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簡單說說這個問題吧。除了恢復西歐地區的政治秩序、擴張領土之外,查理曼在文化方面也頗有建樹,推動了歐洲文化的復興,後世史家通常也會以「加洛林文藝復興」稱呼這場文化運動,「加洛林文藝復興」在文學、藝術、宗教等方面均有所建樹,因此也被史學家稱為「歐洲的第一次覺醒」。

推動「加洛林文藝復興」的一代英主——查理曼

為了改變當時歐洲教育水平低下的狀況、努力為他的政府培養所需的有文化的官員,查理曼首先開始在歐洲範圍之內廣泛尋找學者,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阿爾昆和艾因哈德兩人。諾森布里亞人阿爾昆(Alcuin)是英格蘭最負盛名的學者,也是查理曼宮廷中的首席教師。我們所熟知的中世紀「七藝」——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音樂和天文,正是由他確定為中世紀學校的教學內容的。法蘭克人、宮廷史家艾因哈德,他是阿爾昆最著名的的學生,著有關於查理曼的傳記《查理大帝傳》。

阿爾昆的雕像

正在抄寫文獻的艾因哈德

789年,查理曼頒布了《教育通令》,下令在整個王國內建立學校、讓男孩能夠學習閱讀,隨後他還採取措施推動了修道院和教堂所屬學校的教學活動,而在查理曼統治期間,絕大多數的文學和神學研究活動都是在較大的修道院裏進行的,教堂和修道院也成為重要的學術中心,產生了許多神學著作。查理曼讓他的學者們制訂了《加洛林書》,對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中關於聖像崇拜的內容進行駁斥;他還指派阿爾昆組織人員於797—800年間對當時收集到的各種《聖經》文本進行校勘,統一了《聖經》文本並將其譯成了拉丁文,成為後來天主教通用定本;隨後,查理曼還授權讓阿爾昆對其他修道院的文獻典籍進行大規模的抄寫和修訂。

另外,查理曼還下令對古典拉丁文進行改革。在阿爾昆及其學生的努力下,一種新的書寫體——加洛林小寫字體出現了。這種書寫體的特點是:用大寫字母作為一個句子的開頭,句子的結尾用句點結束。這種新的書寫方式不僅改變了古典拉丁文句子與句子之間不分的書寫習慣,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抄寫文獻的效率。阿爾昆的繼承者、富爾達修道院長拉巴努斯·莫魯斯(Rabanus Maurus)正是利用新的字體完成了他最偉大的兩部著作——《百科全書》(De universo)和《論教職人員的教育》(De institutione clericorum)。到15世紀時,倡導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者們又對加洛林小寫字體進行了復興,現代小寫體的字母正是從它們那裡衍生出來的。

拉巴努斯·莫魯斯(畫面左側者)

加洛林文藝復興最偉大的貢獻在於:通過那些瞭解古典文學和神學的修道士們的努力,他們成功吸收和保存了古拉丁文與早期基督教文化的全部遺產,初步形成了中世紀學術研究的傳統,從中誕生了現代意義上的哲學等知識系統和文化體系的萌芽。雖然許多古典作品都在蠻族入侵時代和查理曼時代之間消失了,但800年以後保存下來的作品都沒再遺失。我們所知道的90%以上的古羅馬著作,都能在加洛林王朝的手稿中找到它們最早的形式。

雖然「加洛林文藝復興」的文學成就和原創性工作並不多,但沒有這些修道士們為保存古代文獻所做的努力、沒有他們在修道院書寫室中抄錄的文本,我們絕對無法瞭解到任何中世紀文明的面貌、更無法瞭解後世的文藝復興了。

參考資料:

雅克·勒高夫《中世紀文明(400-1500年)》

布萊恩·蒂爾尼,西德尼·佩因特《西歐中世紀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