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的地理環境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生產出來的食物也相對不同。而喫乃人生一大事,就算同樣的食物,沒有同樣的環境,做出來的東西,口感什麼也都是不一樣的。


這3種小喫,只有本地人才能做出來的味道,外地人開車都要過來喫


每年都要去別的地方看一看,大家從自己呆膩的地方到別人呆膩的地方去玩一玩,而每個城市吸引大家更多的除了當地的美景,還有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小喫,而這幾個地方的特色小喫,實在是讓小編我流連忘返,並且在其他的地方都喫不到一樣的味道,只有到了本地才能喫出最好的口味。

宜賓燃面


這3種小喫,只有本地人才能做出來的味道,外地人開車都要過來喫


宜賓,萬裏長江第一城,是長江、岷江、金沙江三江匯合之處。而宜賓燃面更是好多人慕名而來宜賓的原因。一碗燃面看似簡單,實則裏面的每一個材料都有着自己本身的韻味。


這3種小喫,只有本地人才能做出來的味道,外地人開車都要過來喫


首先,一碗麪上面滿滿的碎米芽菜和花生,碎米芽菜就是也是宜賓的獨家特色,喜歡的朋友還能買上帶回去。再往上滴上麻油、撒上芝麻、八角等,由於油多無水,所以可以一點就燃,實屬一大特別的景觀,不管看幾次都很感嘆。


這3種小喫,只有本地人才能做出來的味道,外地人開車都要過來喫


其實宜賓燃面的調料什麼的都可以買回去自己在家做,而爲什麼做不出在宜賓本地喫的味道呢。其實最特別的還要數它用的面是三江水土養育出的水葉子面了,引用三江之水做的面,麪粉和水質都和別的地方大不相同。經過開水煮出來的面既勁道又有嚼勁,不會像別的面一樣容易坨起來和細軟,根根分明,地道的師傅掌握好火候和時間,那味道巴適得板。還必須新鮮手工的水葉子面,保存時間較短,所以別的地方都無法使用相同的面,喫起來的口感自然不如本地。

雲南過橋米線

雲南的過橋米線也是我去雲南的必喫食物了,特別是去了發源之地雲南蒙自,不喫一碗過橋米線,那真的可以算是白去了。


這3種小喫,只有本地人才能做出來的味道,外地人開車都要過來喫


雲南的米線一般是通過飯米而專門做成的,用大米經過發酵之後磨粉而成,製作的工藝比較複雜,但是喫起來卻是鮮香可口。


這3種小喫,只有本地人才能做出來的味道,外地人開車都要過來喫


過橋米線的十幾種配料也是讓人歎爲觀止。必須用老母雞精心熬製的高湯,端上米線之後,都能聞到那股子地道的鮮香味,表面漂浮的一層雞油能夠讓整個米線溫度得到良好的保持,再倒入切得超級薄的配料們,雲南火腿、菠菜等十幾種配料,整個味道喫起來很是香甜爽口,最後再喝上整完高湯,整個人都暖暖的。

重慶烤魚


這3種小喫,只有本地人才能做出來的味道,外地人開車都要過來喫


去到了重慶,除了火鍋,一定要喫哈萬州烤魚。祕製的燒烤配料和超級嫩的魚肉結合在一起,完全是完美的口感。你要說烤魚哪裏都有,但是在重慶萬州的這個烤魚還真的在別的地方喫不出同樣的味道,將醃、烤、燉三種方法有機的結合起來,又結合了重慶火鍋的獨家配方,調製出的味道自然是不同的。

提醒各位好喫嘴兒們

去哪裏旅遊的話一定要找到當地最正宗地道的食物來品嚐,不一定很出名,但是一定是具有當地特色,比如西南地區這三種特色,別的地方做不出來的。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在評論區告訴小編還有哪些地方的美食值得一去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