渠。義渠君對羣臣說:「這就是公孫衍所預言的,」意思是說秦國必定有事了。義渠乘機起兵攻秦,「大敗秦人李帛之下」。這是義渠君聽了公孫衍的遊說,當五國合縱攻秦時也發動對秦進攻。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哦。

張儀真正的對手是公孫衍,商鞅去世後,公孫衍被秦惠王任命為大良造,謀劃向魏國進攻。

在公孫衍的率領下,秦軍節節勝利,魏國被迫求和,割讓了河西的土地。這時魏國用重金賄賂了公孫衍,讓公孫衍向秦惠王提出,在秦魏兩國和好的時候,進攻別的國家。恰巧在這時,張儀到了秦國,張儀和秦惠王說,你得趁魏國病要他命,別讓他緩過起來。秦惠王一聽有道理,就任命張儀為客卿,受到張儀排擠的公孫衍就跑到了魏國,當了大將軍。

雖然都是縱橫家,但是張儀主張連橫,公孫衍則主張合縱。到了魏國的公孫衍就開始用合縱政策破壞張儀的連橫,他先拉攏韓、趙、燕、中山四國,搞了個「五國相王」的事件,就是這五個國家相互承認對方的君主都是國王,用抬高身價的方法,達到合縱的目的。張儀呢,則分別遊說齊、楚等國,在大國的反對下,「五國相王」失敗了,魏國任命張儀擔任宰相,公孫衍只好再次出逃。

公孫衍又逃到了韓國,擔任相國,繼續推行合縱,聯合諸侯國進攻秦國,結果秦國發兵攻打韓國,韓國打敗,無力迴天的公孫衍再次出逃。終期一生公孫衍都在列國中遊走,推行合縱政策,但是列國各懷鬼心,以及張儀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從中破壞,公孫衍的合縱政策屢遭失敗,不過他作為張儀一生的對手還是值得稱讚的。


過去提起連橫大家就想到張儀,一提到合縱首先想到的是蘇秦,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蘇秦出道晚於張儀,實際上在張儀推行連橫戰略時與之針鋒相對提倡合縱戰略的是公孫衍。那麼公孫衍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公孫衍為魏國陰晉(今陝西省華陰市東)人。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時公孫衍在秦國被任命為大良造,深得秦惠文王的信任和器重,幫助秦國攻魏,並謀劃收復河西。由於商鞅變法,秦國正日益強大。在此之前齊國經過馬陵之戰,全殲魏國10萬大軍;秦國通過進攻河西,誘俘魏國主將公子昂。魏國屢戰屢敗,主力盡失。秦惠文王繼位後雖然殺了商鞅,重用公孫衍,但商鞅制訂法令仍在繼續施行。公孫衍很快率領秦軍向魏國發起了進攻。此時的魏國既缺精兵,又缺良將,根本抵擋不住秦國的強大攻勢,只好割地求和。他們所割讓的陰晉(今陝西華陰東),位於魏國與秦國的交界之處,也是公孫衍的家鄉。50多年前魏國名將吳起正是在這裡以區區5萬武卒打敗了秦國的50萬大軍,從而長期佔據河西之地。河西是秦國通向中原的門戶。戰國時期,各個國家對糧食的控制都很嚴,經常利用糧食問題來卡對方的脖子。魏國佔據河西之地,死死地壓制著秦國,卡死了秦國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國只能與魏國作生意。秦國不甘心受到魏國的盤剝,多次進攻河西,但都沒有能夠打通中原通道。公孫衍當然明白河西之地的戰略地位。中原是當時各地的商品集散地,控制著各國的糧食命脈。只有走向中原,才能擁有充足的糧食補給,才能在戰略上處於主動。但是,對於秦國來說,只有佔據河西之地,纔有可能走向中原。魏國被迫割陰晉與秦國修好,秦國東進中原的一顆釘子被拔除了。秦惠王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立即把「陰晉」這個魏國意味的名字,改為了帶有秦國色彩的「寧秦」。此後公孫衍再度率軍進攻河西要塞,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首八萬。經此一役,秦國已實際佔據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順水推舟,把河西地區割讓給秦國,向秦國求和。

可隨著張儀入秦情況發生了變化——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秦國政壇同樣容不下兩位經天緯地的曠世奇才。之後張儀將公孫衍排擠出了秦國,於是公孫衍返回母國魏國。在魏國公孫衍碰到了正在魏國訪問的楚國使者陳軫,後者向其獻計說:「魏相田需約諸侯縱親,楚王疑而未信。如果您請於魏王,說您與燕趙之王有交情,多次有使者來邀請相見。魏王如答應了您,給您車子,你也不必多要,有三十輛乘就可以了。您把車子陳列在庭中,公開宣稱要到燕國和趙國去。」公孫衍照辦了,燕趙之王派使者迎公孫衍到他們的國中,楚王聽說,大怒,以為田需欺負他,就全不聽從田需的話了。齊國聽說公孫衍要到燕趙去,也派人以國事相托。於是公孫衍行三國相事,有了相當大的權力。

公孫衍主張合縱,張儀宣揚連橫,他們在政治上和私人關係上都是對手。公元前322年(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張儀相魏,實際上張儀這次到魏國當相國其實是為秦國的連橫戰略服務的——他身兼秦、魏兩國相國其實就是要推動魏秦結盟,使魏國附屬於秦。公孫衍則設法取得了韓國的支持,破壞了張儀聯合秦魏的政策。公元前319年張儀被迫去魏,公孫衍代張儀為魏相。公元前318年魏、趙、韓、燕、楚合縱攻秦。這次進攻沒有取勝,五國聯軍至函谷關而還。但這次進攻還是一次有名的對秦的進攻。

合縱攻秦未能奏效並沒使公孫衍心灰意冷,恰恰相反他進一步將自己合縱結盟的對象進行擴張:不只是東方六國,這次他想到了在秦國的背後插上一刀——原來秦國西部生活著眾多的西戎部落,經過秦穆公時代的開疆拓土絕大部分西戎部落被秦國兼併,但有一個名叫義渠的西戎部族依然頑強生存了下來。公孫衍向義渠國拋出了橄欖枝:有一次義渠君朝魏。公孫衍就趁這個機會,勸告義渠君加強對秦的警惕。他說:如中原無事,秦就要對你們燒殺掠奪;如果中原有事,秦將輕使重幣去同你們交好。後來五國攻秦。恰巧這個時候秦以文綉千純,美女百人,遺義渠君。義渠君集合羣臣議論這件事。義渠君說:這就是公孫衍當年所說的那話了。於是起兵襲秦,大敗秦人。

然而公孫衍雖然組織了多次對秦國的進攻,卻幾乎均以失敗而告終。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的策略是錯誤的,而說明各國離心離德,根本沒有很好地貫徹他的合縱策略。縱觀戰國局勢:實力雄厚的向來靠拳頭說話;實力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孫衍首創的合縱策略是當時弱小國家對抗強秦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辦法。如果各國能夠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團結起來,共同抗秦,那麼天下局勢就會發生改變,歷史也會改寫。合縱的失敗並非公孫衍的失敗,而是各國君主的失敗。當時已經無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淺、形形色色的君主們凝聚到一起,他們患得患失、左右徘徊,即使公孫衍傾盡心血,也是無力迴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