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能見到,每當大臣立功或者有重要表現時都會被賞賜頂戴花翎,而當官員犯錯時也都會被摘去頂戴花翎。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一旦被摘頂戴花翎的官員都會將頂戴花翎護得緊緊的,彷彿只要擁有這頂戴花翎就擁有全世界一樣。那麼,這看着跟裝飾品一樣的頂戴花翎,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清朝時有規定,凡是科考,考生必須穿官衣、戴官帽。由於參加科考的人太多了,根本沒那麼多官衣官帽。怎麼辦呢?朝廷就放寬了要求,免了官衣,但一定要戴官帽。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清朝時對服飾的要求和考究號稱中國歷史上最繁瑣、最豐富,就拿這官帽來說,就分爲兩種。一種是夏天大臣們在宮中所戴的官帽,又竹藤製成,散熱性好,且不易生蟲,還能防曬防雨。一種是冬天大臣們在宮中所戴的官帽,四周有翻起,形成雙層結構,非常暖和。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爲了加強其美感,清朝統治者也曾經在做工和用料上猛下心思,並層層增加各種各樣的裝飾品。比如說,用藤和篾席製成的涼帽,就精心地在帽表裹以羅絹,外罩白色綾羅,上綴紅纓,頂珠;而暖帽則取材於貂鼠、海獺、狐狼等等,中間裝上以紅絲織成朱緯,外罩黑布及圍上青絨,檐邊爲黑色,帽頂上又覆蓋紅色帽緯,最頂部依然有一顆頂珠。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如果說頂戴是官員服裝的標配,就相當於今天的肩章或者領章,那麼花翎就代表着榮譽。頂戴花翎對於當官的來說是一種身份、級別的體現,官大官小全靠它來分辨。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就從芝麻官開始說吧,八品、九品的頂珠都是鏤花的金頂珠,但九品的用是是陽紋鏤花金,八品用的是陰紋縷花金。不管是陰的還是陽的看上去都黯淡無光,大概顯示地位不高的意思。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七品官員,使用的也是金頂,當然作爲相對八品和九品高一級的官員,七品的金頂這裏的“金”不是一般的金。它主要是素金,也就是高純度金屬,看着要比八、九品的閃亮一些。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六品頂珠一般爲硨磲。它是生活在熱帶海底的一種軟體動物的貝殼,由於在古代生產力不高,所以那時候的金價值比不上硨磲。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可別看不上這硨磲,它可是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被稱爲“貝王”。古代常將硨磲置於佛堂神桌之上,或供奉於家中作爲鎮宅之寶,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和珍珠並稱爲“佛家七寶”。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硨磲內殼爲白色而光潤,白皙如玉。在佛教界中,硨磲深受喜愛,顏色漂亮的硨磲手珠,除了可做裝飾外,配戴在身上也可避邪保平安。

回過頭來再說五品,五品的官頂珠爲水晶。古稱水晶爲“水玉”“水精”,寓意官員能像這水晶般透明不做貪官。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而四品官員的頂珠爲青金石,是一種相對罕見的寶石。很多地位高貴的人認爲這是天的顏色,祭天時必戴青金石。古人曾稱青金石爲“琉璃”,東晉王嘉著《拾遺記卷五》載:昔始皇爲家,以琉璃、雜寶爲龜魚。這也說明了色相如天的青金石對始皇帝來說很重要。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青金石是通過“絲綢之路”,從阿富汗傳入中國的。其通常爲集合體產出,呈緻密塊狀、粒狀結構。顏色爲深藍色、紫藍色、天藍色、綠藍色等。

三品官員使用的是藍寶石。相比一品官員的紅寶石,藍寶石的產量和種類要多一些。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藍寶石也屬高檔寶石,是五大寶石之一,位於鑽石、紅寶石之後,排名第三。

二品官員的帽頂爲珊瑚,顏色多爲紅色,以豔紅最爲名貴。但也有一些官員使用的是極爲珍貴的紅珊瑚,呈紅色或粉色,其價值僅次於紅寶石。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紅珊瑚,色澤喜人,質地瑩潤,與珍珠、琥珀並列爲三大有機寶石,在東方佛典中亦被列爲七寶之一,自古即被視爲富貴祥瑞之物。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一品至子爵級別的官員,禮帽上的頂珠都爲紅色寶石級剛玉。其中以血紅、鴿血紅爲稀世珍品。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紅寶石質地堅硬,硬度僅在金剛石之下。在當時紅寶石極其罕見,自然價格也相對高,因此十分珍貴。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紀曉嵐是從一品,和珅是正一品,都說這顆紅寶石價值達1.3個億!

最貴的配珠竟是和珅戴的這顆,價值1.3億!

不過,這些流傳下來的衆多珍貴無價的寶藏及文化中,無不凝結先人的智慧結晶。不論是取材還是工藝包括它的文化,都不是能用金錢價值來衡量的。您說對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