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衞:我們需要英雄也需要信仰 娛樂 第1張

王家衞:我們需要英雄也需要信仰 娛樂 第2張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海報

王家衞盛讚劇本、導演和演員

不擔心與同檔期《復聯 》的競爭

王家衞:摘下你的墨鏡,就會找到你的太陽。由王家衞監制、萬瑪才旦執導的電影《撞死了一隻羊》4月26日上映。很多人好奇《撞死了一隻羊》中主人公總是戴着一副墨鏡酷酷的樣子,是否與總愛戴墨鏡的王家衞有關,導演萬瑪才旦和監制王家衞都予以否認,但是王家衞笑說導演很厲害,能找到一個跟自己戴的幾乎一樣的墨鏡,“故此就會讓人有很多聯想。”

談當監制

最難的是管住自己

因為看別人炒菜沒自己炒過癮

王家衞將這次合作稱為緣分使然,“兩年之前,澤東電影公司想製作一部西藏題材的電影,那時候我們的想法是必須要找一個西藏導演,因為這樣才會拍得比較地道。我看過萬瑪才旦導演的電影,很中意,他的電影非常有個人特點,而且他非常淡定。於是,澤東的監制和編劇跟萬瑪才旦導演一起去西藏採景,討論這個劇本。但兩個月之後,他們回來跟我說:『我們那個項目就算了吧,因為萬瑪才旦導演本身有一個故事,非常好,我們認為這可能是更好的選擇』。”聽了萬瑪才旦的故事之後,王家衞覺得的確挺好,尤其這是萬瑪才旦導演自己中意拍的類型,是一個他想講的故事。故此,就這樣開始了。最初,《撞死了一隻羊》也並沒有請王家衞擔任監制這一計劃,大家只是希望他給劇本提些意見,剛好在國外的王家衞就與導演通過微信交流,“通常是我晚上、他白天,來回發微信討論劇本。討論到後面的時候,萬瑪才旦導演就和我說,既然我都參與了那麼多,也提了很多意見,不如直接來監制。”

王家衞表示,在現在這個環境中,去做一個非主流的電影,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他希望可以讓萬瑪才旦導演以及他的團隊走得更遠,“我在看他們拍電影的時候,尤其在青藏公路上頂着大風雪去搶鏡頭……這些畫面我都很觸動,我希望可以借我的能力幫助他們。於是,我成為這部電影的監制。”擔任監制後,王家衞找來了剪輯張叔平、聲音指導杜篤之、音樂指導林強等業內大咖,因為他認為,好的故事,除了需要好的劇本,還需要有非常好的技術去完成。在王家衞看來,萬瑪導演的團隊非常強,但是在某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故此,我們希望在技術上,讓更多高手參與。”王家衞笑說對於一個導演來說,當監制最難的就是管住自己,“因為很多時候你看到一個劇本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你有你的習慣,你是監制同時亦是一個導演,你會把自己的想法也加進去,故此,我其實不太中意當監制,因為看人家炒菜永遠沒有自己炒菜那麼過癮。”但是《撞死了一隻羊》這部電影有點不一樣,因為這個題材、背景、空間、文化,是王家衞不熟悉的,“在這個過程裏,其實我很多時候要對萬瑪才旦導演說:『請把你西藏人的眼鏡借給我』,我更多的時候是去問很多問題,為乜在這條路上面?到最後他為乜會做這個夢?戴着他的『眼鏡』對我來說是一個去理解、去發現的過程。”

談劇本

是很好的原創故事

導演在其中放了很多“密碼”

對於《撞死了一隻羊》的劇本,王家衞予以盛讚,“是一個好故事,一個非常巧妙的故事”。《撞死了一隻羊》講述的是司機金巴在路上撞死了一隻羊,接着碰到另外一個人,是一個殺手,名字和他一樣,也叫金巴,“電影外觀像是一個復仇的故事,但到最後其實不是復仇,是講救贖。一般來說,我看劇本的時候,要看這個故事是不是非常有創意的原創故事。很多時候我們看一個故事開頭,就會大概知道這個故事講什麼,但萬瑪才旦這個劇本不是。”

在王家衞看來,《撞死了一隻羊》第一非常原創,通過一個殺人的故事去講救贖。第二就是它的技術非常好,所有的安排都非常巧妙,“最主要是這個故事要講什麼。我認為這個劇本講的是:尊重生命,我認為是非常好的主題。”王家衞說從看這個劇本的開始,到最後影片的呈現,會發現萬瑪才旦放了很多密碼在裏面,看一次就有一次不一樣的感受,“比如,為乜司機那麼中意聽《我的太陽》?尤其是他一開始提《我的太陽》的時候,講他的女兒,但這個女兒在戲裏面從來沒出現過;還有,為乜這條公路上大部分時間都在白天?他為乜要聽《我的太陽》呢?到最後他放下了,他可以上路了,他又回到《我的太陽》,他在追求的是什麼?這個《我的太陽》代表什麼,是非常有趣的。他可能追求的是一個溫度,是他的牽掛,他心裏面最踏實的地方,可能是他的女兒。”

