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蠱之禍被認為是西漢帝國鼎盛時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從此以後,因武帝攻擊匈奴而獲益最大的衛氏一族,連同其姻親,包括公孫賀等,勢力被漢武帝一網打盡,盡數誅滅。從武帝早年開始不斷騰升的衛氏勢力,至此徹底結束。後來霍光因霍去病之故地位隆升,最後甚至成為託孤大臣,則可以看成是巫蠱之禍的一個間接的深遠的影響。那麼,巫蠱之禍中,戾太子劉據是否真的是被江充冤枉的呢?

根據漢書江充傳、公孫賀傳和武五子傳等記載,我的判斷是,江充確實冤枉了劉據,但是這個冤枉不是江充個人有意和膽敢做出的,而是在某種程度上受武帝以及武帝周邊主戰派的縱容甚至致使的結果,其目的就是要打掉劉據身邊的主和勢力,打掉圍繞在劉據身邊的衛氏貴族,從而鞏固武帝的權威。我們試做簡單分析。

第一,巫蠱之禍發生前夕,太子劉據已經長大成人,而且與聞政事,多次針對漢帝國的對外戰爭提出不同意見,這跟武帝的想法截然相反,並且不受以桑弘羊為首的主戰派的歡迎。然而劉據身邊聚集了大量的主和派,其中很有名的腐儒狄山博士就是一個代表。漢武帝變相殺了狄山,實際上就是在警告劉據,一味主和是要受懲戒的。然而從史料來看,劉據在狄山死後並沒有妥協的意思。要知道,在巫蠱之禍發生前夕,漢帝國的內部形勢已經很危急,帝國南部和東部多次發聲百姓據山為寇的現象,甚至有些地方還攻擊太守府,造反現象很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帝國中央的權力勢必分裂成主和與主戰兩大派。主戰派的領袖當然是漢武帝,而主和派的核心則是太子劉據。作為一個掌管帝國四十多年的雄猜皇帝,漢武帝不會允許中央權力中有足以挑戰自己權威者的出現。而劉據就是這麼一個挑戰者,而且還佔據著當時的道義優勢。劉據的最大支持者不用說,就來自他的母后和大將軍衛青的勢力。因此,武帝勢必要找時機除掉這個勢力,儘管最初目標不是要除掉劉據。

第二,江充與劉據本就有矛盾,在有人告發公孫賀及衛氏公主有不倫不法行為,有巫蠱行為之後,武帝派遣江充去調查此事,本就存在著令人充滿遐想的可能。奇怪的是,當江充調查皇后這麼大的事情發生時,武帝竟然率後宮和重臣來開了長安,去度假。從邏輯上講,這其實是賦予了江充無限大的權力去處置巫蠱案。江充是個什麼人呢?漢書記載,這個人素以誅殺貴臣深孚武帝之意。武帝猜想公孫賀的巫蠱事情在宮中有可能已經很普遍了,只是其他人出於恐懼纔不敢告發。江充明白武帝的心思,於是說宮內也有巫蠱。可見,巫蠱案中查到太子身上這個事情,不是江充原來查處公孫賀案的自然延伸,而是武帝懷疑宮中與公孫賀案有牽連,但是又拿不出證據,而江充順著武帝的心思主動將巫蠱案擴大到太子宮中的。好了,武帝懷疑皇宮中普遍有巫蠱行為,這個懷疑對象是誰呢?顯然,不可能是正在受寵的李夫人等這些新寵,而很大程度上是已經年老失寵的皇后衛子夫,包括有政治分歧和權力挑戰的太子劉據。武帝用江充去查案,除了因為江充在以往的辦案中表現出色之外,恐怕還因為江充辦理了公孫賀的案子,而公孫賀與衛青是姻親,這就意味著江充與皇后衛子夫之間是間接的敵對關係,加之江充與太子早就有矛盾,這使得江充獲得皇帝充分授權之後,幾乎可以在皇宮中為所欲為,而根本不會為衛後隱瞞什麼。這就能夠為武帝狠狠地震懾一下圍繞在劉據和衛後身邊的那些主和勢力。在深知武帝心思的前提下,江充對該怎樣辦理宮中的巫蠱案,不應該是心中很有數了麼?

