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

假如漢朝29個皇帝在九泉之下相見,作為開國皇帝的劉邦,最痛恨誰?會抽誰的巴掌?

如果我是劉邦,會狠狠的抽漢惠帝劉盈。

理由如下:

一、劉邦生前不喜歡劉盈

劉盈為人懦弱,劉邦認為他不像自己,從以下幾個事件可以看出劉邦對兒子劉盈的態度。

1.企圖捨棄兒子逃跑。楚漢之爭時,項羽在彭城大破劉邦,夏侯嬰駕車帶著劉邦逃命,楚軍在後追趕,形勢十分危急。路上遇見了也在逃命的劉邦之子劉盈和劉邦的女兒,夏侯嬰便把他們救上了馬車。

這時馬已經十分疲憊,楚軍又緊追不捨,劉邦十分著急,有幾次把兩個子女踢下車去,以減輕車的載重,但每次都是夏侯嬰下車把他們又救上來。

逃跑時,連親生兒子性命都不顧,從中可見劉盈在其心中的地位。

2.企圖廢掉劉盈太子之位。劉邦寵幸的戚夫人生子劉如意,長得很像劉邦,深得劉邦喜愛,劉邦一度想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立劉如意為太子,在大臣周昌、叔孫通等人據理死諫下,以及張良的出謀劃策,才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

史書記載,無法易儲的劉邦十分傷心,無奈的與戚夫人歌舞訴苦,劉邦唱楚歌,戚夫人伴楚舞,皇上連唱幾遍,戚夫人抽泣流淚,劉邦最後不忍心起身離開。

3.罵劉盈無能。公元前196年,英布造反,劉邦當時有病,想讓太子劉盈帶兵平反,太子謀臣出主意,請呂后勸說劉邦不要派劉盈出戰,劉邦聽後大怒:「我就知道這小子不行,還是他爹我自己去吧!」劉邦只好親自帶兵討平了英布。

二、劉盈懦弱無能,差點葬送漢室江山

漢惠帝即位後,推行仁政,與民修養生息,國家太平,社會繁榮。

但生性柔軟的漢惠帝,沒能控制住朝政,大權逐步被強悍剛毅的母親呂雉掌控,劉盈基本上沒有多少存在感,以至於司馬遷作《史記》時甚至沒為漢惠帝單獨立傳,而是將其事附在呂后本紀中。

漢惠帝荒廢政事、消極人生源於呂后一手炮製的「人彘」事件。

皇后呂雉開始掌權後,呂氏一族把控朝政,這位強悍剛毅的老婦開始了瘋狂的秋後算賬,那些被劉邦恩寵的嬪妃噩夢開始。

劉邦最寵愛的戚夫人被砍掉雙手雙腳,做成人彘,丟棄在茅廁中任其痛苦的死去,她的兒子趙王劉如意被呂后毒死。

呂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後,竟然叫劉盈來看,一向心慈仁愛的劉盈看後痛哭失聲,他說:「這種事不是人作得出來的,兒臣是太后的兒子, 終究沒有辦法治理天下了。」

劉盈遭受重大刺激,大病一場,從此每天飲酒作樂,放縱無度,不問朝政,年僅二十四歲便去世。

司馬光對此有精彩的評論,認為作為天下的君主,因為不忍心於母親的殘酷,就拋棄國家,縱情酒色自傷身體,像漢惠帝這樣,是固執於小的仁愛,而不知道大的道義。

掌權後的呂后,大封呂氏一族,其中還打破了不封異姓王的規矩,差點讓漢室江山改朝換代,幸虧丞相陳平、太尉周勃、朱虛侯劉章等人聯合,誅殺了呂氏一族,挽救了漢室王朝。

綜上,漢惠帝劉盈固執於小的仁慈,拋棄國家大政,險些葬送漢室江山,劉盈比漢朝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還要可恨,漢獻帝是時局艱難,手中一副爛牌,無可奈何,而漢惠帝卻是太平盛世,把手中一副好牌打成爛牌,最該被抽一巴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