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內參導讀:在2019年全國兩會報道中,浙江廣電充分利用新技術手段,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形式開啓全方位融媒體報道。《電視指南》對話浙江衛視新聞中心主任趙林、新藍網總編輯沈芸,探討浙江廣電如何拓展重大時政報道融合傳播的力度、深度和廣度。

  來源:《電視指南》雜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管)

  文/王朝明

  全國兩會期間,浙江衛視派出近百名採編播和技術人員,組成融媒體報道團隊,依託浙江廣電集團在北京設立的全國兩會融媒體中心,打通大屏小屏、線上線下、會內會外,形成融合傳播新格局,做到了全媒體報道兩會盛況、多形態傳播兩會聲音。

  《電視指南》對話浙江衛視新聞中心主任趙林、新藍網總編輯沈芸,探討浙江廣電如何拓展重大時政報道融合傳播的力度、深度和廣度。

  浙江衛視新聞中心主任趙林

  新藍網總編輯沈芸

  多欄目聯動,多形態呈現

  新技術是媒體融合的助推器,也爲多樣化的報道方式提供了可能。在2019年全國兩會報道中,浙江廣電充分利用新技術手段,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形式開啓全方位融媒體報道。

  趙林向《電視指南》介紹,浙江衛視《全媒體聚焦》採用虛擬演播室,用大數據分析今年兩會民生熱點話題和建議,速遞給前方代表;特別策劃《民生熱點幫你問》《“兩會”我提問》,通過融媒體聯動,使會場外百姓關切與會場內的代表委員發言充分對接,形成有效互動。

  《履職這一刻》播發報道《找準產業留住人才 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從“湖州安吉的最後一批白茶‘扶貧苗’正式啓運”這一新聞事件切入,報道兩省代表委員圍繞“脫貧攻堅”出實招、謀實舉,讓會場變現場;浙江衛視緊跟會議議程,播發浙江代表團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圍繞熱點,直面關切,積極反映代表履職,大會報道有深度有熱度。

  兩會期間,浙江衛視還通過《浙江新聞聯播》《正午播報》《新聞深一度》《今日評說》等主要欄目,開闢全國兩會特別報道,多個時段組成覆蓋全天的新聞縱貫線;多個欄目覆蓋時政、民生、評論、人物專題等多樣態的新聞報道矩陣,並在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中國藍新聞”公衆號等新媒體渠道立體傳播。

  在互動方面,全國兩會報道中,浙江衛視創新推出《民生熱點幫你問》《“兩會”我提問》《履職這一刻》等多檔融合互動板塊,記者帶着老百姓的關注,走進兩會會場,通過會內會外的聯動,展現代表委員的履職故事,做接地氣、有溫度的兩會報道。

  比如《浙江新聞聯播》節目中推出特別策劃《民生熱點幫你問》,通過新媒體徵集網友問題和心願。在浙江的後方記者,圍繞網友關注的民生熱點展開深度調查。前方駐會記者則把這些問題捎到會場,向代表委員提問,讓會外的百姓關切和會場內代表委員的觀點充分對接,形成互動。

  如何讓老年人擁有更幸福的晚年?二孩政策放開後如何緩解“入托難”?垃圾分類難“分”如何破局?“網約護士”如何叫好又叫座……趙林告訴《電視指南》記者,這些節目的內容來源於互聯網、來源於老百姓,老百姓的提問、建議、感受和關切構成了節目的主要框架。

  報道強化大會熱點的基層反響,做老百姓願意看、看得懂的會議解讀。同時也豐富了傳播方式和表現形式,讓傳統主流媒體和新興網絡媒體之間有效互動、同頻共振,大大增強輿論引導的效果。

  全媒體交互式虛擬演播室

  創新播報形態

  今年浙江衛視加大了傳統廣播電視技術和互聯網新媒體技術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新技術在採訪、編輯、傳播中的重要作用,以強大的技術力量爲優質內容的生產提供支撐,以全新的技術裝備激發採編人員的創作衝動。

  趙林向《電視指南》介紹,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浙江衛視虛擬演播室相比往年面積更大,可以呈現更新、更逼真的虛擬現實場景。該區域通過虛擬前景技術推出“未來社區”,觀衆可以跟隨主播的播報、引導,一起走進由技術生成的醫院、學校等可視化環境,結合政府工作報告,以身臨其境的場景化體驗直觀感受民生實事的落實給人民羣衆帶來的變化。

  而在其他欄目中,該區域可根據不同需求變身爲主播臺、訪談區等場景。兩會期間,浙江衛視打造全媒體交互式虛擬演播室,創新播報形態,重點打造《全媒體聚焦》板塊,引發廣泛關注。

