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手机没备用电池,电用完了只能充。但如果出门在外没电,只能用充电宝续命。

然而就在前不久,充电宝又发生了安全事故。

据新华网报道,一位罗马仕充电宝的用户,在学校食堂吃饭时险些被爆炸的罗马仕充电宝伤到。

注意视频左边,背包从冒烟到爆燃,只用了不到4秒。背包完全被火焰覆盖,还好当时当事人没有背著背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火势被控制后,只剩一个面目全非的残骸。而罪魁祸首就是,罗马仕移动电源。

其实充电宝爆炸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作为充电器大厂的罗马仕。对待事故的处理手法,在用户角度看来确实值得商榷。当事人询问罗马仕售后赔偿事宜,客服人员却一直强调,让当事人将充电宝寄回,语言周旋中丝毫未提及赔偿。

最气愤的是,在当事人反映爆炸问题后,这款爆炸了没多久的充电宝,至今还在官方店,堂而皇之热卖。

甚至某宝上搜索「充电宝」,首页销量前三名里,有两名是罗马仕的产品。

实际上已经不止一位受害者被罗马仕同样「套路」过,在这次爆炸新闻传出之后,网友不约而同反映了,至少12起有关罗马仕的自燃事件。并且多位消费者都表示,自己被罗马仕客服糊弄,寄去了充电宝的残骸后,就没了下文。

细思极恐,数以万计可能有问题的充电宝,正在全国无数个家庭的床头、餐桌,正在宿舍的被窝里、医院的病床上,以及孩子随处可见的地方充电,想想就觉得可怕。

在这么多起的事件中,罗马仕官方的百般推脱,销毁证据事故发生后的不作为,无一不在消耗著消费者对品牌的耐心。若罗马仕再不采取相应的挽救措施,等待它可能是无尽的落魄。而我们消费者只有无奈、只能耐心等待罗马仕的调查和正式回应,说不定又是冷处理收场。

所以,不用罗马仕充电宝就不会发生问题?并不会。市面上仍有著许多罗马仕以外的充电宝,即便它们的销量没有罗马仕高,但在安全性也同样不可小视,近几年关于充电宝事故的新闻,从未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过。

光是央视的《消费主张》栏目就陆续报道过至少三个案例

2016年1月5日,一名女性在通过机场安检时,被查出一个无标识的充电宝,并被告知禁止携带通过安检,该女子执意打开后盖查看标识,就在打开后盖时充电宝发生了爆炸。

2016年3月14日,一位在公交站台等车的男子,手提包里充电宝发生爆炸,经调查发现事发时,男子正在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

2018年2月25日,广州飞往上海虹桥的航班,登机时一名已登机旅客所携带的充电宝在行李架内冒烟并出现明火,好在及时进行处置,未造成进一步损害。

还有更多的案例虽然没有被曝光,但也切切实实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央视《整点财经》也曾经曝光过广东抽检的充电宝,不合格率高达36.3%。

至于网路上五花八门的充电宝宣传卖点几乎都是,「迷你设计的」「大容量的」,还有宣称「充电20次的」,就连价格也是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如果是不懂充电宝门路的人,很容易会因为这类宣传语跟价格,购入质量不及格的充电宝。所以一定要远离三无产品,擦亮双眼学会辨别假冒伪劣产品。

最后基哥在这简单说下,无论你是否使用罗马仕充电宝,在使用过程中千万要注意:

  • 1.避免挤压、摔打、磕碰等,更不要随意拆卸
  • 2.避免阳光暴晒,远离明火和高温环境
  • 3.发现充电宝发热后,应立即停止使用
  • 4.充电宝充满就拔,不过度充电
  • 5.尽量不要边用充电宝充电边玩手机

如果你使用的充电宝,也遇到过质量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更多消费者看到这些无良产品,避免再次上当受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