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為了幫助作者能夠駕馭撰寫科研論文這種耗時耗力的工作,我們邀請查爾斯沃思英國編輯團隊成員撰寫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短文,本文講的是論文結果部分的相關問題。

英文寫作並不輕鬆,我們將在此助你一臂之力。本系列文章將提供豐富的技巧,提示和模板,助你提高科研論文的撰寫效率。譯文如下:

重要提示

在撰寫論文的「結果」和「討論」部分前,如果你已經確定了:你的目標期刊及文章結構(在「方法」部分已經確定),那麼撰寫這兩部分內容將不具任何難度。

以上第一點具有重要意義(確定目標期刊)。原因在於,如我們之前說過的,每一份期刊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對於不同部分所要求的內容也是有所區別的,這種區別有時會表現得非常明顯。版式相對較短的期刊,如《自然》(Nature)或《皇家學會會報》(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往往會將「結果」和「討論」部分合二為一,並且結果部分非常強調數據的展示。

重點記住

論文的「結果」部分只需列出你的研究結果即可,而無需闡明結果背後的意義。這裡的技巧是,若要寫出高質量的「結果」部分,則須清楚應採用或摒棄哪些內容。

舉例來說

你無需列出或闡述你所收集到的所有原始數據,用文字、表格和/或圖形的方式對這些數據加以概括即可。

我們會在後面的一篇文章中回來討論數字展示和表格問題,不過在通常情況下,在你開始撰寫這部分內容之前,你需要決定如何展示你的數據:你將引入哪些數字和表格?它們將採用哪些形式?採用多少數字和表格?這裡再強調一下,你的目標期刊中的論文版式和篇幅往往是影響你對這些問題做決定的主導因素。

一條經驗

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可以利用論文的文字部分來說明你的研究結果,然後用表格或者圖形向讀者展示你的數據。

以上內容都很有幫助,但論文的這個部分,到底該以怎樣的方式入手呢?

參照你在「方法」部分所使用過的段落內容。開始撰寫「結果」之前,這是你需要決定的第二件事。我並不是說你必須要照搬「方法」部分所使用的副標題和結構,而是指你可以採用同樣的順序來安排這部分的段落格式。此法可助你輕鬆梳理自己的思路;在這部分使用讀者業已熟悉的結構會讓你的論文更具可讀性。

記住:一篇科學論文同其他任何文字作品一樣,都是在向讀者講故事,因此當讀者閱讀你的論文時,他們需要了解自己所在何處,以及後面將怎樣發展。

另一條原則

僅在論文的這一部分堅持採用以下方法:即,圍繞主次結果,採用與「方法」部分同樣的順序來安排自己的思路,然後再用文字和數字扼要闡明你的發現。

你在這部分只需要給出自己的研究結果即可,無需加以說明,說明性內容應該安排在文章後面。在英語里,「說明(Interpretation)」和「討論(Discussion)」的含義基本一致。撰寫學術論文時,在「結果」部分里不著邊際的東拉西扯,是人們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其實這部分只需要保持簡潔和實事求是即可。因為後面有足夠的時間供你展開自己的思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