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历史上从什么时候脱离中国管制?如果说是政治统治上进行管制,日本从没有受到中国管制。如果从中国自认外国来的都算藩属和进贡。日本也从没表示臣服。

  日本的推古十五年(公元607年),大礼官小野妹子奉日本第33代天皇(既日本皇谱中第一位女性天皇)推古天皇和厩户丰聪耳太子(既圣德太子)之命出使隋朝,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写给隋炀帝的国书里的第一句话:“日出处天子敬白日没处天子书”。表达了双方平等观点,而没有表示臣属的意思。隋炀帝听后大为不悦,他气愤地对掌管宾客事物的鸿胪卿道:蛮夷再有这种无礼的书信,不要再向朕奏!

  有人帮助解释说:日人不谙汉文,词不达意。

  日使团归国时,隋朝派文林郎裴世清等13人为答礼使团陪送小野妹子回国。

  608年4月,裴世清等特使抵日本筑紫,受到日方热烈欢迎,场面壮观。

  8月,推古天皇、圣德太子和群臣官僚等亲切会见了中国使团。

  9月,裴世清等辞行离日时,日本再遣小野妹子为陪送使,吉士雄成为副使,再次来隋。

  这次日本用汉字写的国书中,没有再用“日出处天子”的提法,改称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据中国学者认为,这日本第一次使用了“天皇”这个称号,表现出推古女皇坚持同中国是对等的关系,中国学者认为“天皇”一词出自中国道教,是统治上天的皇帝之意。依然没有臣属中国的意思。

  1368年以后,明太祖向日本派遣使节,要求日本取缔倭寇并向明朝朝贡。当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代,明朝使者根本见不到日本天皇,就被下边的人杀了。朱元璋也很恼怒,但大臣进言,蒙古人那么厉害,去攻打日本都因台风导致全军覆没。中国一对日本地形根本不熟悉,二也没有强大水上部队。朱元璋一起,只能把日本列入永不征伐国之列。

  占据九州一带的南朝怀良亲王为了解决经济困难,曾接受过明朝“日本国王”的封号。从此以后,怀良亲王以“日本国王良怀”的名义向明朝朝贡,并开始双方贸易。

  室町幕府驱逐了怀良亲王的势力后,室町幕府和九州一带的大名仍旧以“日本国王良怀”的名义与明朝进行贸易。应该说明朝封的只是日本以个地方领导人,而没有封过日本天皇。而所谓朝贡,那只是为了从中国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因为只要来中国,就会给大量经济利益。所以日本的一些地方势力曾互相争战,夺取谁代表日本和中国来往权利,只要谁来,就可以获得巨大经济利益。

  如果仅说是文化上受中国影响,那么日本是明治维新开始宣布托亚入欧,主张全盘西方。当然他们还是保存了自己民族传统的文化,这些文化或多或少受过中国影响,但日本都根据自己生活需要进行改善。如筷子从中国引入,但日本也有改良,一头变尖。如围棋,中国围棋开始是占星位,日本则改为可以走任意的点,突破先放星位的限制。

  关于网上流传日本打算从中国人借种一事,是网上中国人单方面的观点,据说来源宋朝人一本地摊笔记《清波杂志》,日本方面从没有记载过打算从中国借种的事情。但日本明治维新后,确有一些人主张向欧洲白人借种。例如日本的学者高桥义雄就写过《日本人种改良论》,主要是当时日本放开言论,学习西方言论自由,什么主张都可以说。但日本政府从没有这方面打算。

  但总的看来,日本在历史上,只是在文化吸取中国一些东西,但没有达到崇拜的心理。而近代,日本人是一度非常崇拜西方,所以主张全盘向西方学习。但随着日本军力的增加,最后也敢挑战西方权威,不在把西方看眼里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