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被收錄至活動「十萬個是什麼」中。

活動時間:11/29 - 12/14

活動規則:大於 200 字的客觀事實定義,且註明可信來源,創作時間在前的優先採納。

活動內容:歡迎參與活動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優質內容將有機會被收錄在《十萬個是什麼》電子書中,同時還有機會獲得一份精美的知乎周邊禮物。更多相關問題請進入活動頁面瞭解。

這是一本留給未來的百科全書,我們邀你一起合著。期待你的分享~


要理解什麼是「創造性思維」,先得理解思維是怎麼產生的?

比如,問題:7×8=?

你會如何思考這個問題?

擺一個7行8列的點陣,然後數一下有幾個點?

哪怕你用的是這種方式,還得有個前提:

  • 就是你得看得懂「7、8」這兩個數字;
  • 得看得懂「×」這個符號代表什麼意思;
  • 還得知道用「行、列」組成的點陣來解決乘法的問題;

這些數字、符號代表的意思,就是「知識」,沒有這些知識,你連題目都看不懂…

當然,如果你在小學背過「乘法口訣表」,你根本不需要搞這個點陣圖,直接可以寫出答案:56。

這個「乘法口訣表」就是知識。

剛才這個過程,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考過程」,我們發現,擁有不同「背景知識」的人,思考這個問題的過程和方法、速度是不一樣的:

  1. 看不懂數字和符號的人:一臉懵逼;
  2. 看得懂數字和符號,但是不會乘法口訣的人:列出點陣圖,一個個數;
  3. 會乘法口訣表的人:瞬間給出答案!

我們再回到這個問題「7×8=?」,你再回憶一下,剛才你是如何思考的?

  1. 看不懂,一臉懵

2. 看懂了,列成點陣圖,然後一個個數

3. 「背」答案

這答案是計算出來的嗎?

不是!

是在記憶中找到的!

我們再來看一個問題:

問題:我產品做出來了,該如何做宣傳?

思考1:背景知識中,沒有「宣傳」這個概念...

思考2:冒出很多相關信息…

一想到宣傳,腦子裡就蹦出非常多成功案例:

  • 朋友圈做微商吧,宣傳效果好,我一個朋友現在辭職幹這個,一個月幾萬塊灑灑水…
  • 做淘寶直通車吧,雖然費用不小,但是流量穩定啊,有人就靠直通車,一個月賺幾十萬呢...
  • 開微信公眾號吧,先發發文章,等粉絲有了,想宣傳什麼宣傳什麼,有人用公眾號月入100萬…
  • 做抖音短視頻吧,最近可火了,當下風口,流量超多,有人用這個方式賺大錢了,這就是10年前的淘寶啊...
  • ….

思考3:擁有一個有關宣傳的「方法論」

產品做宣傳,可以從3個方面來考慮:

  1. 營銷文案:投放渠道之前,你應該先把時間花在設計一個好文案上,它是你推廣的核心,營銷文案沒寫好,投再多廣告都是打水漂;
  2. 選擇適合自己的宣傳渠道:宣傳渠道有三類:付費媒體、自有媒體、贏得媒體,分別適用於土豪;網紅和爆款產品,我們的產品體驗非常棒,應該將投入重點放在贏得媒體,在產品中嵌入傳播點,讓朋友圈為我們刷屏!再撥一點預算,適當的投放一些付費媒體,提升短時間內的用戶觸達率;
  3. 計算流量成本:先小範圍測試投放渠道,每日緊盯轉化率、分享率等等數據,計算流量成本,找到更優質的投放渠道,加大投放力度…..基於這些概念和方法論,可以展開一整套解決方案,這裡就不做贅述了…(Enmmm.... 如果你沒有相關的背景知識,可能這段方案,你並看不懂...)

這個方案,是思考得來的嗎?

不是!

也是在記憶中找到的!

我們來看一下剛才的這些思考,具體經歷了哪些步驟:

1. 連接相關背景知識

我們首先會根據問題,在自己的知識庫中搜索相關的背景知識,可以是概念,方法論,或者別人的經驗,或者自己的所見所聞的信息,也可以是其他行業的知識...

總之,在這個過程中,大腦中會冒出很多與問題相關的各種信息。

如果能連接到的背景信息很少,我們就無法有效的思考,甚至都不能理解題目的意思...

而你掌握的背景知識越多,可用於思考的要素就越多,最終給出的方案也會越全面。當別人還在理解問題的時候,你可能已經連接到一個方法論,並開始侃侃而談了...

2. 梳理這些背景知識

想到的這些背景知識可能會很零碎,你需要結合問題,把他們重新排列組合一下,梳理成一條完整的信息,形成最終的結論。

這個梳理的過程包括篩選、整理、重組、縮放等等...

不管怎麼樣,這個結論都是基於你掌握的背景知識,重新組合起來的新應用,而不是憑空產生出來的空中樓閣。

人類的思考過程,看似無法捉摸,深入剖析,其實就這2步:

  1. 連接-背景知識
  2. 梳理-背景知識

然後我們再來看「創造性思維」是什麼?

是憑空創造出一個新的東西嗎?

是一個完全不存在的東西嗎?

不是...

我們所有的想像,都是基於已有知識的重新排列組合,或者某個特性的放大或縮小,比如:

  • 獅身人面像,就是將人頭和獅身重新組合在一起;
  • 蜘蛛人,就是把蜘蛛的特性和人組合在一起,並放大了能力…

組合的要素,放大的基礎,都是我們已有的認知。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排列組合就是創新!

