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和麦基迪在最后35秒合砍13分”,姚明在多年后这样开玩笑。那场应该是麦基迪生涯的最佳比赛,但姚麦两人合砍双人组生涯的最高分,却是在那个奇迹的11天之后。

  2004年12月9日,麦基迪以一己之力逆转马刺的比赛载入史册。11天后,12月20日,两人又创下一项属于他们的纪录:合砍74分——姚麦组合的最高得分。

  那一战,姚明统治篮下,狠狠地教训了保殊,砍下40分10个篮板;而麦基迪内外开花,得了34分、12个篮板和7次助攻,给老东家速龙上了一课。

  回首这场经典赛事,让人会产生一个疑问,当年的姚麦,如果放在如果的NBA,是否会走得更远?

  姚明在篮下的统治性,在那一场比赛彻底展现。在那场比赛之前,他已经会过很多强力中锋,在奥尼尔这种强壮的中锋面前,姚明都能找到应对之道。而面对只有大前锋体格的保殊,姚明却是一筹莫展,几次交锋都吃亏。很多人已经得出一个结论,姚明拿灵活型的内线没辙。

  那只是姚明在NBA的第三年,结论下得未免太早了。

  再看那场比赛,必须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速龙刚在3天前作出大交易,将卡达换到了网队,得到了莫宁、阿隆-威廉斯和艾力-威廉斯,使全队出现了三个姓威廉斯的人。而且速龙是背靠背作战,此前一战击败了交易对手网队,但互换球队的都没上场。面对姚明,新加盟球员第一次出战。

  走了卡达,摆明了要培养保殊为核心。而姚明要证明自己不怕保殊,必须拿出气势:打的就是精锐。他只有一个想法:蛇不出洞,守著篮下一亩三分地痛打对手。

  姚明跟麦基迪连线,篮下要到位后,转身小勾手命中。本来就身高差很多的劳伦-Tiger Woods,只能举手投降。

  队友投篮不中,姚明“10厘米的弹跳”已经足够,轻轻一点将球送入篮筐,保殊全程在他身后当观众,连下手的机会都没有。

  速龙换了个能顶一点的中锋唐耶尔-马绍尔来防姚明。姚明借力打力,如陀螺般转身,擦板命中。这一球,竟然还有小小的后仰。

  强打也可以。姚明将马绍尔挡在身后,接球后下腰,一沉身,将马绍尔顶开,强行上篮。

  麦基迪吸引防守,对方在姚明身上不能配备太多防守力量。两人连线,姚明深入篮下接球,对方的防线已经没有威力,姚明入樽得手。这一晚,他共入樽4次。

  在篮下接球时,速龙要下手,只能是一次“2+1”。全场比赛,姚明打了4个“2+1”。

  这一球,姚明抢到进攻篮板,准备大力入樽,保殊只能下手,将他拉住。这是保殊第5次犯规,很快他就第6次。

  再打保殊一个,这一次背靠著保殊。虽然推进的距离有限,但姚明运了两下之后,转身投篮命中。

  让保殊离场的就是姚明本人。他接球后一步就进了篮下,单手大力入樽,保殊想来封篮,结果吃了犯规,被罚下场。姚明很解气地双手用力一拍。这是他生涯打保殊最佳一战。

  “我离篮筐非常近,得到很多好机会,”姚明赛后说,“特雷西(麦基迪)吸引了防守,我留在弱侧。我要做的就是,接到球然后上篮。”

  少了保殊,速龙无心恋战。比赛剩下1分11秒时,姚麦再次连线,姚明接球后,

  速龙已经放弃防守,看著他入樽,拿下第40分。

  全场比赛,姚明投中13球,只有第四节的一个转身中投离篮筐超过11英呎,其它的都是9英呎之内投中。他有5次上篮,4次入樽,全场18罚14中。

  “他就好像钉在了篮下,好像在篮下呆了有20秒,”刚加盟速龙的艾力-威廉斯说。

  速龙教练萨姆-米曹有些无奈,“他总能在篮下接球,而他这么做时,你拿他没办法,”他说,“这种情况下,他成为我们的负担。”

  谢伦罗斯也在那支速龙队。很多年后,他声称姚明没资格进名人堂,高比拜仁当场就怼路斯,那是你不懂姚明的厉害。经高比这么一提醒,路斯也许会想起当年这场比赛。

  速龙的负担还来自昔日大将麦基迪。此前一战,打山猫时,麦基迪30投9中,球队还输波,令他非常郁闷,要将气出在老东家身上。

  空中拉杆上篮,这对于麦基迪来说是家常便饭。

  晃起防守的保殊,长驱直入,用一记战斧入樽结束。

  速龙只能重兵防守,对麦基迪包夹,但他在外线三分命中。

  底线突破,双手大力入樽。

  跟姚明相比,麦基迪攻击范围更大,几乎360度无死角。他还送出各种助攻。从后场运球到前场,到罚球线吸引防守,他早瞄到了底角的吉姆-积逊,绕腰一周后,左手顺势将球传出,积逊三分命中。

  当然,他给姚明的助攻更多。姚明最后一次入樽,也来自麦基迪。

  那一场比赛,两人相得益彰,而速龙则顾此失彼。“山猫之战,令人嘴上仍有苦味,”麦基迪说,“我只想变得更有侵略性。然后我让大家伙(姚明)动起来了。他使每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11天前的神迹,麦基迪令NBA球迷念叨一辈子。而这一场,他与姚明双星闪耀,也成为生涯浓墨重彩的一笔。不知道,巅峰期的姚麦,在如今的赛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吴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