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小店已经营了一年半,终于迎来了丰收,然而近期的营业额下降,给我提了一个醒,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生意保持敬畏的心里,尤其是得让店员也要思想统一。

2018年9月份的时候水果生意本应旺季,但因经验不足,经营不善导致营业额一直徘徊在2K~3K。水果店虽然是我开的,但是我依旧上班在店内时间有限,9月份更是因为工作比较忙未进店。

9月底媳妇过来诉苦说生意不好做有问题,我觉得是我出现的时候了。所以10月一未出去浪,在店内分析店内的销售情况以及为什么营业额不高。

门店生意我理解最注重的几个点:

1.价格牌要简单清晰。购买方式,购买价格要清晰。一进门,你有什么在卖贵不贵很直观的告诉你的客户是很关键的,不要让顾客自己去找,从消费心理上让客户自己去找价格的时候这次消费体验已经下降了。因此做的第一波调整就是价格牌分类和统一。区分出活动商品和非活动商品。

2.货品堆放。这个是门艺术,从我个人浅显的理解,货品堆放是由目的且有意义的,货品摆放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想法的堆放仅是堆。

  • 首先要对堆放分区,苹果橙子一类的,瓜果一类的,葡萄一类的,包装精美的等等清晰的商品区域划分减少客户找商品的时间成本。
  • 堆放尽可能有立体层级效果以示商品全面且丰富

3.找到自己店里不符合购买预期的点,我觉得这个很关键。比如说我去火锅店吃饭,如果吃一顿300块左右的火锅,我觉得商家提供免费的纸巾(不是湿毛巾)是符合消费预期的,如果商家说这个需要额外付费1元才能获得几张纸巾,这就是不符合消费预期,影响复购。

4.永远都不要觉得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可能某个思想在一段时间内是对的,下个星期就是错的。因此对所有的事情的判断不能紧紧通过营业额是否符合自己预期来判断事情的对与错。不断地向同行学习,理解同行新动向是很有必要的,把别人的销售方式当做一本书去细细品读,在思想上同同行进行灵魂的对话。

5.细化数据。这个我觉得也是算高要求,不过最低的要求是,得清晰的知道哪个品类的水果是赚钱的,哪个品类的水果是为了拉客的,赚钱的水果预期能赚多少钱......这个就需要非常仔细的数据分析,这块短期内不会带来任何营业额的提升或者收入。清晰的数据分析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从时间维度和销售额等纬度分析商品的销售情况。

6.持续学习拉新,提高复购,推广营销的手段和方式。结合第五点持续的分析手段和方式的效果,最终找到最符合地域消费习惯的运营方式进行运营。这块见仁见智,对一家小水果店来说也是高要求,我个人偏好问题分析,因此喜欢在此类事情上下功夫。

7.店内工作的流程梳理。程序员出身的我,习惯性的思维就是哪里还可以优化一下,尤其是流程上的问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店内的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我这边是在公寓小区里,因此晚上的主要矛盾是人流量大与员工优先之间的矛盾,而白天是理货工作量与店内持续有客人所带来的工作冲突矛盾。清晰的分析不同时间点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通过制定合理的流程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以确保客户体验。

8.每个星期的自检。以上信息每个星期都需要过一遍,以保障良好的稳定的持续发展。

现在是5月一了,店内又出现了点问题,基于以上几点我会对店内再进行一波调整。希望有效,为自己加油,解决问题比赚钱更让我觉得快乐。接下来想做公司的下午茶生意以及做好外卖生意,后续会进行分享,欢迎关注和打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