第三,那麼,太子劉據有多大可能真的有巫蠱行為呢?我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應該幾乎為零。假如劉據果真有巫蠱行為,那就意味著他對武帝的不滿已經不僅僅是政治立場上的分歧,而且已經延伸到權力爭奪了:只有武帝早死,劉據才能順利即位為新帝。假如果然是這樣的話,那麼劉據就應該預先佈局好在長安的支持勢力,尤其是在漢軍的南北軍中的支持力量,並且要積極籠絡朝中重臣。然而實際上呢,我們看,江充逼太子起兵之後,劉據的一系列行為表明,他根本不曾在軍營和重臣中積極爭取過支持者。他的起兵完全是倉促的,沒有任何計劃。這就證明,要麼就是劉據實在昏聵無能,而這實際上是否定的,劉據可能不如後來的宣帝,但應該不差於漢景帝;要麼就是他與武帝的矛盾仍然只限於政策方面,還沒有深入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既然如此,劉據也就沒有巫蠱的必要性。畢竟,在漢朝,巫蠱這種行為是很惡劣的行徑,一旦被發現,要承受巨大的代價。

第四,那麼,巫蠱之案的演變是武帝操控的結果麼,包括皇后自殺,劉據兵敗自盡等等?答案應該也是否定的。武帝利用江充去查宮中巫蠱,應該本來是出於一種懲戒,目的大概就是要徹底除掉太子和皇后背後的支持勢力,逼迫太子跟著自己走,從而統一漢帝國的戰略立場。可以設想,如果太子沒有衝動起兵,在當時的背景下,江充是萬萬不能處死劉據的,劉據也就有向武帝申辯的機會。而假如劉據意識到自己與武帝的政治分歧已經造成了很大的禍端,主動表示妥協的話,大概他的太子位還是可以保住的。然而劉據終究還是選擇了倉促起兵,這大大超出了武帝的預期。結果就是,武帝大怒,要徹底殺滅劉據及其支持者,而劉據也不得不困獸猶鬥,做最後的掙扎。最後劉據竭盡全力而失敗,可算作悲劇。而武帝在劉據死後不久,就大為後悔,也可看作是對這場悲劇演變的一種真實態度。後來江充以及其他幾個攻擊劉據的高官被處死,應該說是武帝真正惱怒這幾個人的表現。而原本圍繞在劉據身邊的主和勢力,因為劉據之一死,也做鳥獸散。西漢帝國的朝廷確實實現了戰略立場的統一,然而這同時也就意味著對漢武帝晚年窮兵贖武政策的毫無牽制。一千多年後,宋朝的司馬光評價這一段漢帝國的情形說,有亡秦之患。就是說已經接近秦帝國覆亡時候的那種形勢了。這是很嚴重的事情。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後來的史學家稱,巫蠱之禍是武帝朝政治的重大轉折點,標誌著西漢政治鼎盛時期的結束。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般認為,「巫蠱之禍」發生的原因是,曾得罪太子的江充,害怕太子將來會清算他。為此,他構陷太子在東宮內行巫蠱之術,詛咒漢武帝。借武帝之手,除去太子。在傳統的觀點裡,太子無疑是令人同情的。但在「巫蠱之禍」中,太子真的是清清白白的嗎?有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太子行巫蠱之術,可能確有其事。理由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是江充向武帝舉報太子行巫蠱之術時,太子的反應不是立刻向武帝申辯,而是找來他的老師石德商議對策。《漢書·戾太子傳》記載,東窗事發後,太子少傅石德的第一反應是「懼為師傅並誅」。設若太子沒有行巫蠱之術,石德為什麼要擔心他一起被殺呢?他完全可以建議太子立即向武帝稟明實情。但他卻跟太子說,這個桐木偶人究竟是江充安放的,還是本來就有的,沒人說的清。委婉的暗示太子反咬江充一口。這似乎表明,太子行巫是事實。

二是江充很難有誣陷太子的機會。因為江充要陷害太子,就需要預先把桐木偶人埋在太子宮中。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太子宮宮禁森嚴,江充很難派人徑行入內。漢法明令,沒有「引籍」不得入宮。即便江充派人混入宮也會留下清楚的記錄,而這很容易被勘破行蹤。一旦敗露,江充的命運可想而知。所以,他不太可能遣人到太子宮埋偶人。

三是太子劉據出逃後,壺關三老上書請求武帝寬宥太子,通篇陳述的武帝與太子是骨肉相連,不應聽信外人之言等等。如果太子真是無辜,那壺關三老盡可直陳事實,讓武帝查明真相。這些跡象暗示了,壺關三老或許知道太子確實行用巫蠱。

四是漢武帝晚年寵幸鉤弋夫人。鉤弋夫人懷孕十四個月後,為漢武帝生了兒子劉弗陵。漢武帝說,古代的堯也是十四月而生,所以有廢黜太子劉據而另立劉弗陵之意。這可能激使太子劉據鋌而走險,故而行用巫蠱以達到咒死武帝,進而確定太子地位的目的。事情敗露後,太子沒有申辯,選擇起兵反叛。

綜上所述,儘管在多數人的觀點裡,太子劉據是「巫蠱之禍」的受害者,但通過對史料的細緻爬梳鉤稽,仍可證明,太子在這件事上絕不像很多人所認為的那麼清清白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