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離開家。離開習慣的環境

接受新事物新環境的挑戰

自力更生。


根源上說,逐步建立自信,纔有獨立,纔有底氣,纔有不向外界索求的動機。關鍵點就在於,自信需要不斷積累成就感,有大有小,需要去面對害怕的,需要強力的面對惰性。這是大部分人無法改變的緣由。說得多,想得多,理由多,行動少。依賴可以迴避問題,待在舒適區。


謝邀!依賴的形成源於把「對自己不願意做或做不到的事情的期待」加持在被依賴的有能力實現這些期待的人身上。所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別犯懶!


1、首先我們定義一下依賴型人格是什麼?

百度百科相關的條目有兩個,一個是依賴型人格,一個是依賴型人格障礙,但是差別不大,我們以第二個為主來講。

定義:「依賴性人格障礙以過分依賴為特徵,表現為缺乏獨立性,感到自己無助 、無能和缺乏精力,深怕為人遺棄 。將自己的需求依附於別人,過分順從於別人意志 。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 ,當親密關係終 結時則有被毀滅和無助的體驗 ,有一種將責任推給他人來對付逆境的傾向。」

依賴型人格比較明顯的特徵表現為:

(1)無助感。總感到自己懦弱無助,無能,笨拙,缺乏精力。

(2)被遺棄感。將自己的需求依附於別人,過分順從於別人的意志,一切悉聽別人決定,生怕被別人遺棄。當親密關係終結時,則有被毀滅和無助的體驗。

(3)缺乏獨立性。不能獨立生活,在生活上多需他人為其承擔責任,從事何種職業都得由他人決定。

(4)為了獲得別人的幫助,隨時需要有人在場,獨處時便感到極大的不適。這類病人都有一種將責任推給他人,讓別人來對付逆境的傾向。

一般來說,這類人沒有深刻而複雜的思維活動,亦無遠大的理想抱負與追求,滿足於得過且過的生活現狀。

依賴型人格對親近與歸屬有過分的渴求,這種渴求是強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與真實的感情無關。依賴型人格的人寧願放棄自己的個人趣味、人生觀,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時刻得到別人對他的溫情就心滿意足了。這種處世方式使得他越來越懶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由於處處委曲求全,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壓抑感,這種壓抑感阻止著他為自己幹點什麼或有什麼個人愛好。

2、依賴型人格的成因

依賴型人格的成因是源自於童年期的以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使得一個人的「心理哺乳期」不斷延長,有的人終身在心理上都沒有結束「心理哺乳期」,由此形成依賴型人格。

父母太過強勢的教養方式會導致孩子發展成依賴型人格,對孩子過於溺愛,幫助孩子包辦一切事情,也就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對孩子過於嚴厲和權威,讓孩子事事按照自己的要求行動,也會讓孩子失去自主選擇的權力,無形中會讓他們認為自己不能做決定,導致成年後傾向於聽從強者的意見。

成年後的依賴型人格,害怕被孤立,被拋棄在羣體之外,所以即使有的時候明明知道他人是錯的,由於擔心被別人拋棄,也會隨聲附和,通過放低自己的姿態,甚至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去討好別人。

同時,不願意承擔責任的他們也會把做決定的權力交給別人,他們會請求別人幫助自己做決定,甚至直接放棄自主權,他們也因此變得懶惰、脆弱,喪失了自主能力和創造性。

3、如何擺脫依賴型人格

有擺脫依賴型人格這個想法,本身就代表了你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渴望依賴別人,對於那些本身是依賴型人格,也沒有改變動力的,纔是最無法改變的。

擺脫依賴型人格,可以使用習慣糾正法。

依賴型人格的依賴行為已成為一種習慣,首先必須破除這種不良習慣。清查一下自己的行為中哪些是習慣性地依賴別人去做,哪些是自做決定的。可以每天做記錄,記滿一個星期,然後將這些事件分為自主意識強、中、較差三等,每週一小結。

對自主意識強的事件,以後遇到同類情況應堅持自己做。對自主意識中等的事件,你應提出改進方法,並在以後的行動中逐步實施。對自主意識較差的事件,你可以採取詭控制技術逐步強化,提高自主意識。詭控制法是指在別人要求的行為之下增加自我創造的色彩。為防止依賴行為反覆出現,可以找一個監督者,最好是找自己最依賴的人監督訓練。


我以前就是這樣的人後來娶了依賴我的人我就徹底沒這毛病了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所以應該說是依賴性人格障礙更為確切。

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極度需要他人照顧,導致其出現依賴性、順從性的行為。他們覺得自己很無能,並且將自己的生活建立在他人身上,所以為了講他人留在自己身邊,他們不惜自己的需要和想法上做出犧牲。也就是說這類人的人際關係中可能存在生理或精神虐待的情況。

儘管依賴性人格障礙患者的工作技能或其他能力可能非常突出,但是他們還是不自信,沒有再三保證的情況下,他們連最簡單的決定也無法做出。

我們需要了解,依賴性人格障礙特質受中等程度的基因影響;成長在父母高度控制或過度保護的家庭的個體,患上依賴型人格障礙的風險也很大。

藥物上可以採用治療社交恐懼症的MAO抑製劑和SSRI類別的抗抑鬱藥物,雖然這一組是用來治療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但同為C型人格障礙,兩者很難區別,只不過前者(依賴)更難結束一段關係。採取短期主動的對抗性的心理治療更有效。


深挖一下為什麼依賴?如何形成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