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兩年多的調控暴擊之後,很多熱點城市都迎來了顯著降溫,“房住不炒”也更加深入人心了。投資炒房客被圍追截堵死傷慘重,買房賺錢的固有邏輯被徹底掀翻。如今的樓市裏,無論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還是欠發達的三四線城市均難再覓炒房客的蹤跡。多空這一階段的對決,“空軍”以壓倒性優勢獲勝。

  但無論政策如何壘加,市場如何演變,有些人仍舊堅定不移地看多,著名財經房產大V財上海面對“時下該不該買房”的提問時,他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說,能買房誰租房啊,“花光全家的錢買房,纔是大孝。孝是指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得家族興旺,光宗耀祖。買房,就是家族延綿,基業長青的第一步。你在大橋墩子底下就是孝了?我們的老祖宗,來自五湖四海,最後定居到大城市,說來說去,不就是拼出一個房子嗎?沒房子的,只能又回鄉下種地了。”

  不僅如此,他還建議大家要高負債買房,因爲隨着時間的推移,負債會不值一文。這一點,他可以拍斷肋骨打包票。

  很多人可能感覺到熟悉了,這不就是前段時間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在CCTV2大講堂提出的“年輕人掏空6個錢包也要買房”觀點的升級版嗎?的確,這二位的觀點不謀而合,都是勸年輕人要花大代價買房,即使是掏空幾代人的積蓄也要買房。對於這種近乎於賭博性質的建議,我們到底該不該聽信呢?

  首先,我也不否認年輕人買房的選擇,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比租房看別人臉色要明智。但是我不認爲年輕人爲了買房掏空三代人六個錢包花光全家的錢是光榮的,相反我覺得這是自私、愚蠢、低能、不負責任的表現。

  誠然,啃老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發生,畢竟年輕人剛出社會,不可能有太多積蓄,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也很難承擔得起。但是年輕人也沒必要那麼早就做出買房的決定啊,李嘉誠都說了,年輕人不可能那麼早買房的。

  年輕人進入社會的前幾年是培養專業技能,提升專業素養的關鍵時期,過早揹負買房沉重負擔會毀了一個人的上進心積極性。通過工作積攢幾年之後,加上父母家人的支持,支付一套房子的首付,然後自己償還銀行貸款月供,這種模式我是極力推崇的。畢竟買房的難度擺在那裏,如果純粹靠工資收入買房,很多年輕人這輩子都買不起一套房。

  其次,花光全家的錢+高負債買房是極其危險的行爲,全世界也只有中國人才敢有這種想法,外國人很難理解。這種做法不僅把全家的幸福搭進去了,還把全家人的命運壓在一套房子上了,一旦房價暴跌,很多家庭或將面臨錢房兩空的最慘境遇。就算這種事情不會發生,花光家裏所有的積蓄一旦遇到家裏有重大變故急需用錢,不如老人生病,那麼壓力就更加大了,事態嚴重者會拖累整個家庭,最後還是要賣房填補空缺,這種事其實早已見怪不怪。

  再者,認爲“花光全家所有的錢買房”仍然可行的根本依據其實是房地產仍然有升值價值,未來房價仍然會不停上漲。隨着時間的推移負債會被人民幣貶值對衝掉,然後不僅負債等於沒了,而且還有房子在手,可以套現一大筆錢。這種邏輯到底對不對呢?

  房地產高速發展時期這種邏輯大概可行,但是當前國家顯然是想讓它平穩運行,也就是說至少五年內不會再次上演16年的火爆行徑,這種邏輯就是大錯特錯。

  其實日本房價沒崩盤之前很多人也是這麼想的,很多人在前夜還在高負債加槓桿往裏衝,每個人所思所想都是房價大漲後能賺多少錢,但結果後來房價一崩盤,有人一輩子都沒還清房貸。由於壓力,不得不把房子租出去幫助還貸,一輩子在還貸(有60多歲房貸還沒還完的),卻從沒住進過自己買的房子裏面。

  現在專家們大談房子有投資價值都是基於“過去房價上漲了,房子升值了,大家賺錢”的事實來說的,未來會怎樣誰都不知道,說房價還會漲,投資房子還能賺大錢的專家難道是自己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嗎?每個人都在言辭肯肯地強調中國房地產是政策市,受政策影響波動大,只要政策有風吹草動,形勢都可能立馬發生逆轉,但他們又人格分裂地說“房子還會漲價”、“京滬永遠漲”,還在力勸你掏空全家買房,這樣的建議真的要三思而後行。

  今天著名經濟學家黃有光對樓市發表看法時說,“2017年,大中城市房屋的空置率爲13.1%,中小城市房屋空置率爲13.8%,鄉村房屋空置率爲14.3%;“當前房價是否有大量的泡沫,見仁見智,我傾向於認爲沒有大量泡沫。”此觀點一出,便被一衆專家學者批評得體無完膚很能說明,中國房地產已經不是十年前的光景了,無論專家學者如何包庇它、包裝它,世人都心知肚明,這種粉飾站不住腳,這種觀點非常可笑。樓市已經積弊太深,房屋空置率高不高雖然沒有明確數字,但是大家都能用眼睛看得見;房價高不高,到底有沒有泡沫,房價遠高於居民工資性收入,很多人要花幾十年不喫不喝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也很能說明問題。

  現在的樓市已經不同於往日。在一二線城市房屋成交量下跌,三四線前途不明的情況下,遲遲沒有崩盤的房價走到今天,還能堅挺下去嗎?

  未來的房子真的是“只漲不跌”嗎?樓市連漲許多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這句話在很多國家和地區是真實發生的故事,並不是危言聳聽。篤信“房價只漲不跌”的國人,真有必要了解樓市崩盤的先例,以及其產生的經濟危害。前車之鑑,歷歷在目,要知道,那些曾經被熱炒的國家樓市,曾經也個個都認爲“房價只漲不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