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國的首都、國家的城市中心,想必應該沒有人會不知道北京吧,從小時候起,家裏的長輩就在我們耳邊說着關於北京的故事,比如說帶領我們走向幸福生活的領導人就待在北京,從小帶着崇敬、孺慕的心情嚮往着北京的一切,想去天安門看看升國旗,想站在中國的土地上感受當時的心情,想看看北京這座擁有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它見證了中國的發展歷史,見證了它的成長與繁華,帶着激動而又嚮往的心情坐上前往北京的班車,想要最快到達,那肯定是飛機了,那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北京這座也見證了中國成長的機場,它對北京的經濟發展有着非同凡響的影響。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坐落在北京市順義區,離北京市中心位置約25千米,爲4F級的民用運輸機場,是我國三大門戶的複合樞紐機場,是世界超大型的機場,首都機場一共有3座航站樓,航站樓總面積爲141萬平方米,共有3條跑道,兩條4E級跑道,一條4F級跑道,兩條長3800米,一條長3200米,擁有航線252條,其中國內有132條,國際有120條,貨郵吞吐量爲202.96萬噸,飛機起降架次爲 59.7萬架次,可接納9578.6萬人次,是北京最大的機場,也是亞洲最大的機場,位列世界第二位。

  首都機場爲什麼說它見證了中國的成長,因爲在1950年的時候,就已經提出要建設機場的計劃,但後來因爲抗美援朝的戰爭打響,這個計劃不得不暫時擱淺,到了1954年,民航局先選定了機場的建設地址,次年機場開始動工,經過2年的建造,在1958年機場正式啓用,成爲中國第一個啓用的民用機場,也是中國第四個開通國際航班的機場,在1965年,機場迎來了第一次擴建,中央政府將北京作爲國際通航點。

  在1972年,機場迎來第二次擴建,國家投資6600萬元建設候機樓,到1988年,T1航站樓一共經歷了7次的擴建工程,同年,首都機場也正式改名爲“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在2004年的迎來了第三次大規模的擴建,共投資270億元,包含新跑道和新航站樓的工程建設,在2006年的時候,投資6億元建造候機樓,而候機樓的主要功能是用於政府的出行,以及接待國外元首與首腦。

  首都機場的建成,被譽爲是“中國的第一國門”,它爲北京地區和京津冀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推動作用,也是重要紐帶和發展的核心,機場的建設意味着對這個地區經濟的先導作用,對它們有深厚的影響力,首都機場目前暫時還是坐在第一的位置,因爲即將被北京新機場超越,但是在9月底之前,首都機場老大的位置還很穩定,不過就算它不再是第一位置,它對北京經濟的影響以及京津冀一帶的影響都是一直存在且深刻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