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的思想是不是深刻。

2.情感的發展和刻畫夠不夠真實感人。

3.人物塑造是不是夠立體。

4.情節有無邏輯漏洞,是否落俗套。

5.寫作素材組織,謀篇佈局,文筆用詞。


心理描寫……


作者的三觀合不合自己的意。

邏輯合不合理,能不能自圓其說,作者的立場與影射。

本來對自身所處的世界的認識,就是一點一點摸索過來的,讀小說的時候就會在意作者所描述的世界是怎樣的運行邏輯,會在意作者對世界的認識與自己的認識是否有重疊。

例如初中的時候喜歡金庸,月關。但高中以後,把歷史、政治、軍事、經濟等知識連成片後再看金庸,月關的小說,就會對裡邊的有關歷史政治的描寫下意識的進行嘲諷,且討厭金庸,月關小說中對近代事件人物的影射,討厭他們的歷史虛無主義。

耽美小說可以接受全架空《一個叫做龍傲天的保安》,但有一點與歷史現實沾邊的就會受不了。

喜歡增長補充歷史細節知識的小說,例如魔幻現實主義的《白鹿原》。

全架空的有自己獨創三觀的《誅仙》。

瞭解異域文化制度的《塵埃落定》。

荒誕但有病不呻吟的《黃金時代》。

為自己掙命,沒有無辜者的《贅婿》

簡單來說看小說分三類,一類是解悶的,一類是補充宏大史觀下歷史細節的。

當然也有兩者有機結合的如《史上第一混亂》《異常生物見聞錄》這樣厚積薄發架空搞笑同時又有歷史沉澱能解構歷史的作家。


intp 讀過蠻多書

不同的書關注點或者說閱讀方式不同。

社科類的就是很認真地讀,會做筆記。然後就是不喜歡侷限於段落或者章節,會不斷把握一種全局感,試圖從這本社科書裏得到一種視角,包括它和其他學科,和某些非理性現象之間的聯繫。不會很關注知識本身(相對的)。

文學類的書大多也是體會整體給人的感覺,我看書基本在心中不會念出來,對環境描寫還有氛圍鋪墊迅速掃過,只提取它們帶來的直觀感受。碰到某些很美的描述會覺得美,但是不會刻意想像,除非是一種很奇幻的描述,才會想把它在心中構建起來,好像變成一種慢幀透明的動畫一樣。

總的來說會關注作者一些神祕晦澀的感受,試圖去理解,還有就是作者傳達出來的整體思想,還有思想背後作者的氣質。


謝邀。我覺得可能是理論邏輯和理性思考的部分?還有內容是否合理,有多少槽點。


故事的發展符合邏輯,人物的行為和性格是符合邏輯的

(INTP)

世界觀……

特別是架空的、科幻玄幻的……

因為世界觀可能是一個小說裡面最成系統的東西了吧

然後理解了世界觀(順便修正幾百個漏洞)之後就開始嘗試往世界觀裡面加東西了


e.g.看玄幻的基本流程

【法術是怎麼釋放的?】

【為什麼法印這傢伙有用?】

【我可以造個機器釋放法術嗎?】

【為什麼元氣和魂魄結合就會形成元神?】

【元氣這種神奇到上天的東西也是由五行靈氣構成的嗎?】

【話說靈氣是由什麼構成的?】

【神州大陸是怎麼形成的?】

【位面間相互關係是什麼?】

【話說修仙界出現熱兵器會怎麼樣?】

【修仙界有計算機嗎?】

【如果有的話他們有Lisp/Java/C++嗎?】

【修仙界有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嗎?】


會拋出一個錯誤……


會關注有沒有亮點。

比如:

獨特合理的世界結構假設

驚嘆的腦洞/想像力

有趣的人物刻畫和龐大合理的情節構思

寄託的的深刻思想/真摯情感

合理又超越時代只能用小說表述的猜想

優美的文筆

……

總的來說,最重要是看過開頭幾句還能讀的下去,不覺摧殘。


謝邀……

主要是這東西能給我什麼啟發,能讓我明白什麼,

能讓我得到什麼知識,或者是世界觀新奇

最好有個什麼設計的不錯的大陰謀,我可以想一想我幹出來是不是比主角更好


int型的可能看書比較慢吧,畢竟要先把string轉成int再看


INTJ果斷邏輯所以看小說其實很難代入情感,因為我會下意識地挑刺,應該來說是很嚴謹地在讀一本書。

INTP

  1. 劇情合理,符合邏輯
  2. 作者不囉嗦,寫個場景寫四頁最討厭了
  3. 不浮誇

之前喜歡讀Stephen King 的小說,後來覺得他太太太太太囉嗦了,就不念了。還是比較喜歡他前期的作品。


我可能是個假的INTJ(真的這樣覺得),每次看小說一段時間之後留下的只有一些印象深刻的細節,其他的都是大概意象。比如2013年看了百年孤獨,現在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樹葉上猩紅的蜘蛛,還有被雨沖刷了像肥皂般的街道。哈哈。


小說的話,先分正劇和輕鬆類。

正劇首先劇情不能有硬傷,內容稍微深刻一點,辭藻太華麗晦澀不看,文筆要流暢*一點。反而對很多熱門作者不來電。

輕鬆的話,劇情寫得有趣一點,文筆可愛一點都可以。對人物刻畫*要求很高(重點)!人物要有層次要夠豐富,最好再來點反差。另外,最近幾年也很喜歡看很抽象很碎片的心理描寫。

總結就是:劇情合理、文筆流暢、人設飽滿。


他會關注於主角成功時但卻記住成功原因。


大多時候讀小說都是圖個樂呵

遇到真正思想深邃 寓意深遠的小說,會花個幾天時間來研究小說本身要傳達的思想主題,輔以自己理解。

參考1984


如果是耽美小說,我只看人設和劇情合不合我胃口,別的小說…基本不看,因為其實非常討厭大部分小說的se敘事手法,看得很累。


謝謝邀請。intj們回答的我都非常同意!我2歲開始跟外公學認字,上學前一直處於對什麼都非常好奇的階段。媽媽怒斥我為「十萬個為什麼」和「榨故事幹」。我父母都是非常喜歡書,他們按著自己的喜好去買很多書。上學以後,我再提「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時,就得到一句話「那本書,自己看!」再後來就「給你錢,自己買」上小學,就喜歡看一些自然科學類的雜誌,某個假期,看了《西遊記》蠻爽的,後來看了《水滸》,再後來看了金庸的幾部小說,就終結了看小說的興趣。很多流行的,或是經典的也都會看一看,只是多半不會被吸引。到大學時,才找到不看小說的理由,小說不是真實的。就看一些傳記,歷史等,再後來看考古等。


這個故事寫的對不對,發展對不對。。男主帥不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