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我會毫不猶豫地選象棋。因為五子棋雖然都起源於古代中國,但是真正的發展在日本,在歐洲得以風靡。根據日本的有關資料文獻介紹,中國古代的五子棋是先經由高麗(朝鮮),於1688年至1704年的日本元祿時代傳到日本的。現代五子棋,就是經過日本不斷改良後形成的,在日本稱之為「連珠」,已難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身影了。

而象棋則不然。從棋子配置和棋理設計都深深烙下了中華文化的印跡,無論是棋子中的將(帥)、士(仕)、象(相)、馬、車、炮、兵(卒),還是棋盤上的「楚河漢界」,都浸潤著中國古代的戰爭文化、封建文化,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縮影。正如有位名家所言,中國象棋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實踐經驗總結,其傳統性和封閉性更明顯,不瞭解中國封建文化,就不瞭解中國象棋。

從中國象棋中,我起碼解讀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幾個側面。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戰爭意境。中國象棋的將帥是氣定神閑,羽扇綸巾,坐於九宮之內,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發號施令,調兵遣將,把控整個戰局,棋局裡的將帥儼然就是對者局的化身,所以象棋能讓對局者有一種指揮千軍萬馬,攻城侵地、直搗黃龍的感覺,達到了棋人合一的境界。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勝負觀念。中國象棋以先將死對方主將(帥)為最終勝利,因此棋盤上所有棋子的運子邏輯都是以保護己方主將(帥)不受攻擊,先殺死對方主將(帥)為目標展開的,因此爭取多消滅對方等重量級棋子,解除對方進攻威脅,圍繞如何殺死對方主將(帥)來排兵布陣展開攻擊。車、馬、炮、將(帥)就成了重點打擊對象。

「捨身盡忠,取義成仁」的忠義思想。因為勝負只取決於將帥之存亡,只要將帥仍存,即使全軍覆沒,亦不為輸;將帥若遭不測(被將死),即使未失一子,亦算失敗。所以所有棋子,不論能力大小,均為保將帥不失,拚死護衛,甚至捨身抵命,被殺光喫盡,也在所不惜,體現了「士為知己者死」的死士精神。

當然,多中國象棋中還能發掘出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比如觀棋不語,落子無悔等等,本人水平有限,僅能列舉一二,打字不易,請多點贊,歡迎大家點評指正。


謝邀。據我所知,中國象棋和五子棋都是我國文化孕育下產生的棋類遊戲,雖然都起源自我國,但是兩者很少被拿來比較,一般是象棋和圍棋被人們討論得更多。故象棋和五子棋相比較,我傾向於象棋更能代表中國文化。

五子棋是圍棋的一個衍生棋種,大多數人認為五子棋下棋規則太簡單(只要五個棋子連成一條直線就代表贏棋),沒有任何難度,因此在我國有這樣的現象:人人都會下五子棋,但沒有多少人會想去研究圍棋、象棋那樣去研究五子棋。目前五子棋在日本、歐洲等國家比較流行,我國在2001年起纔有全國性的五子棋比賽,五子棋這項棋類運動在我國長期不受人們重視。

為什麼說象棋能代表中國文化?首先棋子是漢字,這是我國特有的象形方塊字,歷經數千年,源遠流長;其次,象棋是模擬古代的軍事戰爭,有「將帥」運籌帷幄,有「士象」作為防衛,有「兵卒」衝鋒陷陣,有戰車,有戰馬,有大炮,棋盤雖小,無不囊括;再者,象棋中的「將帥不出門、不碰臉」、「兵卒前沖不後退」、「蹩馬腿」、「堵象眼」等也是中國象棋獨有的特殊規則,體現了古人對於軍事戰爭的理解。


首先我得提一句,題主是不是寫錯字了?象棋一般都是拿來和圍棋作比較的,哪裡有和五子棋作比較的?再者說,這兩者都能代表中國文化,因為它們代表的是不同的文化。

無論是圍棋/五子棋抑或是象棋,它們的棋盤都是方的,而棋子都是圓的,從這一點上它們都反映了中國人的觀念,也就是天圓地方。而細細探究起來,它們代表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

圍棋是道家文化的重要體現,棋子上它的黑白兩色,正貼合了太極陰陽;從每個棋子的作用來看,它們都是一樣的,不存在誰比誰更重要;而從謀篇佈局來看,圍棋比象棋還要重視大局觀,不能僅僅侷限在一個子、一口氣的得失。

而象棋則滲透著濃鬱的兵家文化的色彩,兩邊的軍事實力已經擺好,不會再多一個子,上來就是你死我活的廝殺。每個棋子的作用是不一樣的,車馬炮就是要比小卒子重要,而老帥如果一丟整盤棋就算沒了。一城一池的得失,對於整個棋局的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但是無論是道家還是兵家,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無論是象棋、圍棋還是五子棋,都是中華文化的代表,而絕不是那些東洋或是半島蕞爾小國的文化遺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