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年改如火如荼在进行中,其实正反意见都各有其道理。

总的来说,正方意见是国家财政支撑不住,反方意见是当初每个月也是有乖乖缴保费凭什么片面修改契约 (有哪家保险公司会这样做)

接著就是双方各种舆论大战。

 

「国家为什么会支撑不住呢」顺著这个问题再往上追,是「少子化」

 

其实不论哪一种退休保险年金都是「缴得少,领得多」,公保劳保农保都是,这原本就是一种社会福利制度。

那为什么可以「缴得少,领得多」,结果领到最后快破产,难道设计制度的人是87

当然不是,设计制度的人都是财务专家、社会精英。

 

这些制度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人口稳定成长」,只要下一代的人口比上一代多,那下一代缴的钱就能养活上一代,这些「缴得少,领得多」的社会保险制度才能成立。

 

但是,台湾人口却是负成长,下一代人数越来越少。

加上医疗发达,上一代寿命越来越长,退休族群只会越来越多,情势的发展已经超出当初制度设计者的预期。

所以整个制度就崩溃了。

 

如果再问「那为什么会少子化呢?」 这个问题很复杂,但说到底,还是劳动力被剥削地太严重。

 

只有「人类」才能制造婴儿,而「企业」从人类劳动力所赚得的金钱并不能转化成婴儿,金钱只是有钱人的数字游戏而已。

当人们选择为企业卖命工作时,当然就没有余裕制造婴儿,你的劳力只是变成企业盈余而已。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你也去买股票,成为股东,变成资方的一份子,你就能享受企业盈余,辛苦劳动就不再只是为人作嫁衣裳。

我计算过,假设30岁起每年30万买殖利率5%的牛皮股或0056,每年股利再投入,50岁后我就可以退休,每年领五十万的股利过生活。

靠自己存股50岁前就能退休,完全不用依靠什么劳保或国民年金。

事实上我从25岁起就这样做了。

但这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不生孩子」,一旦生了孩子,一年不但存不到30万,一个不小心还必须回头吃老本(安胎不顺,留职停薪之类的)

 

也就是说,不生孩子,反而不用依靠劳保也能退休。

有趣的是,劳保会破产的原因正是因为「少子化」

一旦人们发现不生孩子就能不靠劳保安心退休,纷纷选择不生,劳保又会再次面临崩溃。

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少子化的问题会越来越剧烈,劳保会三不五时宣称即将破产。

 

所以我对于年金改革的看法是,今天改了,二十年后还是会再改,直到「领的跟定存差不多」为止。(这样谁还想缴,大家宁可存定存)

因为少子化的恶性循环并没有真正被解决。

 

换个角度想,如果少子化、高龄化是所有已开发国家的必然趋势,那么是否所有的年金制度原本就不应该成立呢?

 

我看到一篇很有趣的阴谋论文章,作者认为古今中外的年金制度的设计者原本就是想骗人。
这篇文章对于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是错的,古代并没有年金。
不过「骗局」一说也是有几分道理,制度设计者原本没有想永续经营。

 

蓝弋丰/年金制度:一场跨千年的骗局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70124/854964.htm

 

文/蓝弋丰

 

副总统陈建仁亲自主导解决年金问题,并称2018年将是「年金改革元年」,宣示年金改革将从讨论阶段进入实行阶段。

 

年金问题纷纷扰扰,尤其牵涉军公教的政党属性,便常让许多人认为:年金是台湾特有的「党国时代」所遗留问题。其实,并非只有台湾有年金问题,虽然台湾的年金问题,带有一点特殊政治性,但大体上是犯了「全人类都会犯的错」,也是全球各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共同问题。

到底要如何解决当今的年金问题?那就得先回顾这个大麻烦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如果说2018年是「年金改革元年」,那也得先从年金「纪元前」开始说起。

 

军事年金:赖帐募兵帝国灭亡

 

