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在唐朝時叫長安,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人傑地靈,隋朝末年長安就出了兩位與李世民爭奪天下的強勁對手,一個是長安縣人,後來瓦崗寨一把手,大魏國皇帝李密。另一個是臨潼縣新豐鎮人,割據河南的大鄭國皇帝王世充。《神探狄仁傑》裡面牛逼哄哄的崇州的右威衛大將軍王孝傑也是臨潼縣新豐鎮人,和王世充是同鄉。

在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就是劉邦鴻門宴的地方,在隋朝末年出了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就是18路反王,36路煙塵之一,鄭國皇帝王世充。說道王世充,許多人不知道是誰,但是說起李連杰的《少林寺》,裡面火燒少林寺的罪魁禍首就是王世充派他的侄子王仁則乾的。

王世充,本姓支,因母改嫁儀同霸城人王粲,故冒姓王,從小好兵法,隋開皇中當上左翊衛,他窺測隋煬帝楊廣好色成性,進獻美女,獲得煬帝寵信,官運亨通。當時天下大亂,地方豪強朱燮、管崇於江南起兵響應,王世充招募江都萬餘人大敗朱燮、管崇義軍。後又大敗齊郡農民義軍孟讓率領的十萬義軍,接著又敗河北格謙餘部及南陽盧明月。王世充顯然成為國家的棟樑,義軍的剋星。大業十二年天下義軍帶頭大哥,瓦崗寨的李密佔領興洛倉,進逼東都。煬帝命王世充為將軍,大戰李密。

王世充前後和李密大小六十餘戰,基本上敗多勝少。王世充祭起鬼神的法寶,安排了一個巫師來表演託夢,自稱夢到了周公旦對他說會保佑王世充取勝。他的部下多信鬼神,現在一看有周公託夢相助,於是紛紛請戰。就這樣王世充率精兵兩萬、精騎兩千出擊,擊潰李密先鋒,並讓人假扮李密被擒,李密前隊大將程咬金以為李密被抓,士兵丟盔棄甲全跑了,第二隊大將單雄信信以為真,率兵投降,王世充乘勝追擊,攻下魏國多座城池,李密無奈投降唐朝。

煬帝死後,王世充與元文都、盧楚等奉楊侗為帝史稱皇泰主,楊侗以王世充為吏部尚書,封鄭國公。後王世充殺文都、盧楚,專制朝政。王世充大敗李密收集其餘眾,自為太尉、尚書令。唐武德二年,王世充廢皇泰主,稱帝即位,建元開明,國號鄭。正大光明的當起了鄭國皇帝。

皇泰主復闢,被王世充殺絕,至此王世充對手下人都不信任。老百姓家裡有一個人逃跑,全家不論老少都株連被殺,鄰居逃跑沒有發覺,四周的鄰居都要處死。每當派遣將領出外作戰,也把他的親屬拘留在宮裡作為人質。唐軍在李世民的率領下,出關進攻王世充。 鄭國各地守將竟然紛紛不戰而降。

王世充向夏朝國王竇建德求救,竇建德兵敗被俘,王世充投降,後為仇人獨孤修德所殺。夏王竇建德也被殺,魏王李密投降唐朝後,又反叛,也被李世民所殺。跟隨王世充投降的江湖水陸總瓢把子單雄信也一同被殺。李唐最終一統天下。


謝頭條!王世充,字行滿,本姓支,西域胡人,寄居在新豐(今陝西臨潼東北)。因其祖父支頹耨早逝,王世充他奶奶帶著王實充的父親改嫁到霸城王氏家中,因而就改為王姓,官至汴州長史。

王世充雖有胡人血統,但自幼喜歡經史,尤其愛好兵法、卜卦算命和推算天文曆法方面的學問,襲父官位後,因有不凡作為,深得文、煬二帝信任,開皇年間,因軍功升任兵部員外郎,鎮壓楊玄感以及河南、山東一帶民變有功,升望更高,並奠定了他在洛陽一帶的勢力。公元615年,率部雁門勤王,因其忠誠被煬帝重用。公元617年奉命與瓦崗交戰,不久便大破李密,並招降瓦崗眾降。公元619年,逼迫皇泰主讓位,改國號為鄭。並趁李世民無暇顧及自己之時,半年內便基本消滅了唐軍在河南的勢力。公元620年,李世民終於騰出手來對付王世充,三個月時間,便把王世充圍在洛陽孤城內,求和不成便向竇建德求援,因見援救自己的竇建德也被李世民擒獲時,只好開城投降了唐軍。

王世充在仕途上可謂一路順風順水,滅義軍,勇勤王,破瓦崗,一度被譽為常勝將軍,最後為何卻敗給了李世民?

原因一,驕傲輕敵是導致王世充失敗的根本原因。勝利沖昏了王世充的頭腦,錯誤地認為在自己的地盤上和李世民不會輸的太慘,在他眼裡李世民就是個沒長大的娃娃,唐軍在他面前只有束手就擒,在這種心態指導下,要和李世民逐鹿中原,王世充必敗無疑。

原因二,王實充識人馭人用人能力不夠是其失敗的主要原因。王世充大破李密後,瓦崗眾將盡降其下,但王世充沒有把握好壯大自己力量的機會,識人馭人用人不當,導致秦瓊、羅成、程咬金等猛將棄之而去,最終讓這些人反過來成了他的掘墓人。王世充用人不當還表現在消滅唐軍在河南的勢力範圍後,沒有及時在主要關口和防禦方向換上自己可靠的人,以致和李世民開戰後,各地守將大多本是唐將,又紛紛不戰而降,最終置自己於孤城洛陽死地。

第三,王世充沒有可靠的同盟軍是其失敗的重要原因。王以前作戰,不是孤立,其碼還有其他人協助和呼應,所以他取得了勝利。反觀其和李世民交戰,完全沒有同盟軍,最後被李世民打得龜縮在洛陽,纔想到了向西夏王竇建德求救,而竇建德表面上答應救援,暗地裡卻坐山觀虎鬥,遲遲不予出兵,被李世民抓住戰機,採取圍點打援戰法首先消滅了竇建德,最後迫使王世充不得不降。

當然王世充和李世民作戰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觀原因,還有客觀原因,有內因,還有外因,具體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在此還望各位發表不同意見。謝謝!


主要是王世充戰略錯誤所致。

當初王世充也是讓瓦崗軍打到只能龜縮在洛陽城內,後來宇文化及殺楊廣後率禁軍西歸,由此威脅到瓦崗軍的後背;李密此時也出現戰略失誤,沒選擇和一個懟一個,而選擇以一敵二。此時王世充選擇坐山觀虎鬥,在瓦崗軍慘勝後纔出兵撿與檢了大便宜。

正正是此策略讓王世充獲得巨大勝利讓其產生了路徑依賴,在對壘李世民時繼續實行坐山觀虎鬥的策略,但他忽略了瓦崗軍與宇文化及兩方實力差距小,而李世民與竇建德兩者實力差距大,坐山觀虎鬥只會讓李世民實施各個擊破的策略。他正確的策略是與竇建德弱弱聯合共擊強者李世民,在徹底擊敗唐軍後再與竇建德爭守天下。這纔是他唯一獲勝的方法與途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