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清風沁人心,撫於案上閑自適!大家好,我是清風撫案!如果喜歡清風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並點點贊哦!

話說,當年始皇帝兩腳一伸,秦二世上台,立刻把他老爸的家產都敗光了。在鄉下的農民工陳勝吳廣看見創業的機會到了,便帶了一隊人馬在大澤鄉揭竿起義。秦帝國在農民起義的洪流中土崩瓦解後,各路諸侯為了問鼎中原互相攻打吞併,殺到最後,只有剩下楚漢兩股勢力。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中國南方,還有一支人數50萬的秦國銳士。

於是,就有人問,大秦都亡了,怎麼那支軍隊無動於衷?

這支人數50萬的武裝力量駐屯在南方幹啥呢?

莫著急,待清風娓娓道來。

先說說這支軍隊的由來

公元前221年,秦皇掃六合,天下久分歸一。雄心霸志的秦始皇為了鞏固邊境,先是派遣蒙恬帶領秦軍30萬抗擊匈奴並修築長城,後又遣主將屠雎、副將趙佗率領50萬軍隊征服百越。

經過幾年的征殺,南越被秦軍踏平。但南越乃潮濕之地,中原人士多數水土不服,屠雎、任囂兩位將領逝去後,趙佗就成為了南越的最高領導人。

就這樣,50萬秦國士兵在趙佗的帶領下在中國的南方落地生根。(估計廣西狼兵的血性與戰鬥力是繼承當年的秦軍)

為何不北上與群雄逐鹿中原?原因有以下:

趙佗在南下之前,始皇帝有命:待百越被征服後,固守當地,莫問中原之事。(如果北上的話,不說能不能重興秦國,沒有秦軍守護的南越地區可能就要丟了)

秦已失民心,天下大亂,秦二世留下的爛攤子沒人想幫他收拾。趙佗不可能放著好好的南越王不當,北上去拯救一個無望的王朝。

50萬軍隊是在征討南越之前的人數,經過連年的征討,因當地的氣候,病死、戰死的將士不在少數,剩下的秦國將士還有多少的?

秦皇朝滅亡得太快,南征的將士這邊還沒有平定,不可能北上與起義軍競爭,還不如好好保存實力日後再說。

趙佗帶領下的秦軍對南方的貢獻

在天下穩定後,劉邦對自立為王的趙佗採取了柔和的政策。趙佗也很給面子,他年年修職進貢,與內地頻繁通使、貿易,既維護了中華民族的統一,又進一步促進了南越國的發展。特別是內地牛馬、鐵器通過貿易進入南越,加快了南越國的社會進步。直到趙佗去世後,南越國歷任過四代皇帝,公元前111年,南越國被漢朝滅掉。

以上全為清風手打,歡迎有不同意見的朋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點個贊哦!

1. 據說當年,秦始皇有詔命,國內即使有叛亂,南越軍團也不許回師支援,一定要鎮守住南越這塊新的國土。

2.南越軍團中絕大多數為六國子弟,他們是移民兵團,在嶺南這塊新國土上,慢慢已經紮根,娶妻生子,不再願意再拖家帶口去攪和到楚漢之爭的漩渦里。

3.年齡老化問題。先秦時期,人們的壽命普遍較短,在秦始皇時期是精壯兵團,然到楚漢之爭時,想必也不太年輕力壯了。

4.對秦二世,朝堂混亂的失望。楚漢之爭時,秦已滅亡,為何而戰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