年金制度源起军事年金,最早始于罗马时期。聪明的罗马军头很早就发现年金制度妙用无穷,既有财政功能,又有政治功能。首先,年金其实是种「延后支付」。战时经济困难,若以年金方式支付士兵薪水则可「分期付款」,并展延到战后分担。其次,在政治上的巧妙之处,在于政权要能维系下去,士兵才能领到年金,利用这点,等于绑架了部队,保证了部队的忠诚。

更卑鄙一点的说法,就是利用承诺未来给予年金以招募兵源,给予军人低薪,宣称日后将发给年金补偿。虽战争是一时,但打仗可是会死人的!战死者是拿不到年金的,所以这种「赖帐」的方式,可说是大大节省了总财政支出。

 

由于年金制度把债务潜藏到日后,所以军头们逐鹿天下时,喊出年金政策借以巩固士兵忠诚,反正没抢到天下就是一场空,万一抢得政权,再来思考未来的财政问题。于是,罗马军事年金制就在政权争夺战中诞生。

 

凯撒与庞培之争时,双方都祭出年金;尔后的屋大维与安东尼之争,双方也一样祭出年金,最终屋大维获胜。然而,这种政策一旦进入和平时代,军人没有阵亡,或是战争长期化,无法展延到战后分担,那么负担就会愈来愈沉重,最终就必须面对年金改革,而办法也不脱「延退、少领」。像是罗马的年金改革,就是逐步减少年金,并延长可领年金的服役年限,以减轻税务负担。

只是,罗马军事年金改革的结果,并非想像中完美。因为当兵的诱因消失导致募兵不足,罗马帝国只能回头采行强迫征兵制,结果「不愿役」的士兵士气低落、经常逃兵,转而依赖蛮族佣兵,于是军队从「罗马化」逆转为「蛮族化」,最终造成蛮族倒戈入侵,导致罗马帝国灭亡。

后世的美国积极研究罗马历史,认为罗马帝国的灭亡主因在于削减军事年金,使得有罗马认同的罗马人不愿当兵,最终导致亡国,也因此现今美国有相当完善的军人退休福利制度,以确保美军的忠诚与战力。这也是政府研拟年金改革时,需将军事年金分离独立讨论的原因,因为,军事年金事关国家安全与部队的忠诚。

 

当然,若是这样,那么只有忠诚的人才有资格领取军事年金,而那些忠诚已经有问题或根本通敌的人就该被全面检讨、取消年金,而非只是罚点小钱了事,这也是年金改革在军事年金部分应有的思维。

 

福利年金:赖帐课税面临垮台

 

19世纪之后,年金的概念扩散到军事组织以外,开始被视为社会福利的一环。但年金用于非军事组织,却没有战时预期「分期付款」的效果,只是每年不断递延,加上成员又不会阵亡,那该怎么「赖帐」呢?

 

奸巧的人类马上想到:就算不打仗,人终有一死,只要把开始给付年龄,根据统计设定在大多数人很快就会死去的年龄,那就行啦!

 

于是,1875年美国运通建立第一个民间企业退休年金计划,之后许多企业也起而效法。因为,各大企业很快发现推出退休年金的好处:与军事年金相同,既有利于招募员工,又能巩固员工对公司的忠诚,此外,还能移除公司内老化员工,让他们领钱自愿退休,以免妨碍公司发展。

 

当时,有幸活到60岁者,只有12年平均余命,所以民间退休金往往设定65岁才能开始领,也就是说,虽然少数个人可能活很长,但平均来说只能领个7年就翘辫子了,对企业而言负担当然不大。

 

尔后1935年,美国官方成立社会保险,当时有幸活到65岁者,预期平均余命为12年,于是,美国政府便把65岁立为法定退休年龄,说白了,就是只想出12年的钱就好;但后来平均寿命逐年延长,1983年的退休年龄,只好从65岁提高到67岁。

 

再来看看德国。德国的年金制度创始于俾斯麦,在1889年于国家社会主义下成立,政府提供70岁以上退休劳工年金,而资金则来自于对所有劳工课税。然而,当时德国的平均寿命是70岁,也就是说:俾斯麦根本想完全赖帐!直到1916年,才把起领年龄降低至65岁,也就是预想目标:每个国民平均只给5年。