  據瞭解,《全媒體聚焦》每期3分鐘左右,在內容呈現上,充分利用融媒體資源,集萃《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央媒當天熱點報道和熱門新媒體產品,整合浙江廣電旗下多家廣播電視頻道和網絡平臺、新聞APP、微信微博等媒體產品。表現形態上,運用虛擬演播室進行包裝、電視三維技術、多媒體互動報道等手段,爲觀衆帶來更爲立體、直觀、生動的兩會播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國兩會報道中,“新藍算法”第一次亮相。新藍網總編輯沈芸向《電視指南》介紹,“新藍算法”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根據用戶個人興趣愛好來傳遞信息,特別是智能語音播報技術,只要點擊新聞頁面右上角的語音播報鍵,AI語音智能主播就能播送新聞,用戶可以選擇機器人“小藍”的聲音,也可以選擇浙江衛視新聞主播的聲音,爲用戶帶來優質內容,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

  打通大小屏

  融合創新佔據“輿論主場”

  媒體融合傳播是浙江衛視今年兩會報道的亮點關鍵詞。3月2日起,浙江衛視依託在北京設立的全國兩會融媒體中心,以融合互動的創新形態,實現一次採集、多次生成、多端發佈,形成廣電宣傳矩陣,全方位多角度報道兩會盛況、傳遞兩會聲音、講好浙江故事。

  浙江衛視前方記者採用視頻和圖文等方式,通過“中國藍新聞”客戶端、“中國藍新聞”微信公衆號等移動端首發,浙江衛視的多檔重點欄目也實現了多終端分發。除了融合浙江廣電集團內的採編力量,新藍網還聯動全省廣電融媒體聯盟——“藍媒號”,有效提升了兩會報道在廣大基層羣衆中的影響力。

  對於今年全國兩會報道最大的感受和變化,在新藍網總編輯沈芸看來,網絡視聽媒體與傳統媒體同頻共振、共同發聲,積極運用前沿技術,創新媒體融合傳播手段,全方位報道大會盛況,不僅呈現了新媒體的擔當有爲,也展現了在傳播正能量、唱響主旋律上的價值和魅力。

  而在縱深推進媒體融合的助力下,新媒體優質內容生產也呈現出新的氣象。新方式、新視角、新傳播,全國兩會報道的產品化、移動化促進了新聞產品的裂變式傳播,讓兩會宣傳報道有聲有色有氣勢、出新出彩出精品。比如新藍網中國藍新聞推出的沉浸式快評《你好三月》、口述圖解《相約春天裏》、視頻博客《“兩會”VLOG》等原創新媒體欄目頗具看點。

  媒體融合大趨勢下,在技術被廣泛運用的今天,如何在產品創意上開拓新思路也成爲在新媒體領域取勝的關鍵一步。從內容層面,如何打造差異化的內容?如何提高內容的觸達率?

  在沈芸看來,隨着互聯網原住民全面入場,如何用好內容黏住“新生代”的心,是主流媒體必須面對的課題。而融媒體產品要提高內容的觸達率,最核心的是要更加重視傳播體驗,把有意義的內容做得有意思。換而言之,就是要提高主流媒體內容的“網感”,讓產品更接地氣、更具年輕態、更有互動性。

  “互聯網傳播不僅要可讀、可聽、可看,還要可互動、可分享、可體驗,讓閱讀者成爲二次傳播者,讓新聞自動找到下一位讀者。如何能夠把創意跟技術結合起來,這是媒體融合非常重要的課題,要不走尋常路,追求極致創新,讓技術和界面更好地爲內容服務。”沈芸說。

  從兩會報道看媒體融合新趨勢

  從“中央廚房”革新內容生產,到“媒體大腦”試水新聞製作,再到大小屏互動移動化播出顛覆傳播模式,各大媒體不斷創新,推出形態各異、精彩紛呈的新聞報道,新聞表達也逐漸向民間語態轉變。這一切都體現出媒體融合從“相加”到“相融”帶來的新變化,更預示着全國兩會報道進入了全新的時代。

  在沈芸看來,首先,體現出流程再造“移動端優先”的內生力。比如浙江廣電集團整合廣播、電視、新媒體等各媒介端口優勢,策採編發一體聯動的生產流程更爲成熟,互聯互通的運作機制更加深入,移動端優先打造全媒體流程更爲高效,體現出“傳播快、產品多、受衆廣”的傳播效果。

  其次,體現出融合傳播“突破邊界”的聯動力。今年全國兩會報道中,多方渠道連接、打造傳媒矩陣,進一步打通了“縱貫線”,打出了融合傳播組合拳。尤其是江浙滬皖廣電系新媒體聯動,成爲媒體融合的全新嘗試。在今年兩會報道中,江蘇、浙江、上海、安徽四地聯動,站在全局報道視角,創新傳播理念,同時又結合自身特色,針對不同角度側面開設欄目《會見未來——長三角融媒看兩會》欄目,共同探索開啓長三角一體化新引擎的最佳方案,聚焦兩會熱點話題,生動呈現代表委員的真知灼見。

  最後,體現出前沿技術“內容智造”的推動力。今年的兩會報道中,通過中國藍雲平臺,鮮活素材直達“藍媒號”各內容發佈平臺,進一步體現出技術引領力。通過“新藍算法”、智能語音播報技術的研發,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媒體技術在新聞採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中,得到進一步的探索運用,以更加融合、開放、清新的方式傳遞兩會好聲音,形成了全國兩會融合傳播新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