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地书写>> 怀旧偏……………丁三龙             :铁丁三龙  :网路

 

林海音

 

      我不是生在帝王将相之家所以在地书写的地理格局不大历史纵深略显浅薄,但对生活过这里的小众生命意象而言,是无比贴切的温情熨烫。林海音写<<城南旧事>>就是给我最好的这类写作的导览,小人物的生命挣扎和生活点滴无需悲苦哀恸也可以映照与乘载时代的深厚内蕴。

             

 

那地那人那事那物

 

在部落格的【铁丁三龙】<<台西旧事>>专章中共收录了超过五十篇超过十余万字关于海口台西的小众故事:

 

关于场所地方有<<老戏院>>梦幻的迷离童年、<<恋恋老厝>>三合院的红瓦厝的体温、<<仔店(柑仔店)>> 甚么都卖甚么都不奇怪 <<埕…..在我还是个少年的地图里>><<>>写全村共有的先民迁台的第一锄挖和阴阳魂魄的牵”车藏”(车藏和唯一字)<<黑道故乡>>的申辩爱乡之情,<<小吃食(囝仔的细项吃觅)>>的庙口和戏棚子底下的味蕾、<<灶抗口>>则是冬日温暖烘烤的肌肤之亲、、、。

 

       

 

物有的<<阿公的老铁马>>祖孙聚散纠葛的亲情、<<看人吃肉毋通看人破柴>>是老灶脚阿嬷的叮咛回声、<<水月观音>>记我曾祖母四十年后的捡骨拾缀、<<转台>>写我与母亲的电视机抢台情结(也是歌仔戏和布袋戏之争)<<黏皮鞋补雨伞>><<纹身馒头>>外省流离人物的历史颠沛、<<三个糖甘蜜甜的老婆婆>>是唐衫老人生命存活的涓涓细流、<<哗玲珑换药包麦芽糖>>是意外闯进来生活的惊喜掠影、、、。

 

    

 

     旧时代生活点滴有<<捡骨与塔>><<捡骨第二章>>承继我二百多年唐衫台湾的风俗、<<农殇七篇>>记我土地耕作篇幅万字的血汗、<<观刈麦>>是古今对照收成的轶事(特别感谢林树山先生允许文中收录太极伯的故事)<<通车>>是卡其服青春的车缝线、<<养狗>>写人狗情怀互相依赖、<<取暖>>让我再一次和童年的我一起去焢番薯烽烟四起、<<囝仔耍>>里脏脏的小手弹弹珠龙眼籽打酒瓶盖、、、。

 

  

 

小东西大怀念的有<<老照片>>的时空翱翔与穿越、<<集邮票>>玩著小方纸的男孩们、<<种一棵树>>里有大榕树永远不去的情结、<<地瓜咸鱼全聚德>>是我至今仍会溢出的胃酸、<<>>一个自从娃娃四脚爬到奥黛莉赫本的韦士伯再到轿车停满大埕、<<老铁马>>是锈蚀的记忆重新上油轮转、<<哈密瓜的滋味>>就是父亲四十岁的心长命短、、。

   

 

普世价值的另辟蹊径

 

说是小人物贫穷时最贫穷偏居一隅小角落的小众故事,但牵引的都是怀旧和温暖的普世价值,借由文字探索源流出时代踪影的老黑白电影,用主题式叙述故事化牵引,老一辈的感动温梦的床席和新一带追怀先人奋斗的线索。是故乡人感同身受他乡人差异人生的灯照。我们在其中缀补联结….用文字。

 

 

甜蜜的寂寞

 

即使是如此趣味与故事化经营誊写,但在现在注意力观照全被快速的数位图像掠夺的现代人眼中,在"文字不耐症候群的人们稀稀落落回声中;七十万字换不到五万人次阅读,这仍是寂寞再寂寞的耕耘。人们无暇身后回顾只想眺望前方,这是宿命是文字写作的宿命,但也是承先启后的的生命任务,如果今天不做生命记意的纪录片里将恢呈现断片,全黑的断片。

 

 

能尽一份心力的仅仅是抓紧记忆和现下发生的在地故事,正如我在<<囝仔的细项吃觅>>一文中最后写道的:

     一个庙口 、一个戏棚子、一台摊车、一只摇鼓、 一个瞎了一只眼的苦命妇人,一棵绿油油飘著粿香的树。东西很简单,人很卑微,愿望很容易满足,回忆;很有画面,滋味;很让人伤逝。

     原来最黏牙的不是麦芽而是循著胃蕾回溯的故乡,每被惊扰便要镇日魂萦梦系,便要来欺骗我的过往痴心

……..

结语 : 受邀座谈会,<<关于在地书写>>之导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