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出生於1882年,死於1916年,可以說是天不假年,英年早誓。蔡鍔是清末民初最傑出的軍事統帥,後人評價說:「若蔡鍔沒有英年早逝,中國的革命面貌可能就是另外一個景像了。」

蔡鍔將軍像

蔡鍔早年留學日本,學習成績優異,與蔣百里、張孝準並稱「士官三傑」。回國後,在雲南任職,1911年,武昌起義的消息傳來,蔡鍔聯合雲南新軍響應武昌起義,舉行「重九起義」,並獲得成功。1913年,袁世凱因忌憚蔡鍔的軍事能力,把他調往北京,加以籠絡和監視,但是蔡鍔不為所動,總是想辦法脫離袁世凱的魔掌。1915年,蔡鍔由天津,東渡日本祕密潛回雲南,一回去,於12月25日,與唐繼饒宣佈雲南獨立,發動「護國戰爭」。

蔡鍔任總司令。但是天妒英才,蔡鍔還沒有來的及發揮他更大的軍事才能,1916年11月8日,一代軍神就這樣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時年蔡鍔34歲。這裡值得一說的是,蔡鍔死後,北洋政府給他舉行了國葬,這是民國第一人。

蔡鍔將軍墓

當然,蔡鍔將軍傳奇的一生,並不是我這三言兩語就能說的清的。推薦題主去看一個電視劇叫《護國軍魂》,裡面詳細的講述了蔡鍔將軍如何和袁世凱鬥智鬥勇,以及和一代名妓小鳳仙的故事。

蔡鍔將軍和小鳳仙劇照

這裡插一句題外話,當時我們的總司令朱德正是在蔡鍔將軍的手下任職並受到蔡鍔將軍的器重。


《建黨偉業》中劉德華扮演的蔡鍔激起我去了解這個歷史人物的興趣。電影中與小鳳仙離別時的那句「奈何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一個革命偉人的形象就此托出。對這個人物百度一下,評價他是中華民國初年的傑出軍事領袖。一生中,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時期在雲南領導了推翻清朝統治的新軍起義;另一件是四年後積極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 所以找了《蔡鍔大傳》這本書去深入瞭解。

這本書史料翔實,從蔡鍔投入雲南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在雲南的封建統治,建立民主革命的辛亥雲南軍都督府和發動,到領導討袁護國運動,穿插著蔡鍔與袁世凱、梁啟超、黃興、朱德、小鳳仙等人的關係,用生動而樸實的文筆,客觀地敘述了蔡鍔從出生到求學、投筆從戎,到就職雲南、反袁護國的特殊經歷,再現了蔡鍔作為近代著名愛國將領的傳奇一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