談角色

贊演員表現很精彩

男主角的墨鏡是很巧妙的安排

對於幾位演員的表現,王家衞認為非常精彩,他覺得萬瑪才旦導演這幾部電影中的男性角色都很焦慮,“我問萬瑪才旦導演:為乜你的戲裏所有男人都那麼焦慮?每個女孩兒都那麼自然自信?這是不是講一個西藏男人中年危機呢?萬瑪才旦導演就開始笑了。通過這一次合作,我發現萬瑪才旦其實沒有刻意地要讓我們去看西藏,他只是把我們跟西藏拉得更近,它不是遙遠的,它是非常靠近的。”

男主角的墨鏡和片中他聽的《我的太陽》令觀眾印象深刻,有人說片尾男主角把墨鏡拿下來的時候,有一種“見天地”的狀態,還有人說“摘下你的墨鏡,你就會找到你的太陽。”同樣,這些亦是打動王家衞的地方。

對於男主角為乜一直戴個墨鏡,王家衞說:“客觀來說,他是司機,一直在青藏公路上開車,太陽很刺眼,他確實需要這樣一個墨鏡。但是到最後,他把墨鏡脫下來的時候,我認為好像是他放下了他的執念、他的焦慮,因為從一開始,撞死一隻羊之後,他心裏一直有一種不安,到最後他卒之把心裏的問題放下來,他可以直接面對,我認為這是導演非常巧妙的一個安排。”為乜在夢境中殺人成為救贖、解脫?王家衞說這亦是自己看劇本的時候最好奇的地方,“萬瑪導演跟我解釋,司機前面撞死了一隻羊,他認為自己殺生了,心裏不安,而他夢中復仇,則是因為內心裏很想替殺手金巴解脫,到最後可以放下。這是非常好的一個點,把一個簡單的公路電影提升到另外一個層面,可以體現對生命的尊重,是西藏人信仰的一個縮影。”而這點,亦是王家衞與萬瑪才旦導演產生分歧的地方,王家衞認為這點會打動所有觀眾,但是需要鋪墊,“復仇是康巴地區的一個傳統,故此,殺手要去背負這個責任,必須去執行這個傳統,但他見到那個老人後,放下了,這一點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司機為乜要替他完成這件事?我們需要講得更明白。但萬瑪導演覺得目前這樣已經很明白了,故此他認為不需要更多地去鋪墊這件事情。作為監制,我認為我需要把他這種堅持、這種精神保留下來,不能以一個人閱讀的門檻,去強加要求他這麼做,故此到最後我說,要是你認為是這樣的話,我們就應該往這個方向去走。”

談檔期

不懼撞上《復聯4》

這個時代需要英雄也需要信仰

和萬瑪才旦導演的這次合作,王家衞說自己很榮幸,因為萬瑪才旦是個非常好的導演:“我們怎麼去判斷一個導演的好壞?最主要是看他的世界觀,我認為萬瑪導演有一個非常成熟的世界觀,在這部電影裏我們看到藏文化裏面一個非常重要的精神,就是尊重生命和對自然的敬畏。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檢視我們自己。每個人都會焦慮,司機有他的焦慮,每個人都有一隻羊,他們有他們的一隻羊,我們有我們的一隻羊,怎樣去解脫,這是很有意思的。”

對於選擇和《復仇者聯盟4》同檔期上映,業內幾乎一片哀聲,王家衞表示他們不是“賣慘”,“電影人並不需要這樣去做,選擇這個檔期是經過我們理性分析的,從製片方來說,我們對這個電影非常有信心,這是一個好電影,我認為在這個時代,這個電影是有價值的。”而從行業角度來看,王家衞認為在當下,藝術市場的空間是有限的,“現在有全國藝聯支持我們,如果我們自己退了,基本上就是自我放棄,作為一個本土電影,我們自己不堅持,就不會看到成功的希望。”王家衞認為《撞死了一隻羊》和《復聯4》的競爭,所謂的99.9%對0.1%之爭,是一個偽命題,“誰說看完《撞死了一隻羊》不能去看《復聯4》,或者看完《復聯4》不能去看《撞死了一隻羊》,兩個都可以看,因為它沒沖突。這個時代我們需要英雄,同時需要信仰,沒有信仰的英雄只是一個機械人。”作為創作者,王家衞說拍電影跟談戀愛一樣,就是憑着一股沖動,一份堅持,“我想說0.1%的空間代表就是有99.9%的空間的進步的餘地,只要文藝片導演有勇氣,能用心拍好作品的話,這個空間一定會增大,這個局面一定會改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