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時期的謝家,無論是在政壇上,又或者是文學詩壇上,他們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傳奇故事。今天想爲大家講述的就是“東山再起”的謝安,40歲才走向朝堂的謝安,他的一生比你想象的要傳奇的多,前半生是隱士,後半生平天下,謝安的瀟灑是別人學不來的。他不是一個會被俗世所羈絆住的人,因爲他能遵從本心而活。那個年代裏,能夠擺脫名利這個枷鎖的人不在多數,謝安卻是其中之一。

  謝安所出生的這個家族,從曾祖父到他的父親,都是朝廷的有才之人,所以他一出生就是官四代,家族的文人風氣,還有所帶來的名望,按照平常的世族子弟,肯定是要像祖輩一樣入朝爲官。但是謝安沒有,相較於在黑暗的朝廷鬥一個你死我活,空談什麼安邦定國的大理想,他更喜歡在山水之間與友人一起談論風花雪月。自他少年時起,每年想要拉他進入朝堂的人不在少數,但是他都一一推拒了。

  爲了避免朝廷的人老是打擾自己,他就去了上虞的東山築廬,在那裏過起了自己的隱居生活,他的風流是在山水之間風流,不是像其他的文人雅客一樣,與秦樓楚館之間風流。從他20歲到40歲的這20年的歲月中,一個風華絕代的人,遠離這俗世的侵擾,約上兩三好友,又或者是帶着自己的侄子、侄女,爲他們講詩文,帶他們看山水,也正是有了謝安的言傳身教,纔有了東晉時期芝蘭玉樹的謝家。

  在隱居的這段歲月裏,他更是結交了天下衆多有名之士,他有好友王羲之、支道林在會稽山遊玩時,一篇蘭亭集序,就在籌光交錯的山水之間誕生。謝安的這份灑脫,更是讓李白將視爲爲偶像,後世的李白還寫了不少的詞來稱讚謝公。雖然他一心想要遠離朝堂,但是整個東晉都在等着他出山。雖然他不願意踏上仕途之路,但是在東山隱居了數十年以後,整個謝氏家族也遭受了一系列的變動,東晉王朝飄搖,不得不挺身而出。

  公元360年,在江湖和朝廷衆多名士的等待下,40多歲的謝安爲了家族,也爲了百姓選擇了出山,這纔是一個家族男兒應有的氣度,在最需要他的時候,他挺身而出,承擔起自己最應該擔負着的那份責任。他入朝廷爲官,一是爲了彌補手足兄弟所犯下的過錯,二是爲了守護東晉的江山。剛入朝堂他就遇到了恆溫,此人前幾年爲東晉立下汗馬功勞,隨着自己的權力進一步增大,便也掩蓋不住他的野心。

  恆溫想要將整個東晉朝廷的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想要得讓皇帝加封“九賜”,一旦給予他這個封號,也就意味着東晉的江山被拱手讓人了。只是當恆溫將奏摺呈上之時,謝安卻用各種理由推拒需要申請這份上奏的表格,因此封號的事情也一拖再拖,恆溫還沒有得到這份賞賜,就因身體病弱而撒手離世了。一出權野傾朝的大戲,就被謝安的三言兩語給輕鬆化解了。在恆溫離世不久,前秦又帶着幾十萬的大軍前來攻打東晉,當時領兵的是他的侄子謝玄,而謝安就是當時的總指揮,在他的帶領下,贏得了這場歷史上相當有名的淝水之戰。

  謝安的出現,讓東晉往後又繁榮了幾十年,這樣的能臣是整個王朝的幸運,也正是有了謝安,整個陳郡謝家也才能在東晉到今日依然留名千古。他的前半生瀟灑狂歌,後半生出將入相,是縱情山水的隱士,也是名流百世的英雄,這就是謝安。

  作者:青樓詩社

  轉載請註明

  喜歡詩詞文化的朋友,歡迎關注青樓詩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