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625.JPG

小学时参加科展的印象只剩下氢氧化钠这几个字,
还有一本厚厚的实验记录,我和另一位伙伴在POSTER前战战兢兢接受评审提问,
然后以初生之犊姿态勇夺当年科展之冠,
其实我只是爱照著小牛顿里的科学实验,玩玩鸡蛋翻滚或者试纸试验罢了。

然后国中前两年和学长们窝在自然教室里,各自在实验桌做著不同实验,
男女合校分班的有别,
在那间教室却没有性别的隔阂,只有有志一同,
是段很难忘怀、份属青春年华的回忆.....

前些日子在网路上看到DIY天气瓶(storm glass)的转载,
又让人回想起那酒精灯烧杯、小心翼翼计较着几克几毫升的化学青春,
仔细研究其中的步骤与材料,
只需要液态的溶合,没有牵涉危险性较高的燃烧融化,
加上还有现成DIY套组,
那份跃跃欲试想让女儿们也体验妈妈当年一头栽入的实验室时光,
赶紧张罗简单工具,
让孩子们一探究竟,这四季时节随温度绽放美丽在天气瓶(storm glass)的万千变化!

8137376605_0b8efe4af4_b  300063419_file_230768300063396_file_430484 

天气瓶又称为风暴瓶 “ Storm Glass ” ,在19世纪的欧洲航海上被作为 气象观测设备。
发明者是英国海军上将 Robert FitzRoy,曾用于当时一些有名的航行,如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小猎犬号。
天气瓶在小说家Jules Gabriel Verne 于1873年出版的作品《海底两万里》中,
被安装在著名的巨型潜水艇「鹦鹉螺号」。

将蒸馏水、酒精、硝酸钾、氯化氨和樟脑等混合液注入密封玻璃瓶内,
再借由观察瓶内液体结晶状况来预测天气。
(节录自mobile01.com

说是「大人的手作」也不为过,
幸亏网路什么都有,第一化工的《天气瓶DIY组》完全贴近"化学也能简单有趣"的需求,
把平常难得,分装不易的天气瓶基本材料都备妥,
有兴趣动手实验的人只需要再准备烧杯、玻棒、乳胶手套、酒精与纯水,
就可以轻松亲手完成独一无二的天气瓶。

IMG_3497.JPG
IMG_3506.JPG

简单列举天气瓶DIY的材料与步骤:(详细可见DIY天气瓶详细步骤教学

● 材料
2.5 g 硝酸钾 Potassium Nitrate
2.5 g 氯化铵 Ammonium Chloride
33 mL 蒸馏水 – 可于超商购买( EX. 泰山纯水)
40 mL 乙醇(酒精)95% Ethyl Alcohol / Ethanol
10 g 樟脑粉 Camphor Powder

● 器材
2个 - 玻璃烧杯或玻璃瓶
2只 - 搅拌棒(可以竹签代替)
1双 - 手套
1个或数个 - 含盖可密封玻璃瓶
(玻璃瓶盖挑选时尽量避开铁、铜栓盖)

IMG_3501.JPG

氯化铵与硝酸钾开罐前可以先轻敲让化学粉末减少与罐壁沾粘,
至于樟脑粉可将剂量内的酒精少许摇晃晃匀瓶身再倒入烧杯内,
过程中请注意戴著手套的双手保持俐落不把粉末到处沾粘。
(硝酸钾与氯化铵会带有刺激性,低年级小学生特别小心注意)

cats.jpg
IMG_3537.JPG

按照步骤各自将氯化铵与硝酸钾溶化于纯水、樟脑粉溶化于酒精中,
搅拌均匀至液体成透明状。

IMG_3553.JPG

将两个烧杯内的透明液体混合,此时的混合液体会呈现乳白混浊状。

cats2.jpg

请继续搅拌,让混合后的液体由浊白到透明通透即可。

IMG_3574.JPG
cats3.jpg

将完成的透明液体倒入准备好的天气瓶中,
若要增添视觉效果,可以滴入3-5滴水性染料到混合均匀的液体中再倒入天气瓶,
水性三原色可以变化的颜色非常有趣,
孩子们调色得乐此不彼!

然后静待约莫一周间,
应该就能看到随著天气温度而在瓶内的结晶美丽变化了!

即使不能正确预报天气,但是光是作为一个美丽的摆饰,
或者就是化学实验的动手尝试,这样的天气瓶就让人觉得有趣又有意思,
是不是找一个午后,揣着年少的科学实验回忆,和孩子一起来场居家自然实验教室吧:)

延伸阅读:
古时候的中央气象局,Storm Glass预测天气中!
第一化工DIY天气瓶

哪里买:
第一化工  台北市大同区天水路43号  (02)2559-9699
瓶瓶罐罐  台北市大同区太原路11-8号 (02)2550-4608

IMG_3647.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