那麼,如果提高你的創造性思維?

1. 增加你的背景知識

2. 讓這些知識彼此重組,再經過一些放大縮小,創新就產生了...

這個過程,有點像玩樂高積木,決定你創造性的,一個是你擁有的積木數量和種類,一個是你拼接的技巧和創意。

以上內容節選自我的專欄文章《如何提高思考能力?》,如果你想更深入的瞭解思維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提高我們自己的思維能力,歡迎你移步閱讀:

謝春霖:如何提高思考能力??

zhuanlan.zhihu.com圖標

?? 看完三件事: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啟發,我想邀請你幫我三個忙:

  1. 點贊, 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內容(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 -_-
  2. 關注我和專欄, 讓我們成為長期關係
  3. 關注公眾號「富研社」, 第一時間閱讀我專欄的最新課程

謝謝你的支持!


創造性思維是創造的過程之一,既可以形容一種認知行為,也可以形容一種人格特質。創造性思維具有新穎性適用性兩大特點。

新穎性指的是提出前人沒有提出的觀點或製作出前人沒有製作過的創意。

e.g:小明使用水果製作了一個小雪人,這個小雪人如果是小明主動通過想像力製作的,那麼小明就可以說小明進行了創造性思維這一認知過程。但是,如果小明是看著教程或圖紙製作的,那麼我們就不能叫它創造性思維。

適用性指的是產品對個體和社會能起到一定意義的價值和貢獻。

e.g:小明的小雪人讓自己受到了家長的表揚,老師的表揚。那麼這就是產品對自己的意義。如果小雪人的製作讓小明對機器人產生了興趣,並在研究後創造出了全新的節能機器人。那麼這就是對社會的貢獻。

創造性思維既包括跳出常規想問題、願意冒險思考或實驗一種想法, 對模糊性與不確定性的容忍,也包括對過往知識重新構造,改進的能力。

e.g:牛頓在伽利略的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雖然是有理論基礎的,但是對理論的改進和提升也算是一種創造性思維的體現。高斯在面對1加到100的繁雜計算中,提出了更為簡潔的計算方式,這種跳出常規想問題的過程,也是創造力思維的體現。哥白尼願意冒險思考,提出日心說這種當時認為荒謬的學說,也是創造力思維的體現。

在不同的觀察水平下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對於事物的重新創造例如手工,烹飪都可以認為是一種創造性思維的體現,科學研究角度下,對於過往概念的分析能力,對於新事物的創造能力,對於科學的偉大貢獻,可以被視為最高程度上的創造性思維的體現。

e.g:上文中無論是小明的小雪人,還是牛頓,哥白尼等等偉人的偉大理論。都屬於創造性思維。

參考資料:

[1]張亞坤.融合視角下的西方創造力系統觀[J],心理科學進展,2018,Vol.26,No.5,810-830.

[2]Amabile, TM.(1983). The social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York: Springer.

[3]Feldhusen,J.F.周林.創造性思維與創造力培養的概念[J],心理學動態,1993,第一卷,第三期:34-40


創造性思維:在沒有獲得足夠信息的情況下,能超越現有知識範圍,創造出新的結果的思維方式。

電腦,程序的迴路是按照預先設定的順序和流程進行。只要啟動,就會獲得預期的結果。

比如,電腦的創造。寬頻的研究。人類能有今天的工業化,都是創造性思維的成果。

而人的大腦雖然是超級人工智慧,如果只是按照程序進行,那麼,到今天為止,人類依然會使用天然雷劈出的火,用撿到的木棍。只是利用,而不能產生鐵斧與農耕器械。

但是,人的意識卻是超控這個超級人工智慧的主人。人腦沒有超越的程序,人的意識卻可以超越。

由於人的意識具備獨立性和開創性,在沒有獲得足夠的程序輸入的前提下,是能夠通過現有的條件,產生超越現有所有要素的新的結果。這是人類擁有意識才具備的能力。動物也擁有獨立意識,但是,動物的意識清晰度不夠,因此,創造性不如人類。反而具備了遺傳記憶。如蜂巢。


創造性思維就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思維活動,具體說就是人類認識新領域、新成果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是在長期實踐理論積累的基礎上,不斷進行自我突破而產生的高級心理活動,是人的感知、意志、記憶、聯想、思考等因素綜合升華的一種方式!創造性思維能力也不是憑空產生的,它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刻苦的學習訓練、不斷的心理突破,甚至各種挫折的磨鍊考驗而獲得,其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嘗試、反覆驗證的思維過程。


先來理解一下什麼是「創造性」。加德納提出,創造性是指產生新的且有價值的物品(比如一幅畫或一首詩)、技能(比如演奏樂器)或行為(比如將某個工具用於非常規的應用情境)。這裡強調了創造性的兩個關鍵要素,一個是「新的」,另一個是「有價值的」。

創造性思維,就是產生有價值物品、技能、行為的思考加工過程。所以它是人類諸多思維加工過程中的一種形式。如果我們把思維過程簡單地分為連續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那麼創造性思維無疑屬於後者。

相比於連續性思維著重於問題解決的框架、方法與步驟,發散性思維強調突破思維常規。擁有創造性思維的人,通常不是「努力地解決問題」,而是「聰明地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