 

这就是人类所有年金制度「不能说的秘密」:原本就是设计让人领不到!年金制度从古至今就是一场骗局,尤其当平均寿命延长,每个人真的都领到了,可国家财政却必定崩溃,年金制度便面临垮台。

 

庞氏骗局:败给人口老化与高利率

 

不过,战后婴儿潮带来大量的人口成长,却给了全球年金制度一个可供支撑的新骗局:那就是人类史上同样一再被玩弄的「庞氏骗局」老把戏。

 

所谓「庞氏骗局」,本土一点的说法就是「老鼠会」,就是由「新老鼠」缴钱给「老老鼠」:最先入会的「老老鼠」可凭空拿到一笔钱,第二老的老鼠则由新加入的老鼠补偿,就这么一代补偿一代。

德国于战后便直接挑明年金为「世代间的团结契约」:由年轻人帮老人缴钱,未来的年轻人,再缴钱给现在的年轻人当年金,于是,年金演变成「庞式骗局」。

 

「老鼠会」的特性,就是「新老鼠」必须是「旧老鼠」的数倍,这个系统才能持续运转,反之就会立即崩溃。在战后人口快速成长的年代,每个世代的「新老鼠」愈来愈多,这种模式当然不成问题,可人口岂会无限制膨胀?而今世界各国,从问题最严重的希腊、匈牙利,到富裕的丹麦、瑞士,当然也包括生育率还算不差的美国,通通都面临严重年金问题,可不只有台湾而已。

许多人把年金问题推给少子化,但出生率达1.88并没有少子化问题的美国,年金也一样面临33年后即将破产的危机。事实上,从年金的根源探究,就可以知道问题出在人为设立的两大骗局。

其一,在年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设计者计划「赖帐」是个骗局,原本预期许多老人都只领了几年就会过世,负担不会太重,但几十年来医疗进步,人类平均寿命早已大幅延长,使得负担远超过当初的精算,可设计者却不敢承认当初想赖帐的诡计。

其次,战后人口大量增长,虽赖帐诡计失败,却仍得以用「庞氏骗局」支撑,但所有骗局终会爆破,年金骗局当然也不会例外。

 

雪上加霜的,就是过去经济高速成长、高利率的年代,年金还能靠著投资收益「复利的力量」来弥补不足,不幸的是全球已进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再也找不到「复利的力量」了。

 

年金制度:全球经济停滞的肇因

 

这种年金的设计,不但从最开始就是种欺骗,也存有相当不公不义的成分。年轻人要缴给老人,是世代间的不公平;而那些英年早逝者,生前每个月平白遭扣薪水却无法享受,只能让那些长寿者平分,这也是种寿命间的不公平。

 

事实上,年金制度也是当前全球各国经济不振、低利率的原因之一。因为真正提供生产力的年轻世代,却要负担沉重的年金缴款与其他社会福利,导致消费力薄弱,也无力投资自我、提升生产力,经济发展当然停滞。

而那些坐领年金的老年人节俭不消费,却把省下的资金拿去炒作资产,像是以买房收租等方式赚取年轻人的血汗钱,也因此,双重压榨下的年轻世代几无可支配所得,自然造成消费力低落,无论用什么刺激手段,皆无法解除长期通货紧缩。

 

如今,各国的年金改革,连同台湾在内,也只是跟罗马帝国相同,仅触及「多缴、少领、延退」的皮毛,却不敢碰触「年金是场骗局」的本质问题,不敢诚实认错,不愿向人民承认天上不会凭空掉下钱可以领。

「多缴、少领、延退」只能延缓一时问题,最终总得彻底解决。哪个国家能先找到解答,必定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有相当优势,至于答案何在?从年金「纪元前」的来龙去脉细细爬梳,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蓝弋丰,台大医学系毕业,现任科技新报数位内容行销总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