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或許可以遠程建造一個月球基地。(圖片來源:JAXA)

  日本太空總署(space agency)希望在機器人的幫助下建立一個月球基地,這些機器人可以自主工作,幾乎不需要人類監督。

  該項目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建築公司河島株式會社(Kajima Corp.)以及日本的Shibaura理工學院(Shibaur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電子通信大學(University of electric - communications)和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三所大學合作完成,迄今已經進行了三年的研究。

  最近,他們在日本中部小田原市的Kajima Seisho實驗基地進行了一項自動化建設的實驗。

  JAXA官員在一份聲明中說,一輛7噸重的自動挖溝機在現場進行了測試,執行了一些比如行駛指定距離和重複常規操作的程序。需要更精細操作的操作則由人工通過遠程控制完成。

  “(挖溝機)已經過改裝,裝有測量儀器和自動操作控制檯。拖拉機和挖溝機安裝的儀器會自動測量(挖溝機的)位置和方向,使其既可實現遠程操作也可自動操作,”JAXA官員說。

  他們補充說:“操作過程顯示了使用無人駕駛技術建造月球基地的可行性。”

  挖溝機配備了一系列技術以幫助它在月球上獨立工作。月球距離地球約2秒的無線電距離,換句話說,從地球發出的任何命令都需要大約2秒鐘才能到達月球表面。(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爲239,000英里,合384,000公里)。

  JAXA官員說,挖溝機有“操作支持”,包括可以幫助彌補通信延遲的遠程控制功能,它還具有適應月球環境的運動識別能力,以及通過多臺機器協調工作的能力。

  JAXA官員表示,爲使用遠程自主控制技術來建造人類基地,科學家們需要進行現場準備工作、挖掘、安裝模塊艙,然後用月球塵埃(風化層)將其掩蔽,以保護人類免受輻射和可能的流星體的傷害。流星體是在太空中以高速運行的顆粒大小或更大的太空岩石,如果這樣的流星體撞上空間站或月球基地等結構的話,結構內部的氧氣就會有突然泄漏到太空的風險。

  這並不是日本唯一的未來月球探險計劃。今年3月中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宣佈,它和汽車製造商豐田公司(Toyota)將共同研發一款搭載人類的月球車,並預計將於2029年發射,據報道,JAXA希望在2030年前讓宇航員登上月球,其國際空間站合作伙伴美國也有類似的雄偉計劃。

  上月末,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要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24年底前讓宇航員登陸月球,大約在那個時候,國際空間站可能不會再受到政府服務。美國宇航局還在爲2020年代的太空任務設計了一個月球軌道空間站。今年3月,加拿大成爲第一個承諾加入Gateway的空間站合作伙伴,加拿大將會爲月球軌道空間站建造一個名爲Canadarm3的自主機器人手臂。

  2019年是人類首次登上月球50週年,當年的具體日期是1969年7月20日,在當日,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花了大約兩個小時來徒步探索月球的寧靜之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