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9

记者李靓慧/专访

10月19日一早微雨,近百名上海商银的中高阶主管及员工,列队排在证交所大厅外,等待高龄96岁的董事长荣鸿庆带领著经营团队,踏上无比荣耀的「上市红毯」。上市的喜悦,让荣鸿庆笑得合不拢嘴,以浓厚的上海腔,直说「非常开心」。

矢言打造亚太最好华人银行

在上市的前一日,上海商银董事长荣鸿庆在夫人荣周淑霞、孙子荣康信的陪同下,接受本报专访。他表示,他任职上海商银这数十年,最大的心愿就是推动上海商银上市。接下来,要积极「发展海外据点」,并成为「亚太地区最好的华人银行」。

荣鸿庆表示,过去上海商银的布局,都是为帮助台商两岸三地的发展,希望协助全世界的台商「从小变大」。荣鸿庆的长孙荣康信一旁补充表示,近年很多台商积极发展东南亚市场,上海商银也已积极朝东南亚增设据点;至于美欧等贸易重地,借由香港子行在美国、英国设立的分行,提供台商必要协助。

荣鸿庆特别点出现今「经营环境改变」的挑战,不只是美中贸易战带来的变化,还有金融科技的改变。荣鸿庆观察,许多台湾的企业对基本的「网路安全」,还没有做好准备,上海商银希望能为客户预先因应。因此,上海商银在IT的投资金额,并不亚于其他同业。

荣鸿庆对金融科技非常重视,荣康信说,只要苹果出了新手机,荣鸿庆一定先拿到,而且还自掏腰包,所有的高阶主管一人一支,就是要银行跟上时代,掌握最新的科技趋势。

人瑞级董事长尚无退休规划

1923年出生的荣鸿庆,今年高龄96岁,虽然数年前因动过脊椎手术,无法久站,但除此之外耳聪目明、身体状态极佳。一位资深员工就形容,「一大块牛排端到董事长面前,没两下就解决了」。

荣鸿庆夫人荣周淑霞说,荣鸿庆食量一向很好,现在每天都还要小酌两杯。但他自年轻以来就睡得不多,因为白天有开不完的会,公文只能带回家看,以往总是看公文看到半夜1、2点,早上7点就起床,现在她规定「一定要12点前睡觉」。

荣康信说,爷爷年轻时很爱旅游,因为家族的生意遍布全球,正好藉著工作到处视察,「将旅游与工作结合」,现在年纪大了,如果没有特别的目的,就固定往返香港、日本、台湾、温哥华等地,维持规律的生活。

身为台湾最资深银行家、被业界暱称为「人瑞级董事长」,问起荣鸿庆的退休规划,荣鸿庆很干脆的回答,「退休?没有这个打算」。

专业经理人制仅抓住大方向

事实上,上海商银很早就实施专业经理人制,现有的经营团队、一级主管,都是从基层做起,荣鸿庆将业务放手让经理人负责,他固定每个月从香港飞来台湾一个星期。「金融业变化太大了,得负责综观全局、擘画蓝图、抓住大方向」荣康信解释。

不过,荣康信说,爷爷平常「很少讲话」。无论会议或聚会,总是「多听、少说」,在一旁听著大家的讨论,必要时才会出声「提点」一下。

多年来,荣鸿庆坚持,上海商银的股东会一定亲自主持,只要规划开分行,分行选址无论是租或买,他一定亲自看过。

严守公司治理不碰投机商品

荣康信说,爷爷接任董事长时,只有3家分行,到现在国内69家分行,每个据点都是爷爷一间间谈下来的,金管会上月才核准今年再开3间分行,下个月荣鸿庆不但要来台湾「选分行」,还要飞去中国无锡选址。

荣鸿庆的另一个坚持,在于对公司治理的要求。为了对股东们负责,上海商银的董监事们不跟自家银行借款、不炒股票;业务单位不做投机性业务、报酬率太高的产品不碰;当金融同业一窝蜂促销「好卖」产品,他就是有办法沉得住气,不管第一线行员反弹有多大,「不卖就是不卖」。

亲身见证两岸三地金融发展史的荣鸿庆,在完成上市大业后,将继续带领这个百年银行,迈向下一个里程碑。

  • 上海商银上市10大之最

    上海商银上市10大之最

  • 荣家四代经营上海商银,三代在上市当天同框合影,右为荣鸿庆儿子荣智权,左为孙子荣康信。(记者李靓慧摄)

    荣家四代经营上海商银,三代在上市当天同框合影,右为荣鸿庆儿子荣智权,左为孙子荣康信。(记者李靓慧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